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和科学主义的两种诠释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原则和唯物史观处于互不相容的状态,我们则认为这两者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相互补充的辩证的两极。人本主义的成分和科学的成分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直并存,并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成中相互凭借和相互渗透,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正义学说和科学理论的统一体。人本主义原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旨,唯物史观论证了人本主义理想实现的道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旨,有利于我们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
- 陈一壮谢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 论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演进中的三大“统一”特征
- 2011年
-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想的代表,其内涵深刻,特征明显,在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三大"统一"特征:批判性继承与历史性超越的科学统一;科学抽象与思维具体的逻辑统一;价值因素与科学因素的辩证统一。论析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三大"统一"特征,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对指导当今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谢新
-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想
- 论“人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11年
- "人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生成、创新发展和向前推进的根本之源。解读人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生成的逻辑内核;结合人类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思考把握人类实践中的和谐状态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推进的现实要求。论证"人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渊源,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对我们更好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谢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 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压迫和资本统治的现实的强烈批判,指向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发源于前苏联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把它归结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
- 谢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唯物史观伦理观科学观
-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问题论析——兼比较马克思和罗尔斯的平等观被引量:2
- 2011年
-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的不平等"意味着人们在权利上的平等、在后果上的不平等,在政治上的平等、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克思和罗尔斯都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学说。马克思认为形式上的平等具有虚伪性,而强调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即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为此,他提出了以改变生产方式来改变分配方式的社会革命的道路。罗尔斯提出,首先保障形式上的平等即所有个人在基本自由和权利上的平等,然后在社会经济领域内采取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政策,因而主张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改良主义道路。在理论实质上,马克思注重社会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与罗尔斯注重个人自由权利的价值取向可以互补。
- 陈一壮谢新
- 关键词:罗尔斯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