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陈娟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网河水位时空变化及原因初探被引量:14
- 2012年
-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5站的验潮序列,应用功率谱分析和正、反傅氏变换方法对网河区月均水位序列的周期变化和趋势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大规模人类采砂活动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近几十年来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序列中包含0.2~11.7a多尺度的显著周期波动;应用正、反傅氏变换方法消除月均序列中的短周期波动(消除6a以短的周期),由低通序列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水位变化率,变化率从-3.8到3.7mm/a不等,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网河区上段到下段再到口门,水位变化趋势由下降转为上升;变化率由负转正,并逐渐增大。网河区上段部分验潮站水位下降主要与西北江网河上段大规模无序采砂引起的河床大幅人为下切有关;大规模采砂导致局部水位下降,使不同时段的水位变化率发生波动,甚至造成部分验潮站的水位变化由缓慢上升转为大幅下降的"逆变"。
- 蒋陈娟杨清书戴志军李九发
- 关键词:水位
- 长江河口北槽水沙过程和地貌演变对深水航道工程的响应
- 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导堤和丁坝完全改变了北槽的边界,同时阻碍了北槽与邻近滩槽的水沙交换过程,使河槽地形和水沙动力过程发生调整。本文应用实测地形资料,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分析近期北槽河道在工程影响下的地貌演变特征;基于工程前、...
- 蒋陈娟
- 关键词:北槽动力地貌最大浑浊带
- 文献传递
- 近三十年来磨刀门河口水动力变化及河口性质研究
- 本文应用地形资料分析对比、时间序列的低通滤波和谱分析、潮汐调和分析、Eeornsed水动力模型模拟和stwave波浪模型模拟方法,就近三十年来磨刀门河口在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形演变、地形变化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和河口水动力变...
- 蒋陈娟
- 文献传递
- 里下河腹部典型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江苏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水体流动性差,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可为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7年里下河泰州地区39个断面的全指标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里下河腹部典型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里下河腹部泰州地区水质呈现显著的年内变化,水质年内变化主要受丰水期降雨和逐月外引水源水量影响。1-5月,降水量少,外引水量增加,水质好转;6-9月,引水量下降,降水量上升,水质恶化;10月降水量和引水量都较少,水质为年内最差;10-12月,降水量少,引水量增加,水质好转。水质最差的7-10月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水质较差的1-2月主要污染因子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化学需氧量;水质较好的3-6月主要污染因子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里下河腹部泰州地区水质亦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外引水源水量大的月份,水质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和东南部逐渐变差,水质空间变化与引水路线有较强的相关性;外引水源水量小的月份,水质总体上呈现南优北劣的特征,主要受到降水、地形和当地污染物积累的影响。
- 周佳楠傅国圣安浩蒋陈娟
- 关键词:水质时空变化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里下河
- CMIP5模式对淮河流域气候要素的模拟评估及未来情景预估被引量:6
- 2019年
- 为明确变化环境下淮河中上游流域未来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基于地面实测降水、气温资料,检验CMIP5中6个全球气候模式对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能力并选择较优的3种模式用于分析未来RCP4.5和RCP 8.5排放情景下流域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历史时段拟合效果相对较优的为CNRM-CM5、HadGEM2-ES和MIROC5,气温的模拟能力优于降水;②3个模式2种排放情景未来年、春、冬季降水均大于基准期,夏、秋季降水除MIROC5大于基准期,其他2个模式均小于基准期;③RCP8.5下CNRM-CM5年、春、夏、HadGEM2-ES年、春、夏、冬、MIROC5年、秋、冬季降水增加趋势显著,RCP4.5下HadGEM2-ES年、春季、MIROC5秋季降水增加趋势显著;其他不显著甚至个别出现减少趋势;④年和季节平均气温除极个别模式和排放情景略低外,其他均高于基准期;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全部呈现升温趋势。研究表明,流域降水有所增加和减少,气温升温迅速,流域未来气候演变中洪旱灾害风险较大,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洪旱灾害防御能力。
- 林慧王景才蒋陈娟
- 关键词:MANN-KENDALL气候变化气候要素
