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77例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用琼脂稀释法和折点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77株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77株肺炎链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VAN 100%、AMO 96.1%、CTX 96.1%、LVX 85.7%、PEN 80.5%、CHL 77.9%、QDA 54.5%、CLI 46.8%、ERY 35.1%、TET31.2%、TSU14.3%。结论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以外其它的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同时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 邱付兰钟荣荣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和新生儿科送检的血培养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0株,占67.8%,前三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各主要致病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严重,链球菌属细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57株,占32.2%,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高。结论儿童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且耐药严重,检出无乳链球菌的病人集中在新生儿科,对孕妇进行无乳链球菌的筛查和预防治疗已迫在眉睫。
- 邱付兰钟荣荣黄浩南
- 关键词:血培养儿童病原菌耐药性
- 6020例血培养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VERSATREK-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与鉴定并做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中检出菌前5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31.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4.5%)、大肠埃希菌16.9%、肺炎克雷伯菌7.3%、金黄色葡萄球菌(SA)7.3%、真菌5.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6.2%,比例明显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6%,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分别为23.3%、7.7%。CNS和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敏感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第3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敏感率较高。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为:5-氟胞嘧啶88.9%、两性霉素100%、氟康唑88.9%、伊曲康唑83.3%、伏立康唑83.3%。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要病原菌(48.7%),而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已超过SA跃居为首位,MRCNS比例明显高于MRSA,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高,对严重感染的患者可选择以上药物进行治疗,待药敏结果出来后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好。
- 邱付兰钟荣荣
- 关键词:血培养药敏试验耐药性
- 尿路感染细菌谱的变迁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剂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0年全年尿培养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验。结果尿培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7.7%,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霉素类、抑制类和呋喃妥因感率高;革兰阳性菌占25.1%,以肠球菌多见,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1株粪肠球菌对古霉素中敏,1株屎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真菌的检出率较低。结论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高,利奈唑胺对革兰阳菌活性高,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好。
- 邱付兰付吉春钟荣荣
-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尿路感染病原菌
- 同时从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1例被引量:6
- 2016年
-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免疫低下成人肺炎等;新生儿免疫力低,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EME感染导致脑膜炎、败血症,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准确地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致畸率和死亡率高,笔者于2015年7月从1例新生儿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现报告如下。
- 邱付兰钟荣荣
- 关键词:败血症脑膜炎
- 紧急有创机械通气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诊疗行为分析
- 2013年
-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了院前急救、急诊科及急诊危重病监护病房三个阶段的三位一体的不同环节,紧急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患者始终贯穿于每一环节中。本研究以本院成立完整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近10年来共紧急有创机械通气967例实践经验为例,比较分析各个环节实施有创机械通气诊疗、认知及实施行为,从而期望提升急诊呼吸支持技术的思路、依据及管理水平。
- 钟荣荣卓越陈开红邱付兰詹仕风
- 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有创机械通气诊疗危重病监护病房呼吸支持技术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