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LA 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 背景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从流行病学特征来看,其发病具有显著的人种、地区差异和家族聚集特征。我国是世界各大洲中鼻...
- 艾毓
- 关键词:鼻咽癌易感基因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农村某地区6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耳聋与耳鸣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调查6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耳聋人群中持续耳鸣的发生率,探讨该类人群中,持续耳鸣与性别、年龄及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调查山东省某地区农村202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纯音测听检查,诉及持续耳鸣患者进行耳鸣匹配检查,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863名6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耳聋人群中,共有9.34%(174人)诉及持续性耳鸣;耳鸣发生率同性别无关;随着年龄增长,耳鸣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有耳鸣患者的纯音听阈各频率较无耳鸣受试者各频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6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耳聋人群有一定比例耳鸣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性耳鸣的发生率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该类人群中,有持续耳鸣者与无耳鸣者相比其听敏度下降。
- 艾毓张华樊兆民许清安王海波
- 关键词:耳鸣听力损失
- 长时程声导纳监测在咽鼓管异常开放和中耳肌痉挛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咽鼓管异常开放(patulous eustachian tube,PET)、中耳肌痉挛(middle ear myoclonus,MEM)等疾病的准确诊断相对困难,使用长时程声导纳监测有助于提高诊断PET和MEM等疾病的准确性。本文总结了长时程声导纳监测在诊断PET和MEM等疾病中的流程及其结果判读。
- 韩玉田珊珊梁硕王兰艾毓
- 关键词:肌痉挛中耳PET
- 婴幼儿失匹配反应前注意成分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皮层诱发电位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失匹配反应来客观评估婴幼儿听觉中枢系统发育情况,本文综述了失匹配反应的前注意成分正性-失匹配反应和晚期辨别负波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婴幼儿中的研究进展,为婴幼儿听觉加工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 李琼田珊珊梁硕王兰宫婷裴琳琳艾毓王海波
- 关键词:听觉中枢皮层诱发电位婴幼儿系统发育
- OPA1突变致综合征型听神经病家系临床特征及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分析
- 2024年
- 本文报告1个伴视神经萎缩的综合征型听神经病家系,家系中2例患者(先证者及其父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同时伴有双眼视力下降。听力学检查提示纯音听阈与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耳蜗微音器电位(CM)不相符;眼眶及内耳MRI提示双侧视神经及听神经萎缩。基因检测发现其携带OPA1:c.1226 G>A,并在家系中共分离。先证者在确诊后1年行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随访21个月,CI助听听阈(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为30-40-45-45-40 dBHL,最大单音节词言语识别率44%。文献回顾12例OPA1基因变异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疗效,其助听听阈均接近正常值,其中,11例患者言语识别率明显改善,仅1例患者术后1年言语识别率无改善。结合本病例及文献回顾,OPA1变异所致综合征型听神经病患者可受益于人工耳蜗植入。
- 熊文萍田珊珊金钰王睿婕王明明樊兆民王海波艾毓
- 关键词:言语识别率先证者听力学检查双眼视力纯音听阈
- 正常人外耳道电极及鼓膜表面电极记录ECochG波形分析
- 艾毓樊兆民王海波
- 内听道狭窄患儿的听力学特点及蜗神经缺陷患儿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评估
- 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 AN)是一种特殊的听力损失,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耳蜗功能和蜗后听觉系统功能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其患者通常表现为听敏度的波动性改变,且其言语识别率同听力损失明显不相符。AN听...
- 艾毓
- 关键词:疗效评价
- 中耳肌阵挛性耳鸣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中耳肌阵挛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山东大学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中耳肌阵挛性耳鸣患者56例, 其中男23例, 女33例;年龄6~75岁, 中位年龄35岁;单侧耳鸣47例, 双侧耳鸣9例;耳鸣时间20 d至8年。记录耳鸣的声音特点、诱发因素、性质(频率等)、耳鸣时鼓膜情况、听力学相关检查(长时程声导抗、镫骨肌声反射、纯音听阈、短增量敏感测试、重振试验、响度不适阈)结果、前庭功能检查、面肌电图、影像学检查。采用口服卡马西平和/或手术治疗, 随访6~24个月, 观察治疗后耳鸣变化。结果耳鸣声音多样, 有"踩雪声、节律性击鼓声、白噪声"等。诱发因素包括外部声音、体位变化、触摸面部及耳周皮肤、讲话及咀嚼、眨眼等。单一因素诱发44例;2种及以上因素诱发9例;无明确诱发因素1例;1例耳鸣伴癫痫;1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后耳鸣患者于耳廓活动时可诱发患侧耳鸣。耳镜检查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的鼓膜扇动12例, 长时程声导抗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的波形;耳镜检查未见鼓膜扇动, 长时程声导抗亦可见与耳鸣频率一致波形者7例, 但波形改变速率较可见鼓膜扇动者相比更快。56例患者听力均无改变。1例耳鸣合并癫痫的6岁患儿, 予抗癫痫药物(托吡酯)后耳鸣消失;1例外伤性面神经麻痹行面神经减压术后耳鸣患者, 未行特殊治疗。54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中症状完全控制10例;症状减轻23例;无效21例。卡马西平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8例, 7例术后耳鸣消失, 1例先后行3次手术, 第3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 未再出现耳鸣;余13例因个人原因拒绝手术治疗。结论中耳肌阵挛性耳鸣患者的耳鸣声音多样化、诱发因素多样化, 口服卡马西平等镇静类药物部分患者有效, 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 李莉闫文青艾毓毛彦妍鹿艳青韩月臣王海波樊兆民
- 关键词:耳鸣肌阵挛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