- 基于SPI和SPEI的淮河中上游流域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7年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采用SPI、SPEI等干旱指数和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数学统计方法对年和四季气象干旱的趋势性、周期性及干旱频次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年、夏冬两季两种干旱指数呈微弱增加趋势,SPEI较SPI上升幅度略大,春秋两季均呈微弱减少趋势,SPEI较SPI下降幅度略大;研究时段内同一区域的两种干旱指数反映的干湿变化周期性基本一致;年尺度淮河以北SPEI显示中旱频次较多而SPI显示轻旱频次较多,其他时间尺度南北区域接近一致;两种干旱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除夏季较为一致外,年、春秋两季在同一区域上SPEI显示的干旱化趋势较SPI略强,冬季SPI显示绝大部分区域呈湿润化趋势而SPEI呈干旱化趋势;两种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四季SPEI显示的干旱频次普遍比SPI统计的干旱频次高。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客观性评估和水旱灾害防治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林慧王景才黄金柏蒋陈娟
- 关键词:气象干旱标准化降水指数淮河流域
- 航道整治课教学内在要求的思考和改革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前期学科基础课和航道整治课知识经验结构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普适性与复杂性、差异性”“封闭确定性与开放非确定性”和“单维性与多维性”三方面。结合航道整治知识结构特征、建构主义理论和当代工程教育理念,对航道整治教学的内在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从知识经验结构角度对航道整治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实践,可为类似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罗优秦景洪蒋陈娟张月尹
- 关键词:建构主义专业课知识建构航道整治
- 长江河口九段沙近期冲淤演变过程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1998年以前,九段沙是一个人类活动干预很小的天然河口江心沙洲。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使九段沙头部和北边界基本固定,南北槽分流分沙比改变,水沙交换减少。同时,随着流域来沙和河口河道底沙来源减少,近期九段沙冲淤演变发生新的变化。如今的九段沙0m水深线包络体在不断地淤高扩宽。上沙沙头迅速淤涨,并越过南导堤向北偏伸入北槽,沙尾则快速向南槽延伸,并与南导堤和中沙之间形成新的涨潮沟通道;九段沙南北侧由于冲淤不均其水边线形态出现明显不规则变化,下沙尾部东南端冲蚀,东北端淤涨,沙洲长轴线逆时针转动,但洲体整体位置摆动极小。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上沙沙尾的快速延伸和沙洲南侧局部冲淤不平衡须引起重视,确保九段沙沙洲整体稳定。
- 陈炜李九发蒋陈娟李占海姚弘毅徐敏
- 关键词:九段沙冲淤演变
- 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7
- 2020年
- 磨刀门河口是珠江流域西江的主干入海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网河区无序采砂和磨刀门整治工程的双重影响,潮汐动力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本文基于多年的水文资料,结合统计分析、调和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近五十年以来磨刀门河口的潮汐动力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磨刀门河口总体上呈现出高、低潮位缓慢上升、潮差逐渐减小的趋势,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径流优势型入海口门水道向海延展的自然演变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河区无序采砂使水位下降、诱使潮汐动力增强,磨刀门整治工程使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由于河口不同段受到人类活动以及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干扰程度不同,其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近口段受网河区无序采砂影响较大,水位下降,潮汐动力增强;河口段受两种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位上升,在整治工程期间(1983—1993)潮汐动力减弱,在整治工程后(1993—2003)受网河区无序采砂的影响潮汐动力增强;口外海滨段受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整治工程的共同作用,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
- 蒋陈娟周佳楠杨清书
- 泰州地区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被引量:1
- 2020年
- 非点源污染对水生态、水环境影响很大,识别流域的关键源区并进行整治是控制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方法。以磷指数模型为基础,提出以土地利用类型为源因子、以区域至水体距离为迁移因子的半定量非点源污染流失风险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识别泰州地区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结果表明:泰州地区大部分区域非点源污染流失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低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兴化市西北部和和通南地区,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关键源区分布在城市、建制镇、村庄等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以及主要河道的两侧区域内。对非点源污染输出的关键源区需重点治理,严格控制污染输出。
- 周佳楠傅国圣安浩蒋陈娟
-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