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友荣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5篇抗性
  • 4篇多抗
  • 3篇叶枯病
  • 3篇枯病
  • 3篇白叶枯
  • 3篇白叶枯病
  • 2篇稻曲病
  • 2篇多抗性
  • 2篇新种质
  • 2篇选育
  • 2篇杂交
  • 2篇种质
  • 2篇抗瘟性
  • 2篇抗性鉴定
  • 1篇稻白叶枯病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种
  • 1篇稻种资源

机构

  • 9篇湖南省农业科...
  • 2篇桃江县农业局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安化县农业局

作者

  • 9篇李友荣
  • 5篇侯小华
  • 4篇魏子生
  • 3篇唐善军
  • 3篇陈友德
  • 3篇高杜娟
  • 2篇罗赫荣
  • 2篇陈祖武
  • 2篇肖放华
  • 2篇刘二明
  • 1篇彭绍裘
  • 1篇黄费元
  • 1篇周祖铭
  • 1篇王重华
  • 1篇胡立冬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稻抗白叶枯病新种质发掘、创制与应用
李友荣陈友德侯小华魏子生唐善军高杜娟吴清泉陈祖武刘兴录
白叶枯病是水稻第二大病害,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重病田减产达30%-40%,甚至绝收,因此对白叶枯病的危害绝不能轻视。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1976年以来,开展了抗白叶...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
优质多抗旱稻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及生产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在稻瘟病发生严重及干旱的山区建立“双胁迫旱病圃” ,对 5 8份旱稻品种进行耐旱性与抗瘟性同步筛选 ,挖掘出 3个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与褐飞虱、耐旱性极强的旱稻品种大白谷、魔王谷和 86 -76 ,前 2个品种属持久抗瘟性旱稻品种。经检测 ,这 3个品种米质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经多点品比试验和大面积试种示范 ,3个旱稻品种表现高产稳产 ,平均每6 6 7m2 产量为 46 3 3kg ,高的达 5 0 0kg以上。 1999~ 2 0 0 1年在安化、桃江、茶陵等干旱、缺粮贫困山区累计推广 989 6 7hm2 ,创经济效益 114 5 97万元。
肖放华罗赫荣李友荣贺刚林陈历清刘二明陈爱南王重华
关键词:栽培技术耐旱性抗瘟性米质
水稻多抗优质新种质的创造及其利用被引量:1
1999年
在病区建立试验圃,进行水稻多抗优质新种质创造。选育出多抗优质早籼新种质湘早籼3号和HA79317-4应用于水稻育种。至今为止,这两个新种质在湖南、浙江、江西省衍生了24个多抗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关键词:水稻抗逆品种种质创新
节水稻(陆稻)资源持久多抗性鉴定及利用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1997~ 2 0 0 0年 ,在 638份陆 (旱 )稻资源的抗瘟性鉴定基础上 ,优选出 5 8份陆 (旱 )稻品种 (系 )。分别以Moroberkan与B40为抗、感对照品种 ,在湖南省稻瘟病鉴定中心安化烟溪 ,采用稻瘟病旱病圃与自然诱发 ,以旱种旱管与雨育的栽培方式进行旱病圃持久抗瘟性鉴定及多抗性研究。筛选出一批可作为多抗性育种目标的亲本和成熟期适宜、适合我省天水田和坡土种植的大白谷 (粳陆 )、魔王谷 (粳陆 )、86-87(籼陆 ) 3个持久多抗 (病、虫 )优质的旱稻品种。
肖放华罗赫荣贺忠南胡立冬彭绍裘李友荣刘二明黄费元
关键词:持久抗瘟性抗性鉴定陆稻
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综述了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相关研究结果,包括稻曲病菌接种体及其制备、抗性鉴定方法以及分级标准。稻曲病菌接种体主要有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以及在田间撒稻曲球和菌核;其中,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注射接种效果最好,其制备方法为PS培养液28℃振荡摇培。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在水稻破口前6~9 d注射接种可以取得较好发病效果。目前国内稻曲病分级标准很多,需要建立统一的稻曲病抗性分级标准。
唐善军高杜娟陈友德李友荣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
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及其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接种研究了205个来自国家长江中下游、湖南省和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杂交晚籼新组合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的杂交晚籼组合稻曲病抗性差异显著,多数组合稻曲病抗性较弱,中感以上组合占75.12%。籼型杂交晚稻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关系密切,抗病组合每穗总粒数少,每穗总枝梗数少,着粒密度较稀,感病组合则相反,抗、感组合间穗部主要性状差异极显著。每穗总粒数、总枝梗数和着粒密度与稻曲病抗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穗总枝梗数>着粒密度。抗、感病组合间的稻穗长度差异不显著,稻穗长度与稻曲病抗性无显著相关性,稻曲病病穗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相关。
李友荣唐善军高杜娟陈祖武陈友德
关键词:杂交晚籼穗部性状稻曲病抗性
南方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调查被引量:2
2008年
1983-2007年,对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805个参试品种、组合中,78个表现抗白叶枯病,抗病品种频率为4.3%;其中,常规水稻74个,占抗病品种的94.9%。在1 219个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的组合3个,中抗的76个,抗病和中抗组合频率分别为0.2%和6.2%。不同类型和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抗病品种频率差异显著,晚粳>早籼>中籼>晚籼;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组合频率为:杂交晚稻>杂交早稻>杂交中稻。1990-2004年,17个抗或中抗白叶枯病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审定。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关键词:水稻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
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被引量:2
2000年
1986~1990年对4000多份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白背飞虱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品种9个,抗稻瘟病品种36个,抗病品种频率分别为0.2%和0.7%。抗褐飞虱品种54个,抗白背飞虱品种106个,抗虫品种频率分别为1.3%和3.0%。多抗品种有43个;优质多抗品种14个。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关键词:稻种资源抗性白叶枯病稻瘟病白背飞虱褐飞虱
常早籼5号
李友荣侯小华
该品种是以湘早籼3号作母本与HA381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早籼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常德市区试,1999年平均单产6493.5kg/公顷,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5.2%,全生育期107.7天,比对照短...
关键词:
关键词:选育杂交种早熟品种籼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