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德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综述了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相关研究结果,包括稻曲病菌接种体及其制备、抗性鉴定方法以及分级标准。稻曲病菌接种体主要有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以及在田间撒稻曲球和菌核;其中,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注射接种效果最好,其制备方法为PS培养液28℃振荡摇培。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在水稻破口前6~9 d注射接种可以取得较好发病效果。目前国内稻曲病分级标准很多,需要建立统一的稻曲病抗性分级标准。
- 唐善军高杜娟陈友德李友荣
-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
- 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以秦优9号三系杂交油菜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免耕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油菜成熟期保持一致,油菜生育后期随气温升高,可弥补播种适当推迟的影响,播期推迟,生育期相应缩短。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较前两期处理大幅降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茎角果数和角果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同时产量较前两期分别减少17.7%和13.7%。
- 罗先富赵杨高杜娟陈友德
- 关键词:播期油菜农艺性状
-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种质发掘、创制与应用
- 李友荣陈友德侯小华魏子生唐善军高杜娟吴清泉陈祖武刘兴录
- 白叶枯病是水稻第二大病害,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重病田减产达30%-40%,甚至绝收,因此对白叶枯病的危害绝不能轻视。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1976年以来,开展了抗白叶...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
- 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及其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接种研究了205个来自国家长江中下游、湖南省和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杂交晚籼新组合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的杂交晚籼组合稻曲病抗性差异显著,多数组合稻曲病抗性较弱,中感以上组合占75.12%。籼型杂交晚稻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关系密切,抗病组合每穗总粒数少,每穗总枝梗数少,着粒密度较稀,感病组合则相反,抗、感组合间穗部主要性状差异极显著。每穗总粒数、总枝梗数和着粒密度与稻曲病抗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穗总枝梗数>着粒密度。抗、感病组合间的稻穗长度差异不显著,稻穗长度与稻曲病抗性无显著相关性,稻曲病病穗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相关。
- 李友荣唐善军高杜娟陈祖武陈友德
- 关键词:杂交晚籼穗部性状稻曲病抗性
- 湿地植物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建群种类,能有效吸收和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综述了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湿地植物,并对其氮、磷、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从应用及配置方法上,论述了湿地植物选择和优化配置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田区域生态恢复的意义,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工程中湿地植物的设计应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纪晟莹陈友德向延平朱坚李胜男彭华简燕李尝君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湿地植物氮磷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