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瘫
  • 4篇患儿
  • 3篇偏瘫
  • 3篇量表
  • 3篇儿童
  • 3篇发育量表
  • 2篇上肢
  • 2篇双上肢
  • 2篇偏瘫患儿
  • 2篇脑瘫儿
  • 2篇脑瘫儿童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运动发育
  • 1篇运动疗法
  • 1篇偏瘫型脑瘫
  • 1篇前庭刺激
  • 1篇强制性使用运...

机构

  • 6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杨永
  • 4篇王益梅
  • 4篇张惠佳
  • 3篇阳伟红
  • 2篇李惠枝
  • 2篇刘娟
  • 2篇陈礼伟
  • 2篇左文敬
  • 2篇王跑球
  • 1篇苏珍辉
  • 1篇罗卫红
  • 1篇刘跃琴
  • 1篇刘丽君
  • 1篇王艳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瘫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104例脑瘫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一周之内,进行Carroll双上肢功能与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用SPSS17.0统计...
阳伟红杨永刘娟王益梅李惠枝张惠佳
关键词:脑瘫儿童患者发育量表
强化前庭刺激对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庭刺激带给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儿童患者80例,进行为期2个月的荡秋千、摇头前庭刺激康复治疗。治疗完成前后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对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强化前庭刺激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儿中,有73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6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加强,仅有1例患儿的平衡功能无明显好转,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强化前庭刺激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提高患儿协调性,改善患儿身体平衡功能。
陈礼伟左文敬韩行普杨永刘铭珠
关键词:脑瘫儿童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偏瘫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induced-movent Therpy,CIMT)对偏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偏瘫患儿均采用CIMT进行训练,限制患儿使用健侧上肢,强制反复使用患肢,严格一对一训练,教会家长家庭康复训练方法,保证每天训练时间至少4h,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评价患儿上肢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80例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评分、Ges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MT能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范围,抑制肌张力,预防肢体挛缩变形,同时提高手功能和步行质量。CIMT是偏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中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苏珍辉刘丽君王益梅刘跃琴杨永王艳张惠佳王跑球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与Ges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瘫非偏瘫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与Ges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瘫非偏瘫患儿中的相关性。方法 76例脑瘫非偏瘫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一周之内,进行Carroll双上肢功能与Gessell发育量表测试。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与Ges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年龄(DA)和发育商(DQ)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关性。结果将76例脑瘫非偏瘫患者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和DQ分别进行相关性比较,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r=0.752,p<0.001,与DQr=0.456,p<0.001。结论根据本组研究表明,脑瘫非偏瘫患者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年龄高度相关;与Ges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发育商相关性差。
阳伟红杨永罗卫红王益梅李惠枝张惠佳
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常会因为自身年龄特点与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在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调控心理情绪及改善治疗信心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正是基于探究其在儿童脑瘫康复对改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陈礼伟左文敬韩行普杨永刘铭珠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中精细动作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45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S-2中精细运动分值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健手和患手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结果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患手和健手PDMS-2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显著相关(P<0.001),与患手(r=0.022,P=0.888)和健手(r=0.165,P=0.278)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均不相关。所有患儿健手和患手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有显著性差异(Z=4.475,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偏瘫患儿使用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更有利于了解患儿精细动作情况,制订康复计划与康复目标。
阳伟红王跑球杨永刘娟王益梅张惠佳
关键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脑性瘫痪偏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