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碧玉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歧化酶
  • 4篇超氧物歧化酶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超氧化物
  • 2篇超氧化物歧化...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失活
  • 1篇铜离子
  • 1篇萃取
  • 1篇离子
  • 1篇酶活性
  • 1篇还原剂
  • 1篇活性
  • 1篇夹带剂
  • 1篇固定化
  • 1篇
  • 1篇
  • 1篇CU,ZN-...
  • 1篇超临界萃取
  • 1篇超氧化物歧化...

机构

  • 4篇华东化工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邓碧玉
  • 4篇袁勤生
  • 2篇杨曜中
  • 2篇李文杰
  • 1篇金新根
  • 1篇蔡云升
  • 1篇陆领倩
  • 1篇徐海军

传媒

  • 3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各种还原剂对Cu,Zn-SOD的失活和还原作用被引量:1
1990年
研究了某些还原剂(K_4Fe(CN)_6,NaS_2O_4,NaBH_4,H_2O_2)对Cu,Zn-SOD的失活和还原作用。并用电子顺磁共振观察了SOD被还原前后的波谱变化。
陆领倩邓碧玉袁勤生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还原剂失活
用固定化方法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被引量:5
1992年
采用吸附、包埋、共价交联等方法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所得固定化酶活力回收都不高,表明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扩散速率的控制。用海藻酸钠包埋SOD,固定化酶不表现活力,破固定化后所得的糊状物却有很高的活力。用戊二醛交联所得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也很低,表明ε-NH_3^+的正电荷是酶活力所必需。
袁勤生邓碧玉杨曜中李文杰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
溶液介电常数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1991年
溶液介电常数对天然酶和修饰酶的活性影响不同,天然酶随介电常数增加而酶活性下降,修饰酶则反之,这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与超氧阴离子(-O_2^(·-))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酶分子活性中心附近ε-NH_3^+为O_2^(·-)进入活性中心提供静电吸引力。在有机溶剂中,SOD的构象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酶活性降低。实验还表明,Cl^-对SOD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邓碧玉袁勤生金新根李文杰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心中铜离子的氧化还原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研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与底物(O_2^(·-)反应达到平衡态时铜离子的EPR波谱表明,在平衡态时的铜离子处于还原态。用还原剂H_2O_2、NaBH_4处理Cu·Zn-SOD后,酶活力变化不同,电泳行为也不同。用NaBH_4处理SOD其活性及电泳行为接近天然酶,但经H_2O_2还原后的酶活性损失严重,电泳后出现多条色带。
袁勤生邓碧玉杨曜中李文杰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铜离子
夹带剂在超临界萃取中的应用被引量:43
1991年
本文讨论了夹带剂在超临界萃取中的应用,对夹带剂的作用机理、夹带剂效应的解释及预测、夹带剂的选择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分析,并指出夹带剂的应用将成为超临界萃取的主要发展方向。
徐海军邓碧玉蔡云升李道纯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萃取夹带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