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作品数:16 被引量:4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军事 更多>>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153例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153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153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45例(29.4%),无手术死亡病例,139例患者得到2个月至6年的随访,随访率90.8%,术后疗效优良率89.4%,残留结石率9.3%,结石复发率12.9%。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胡俊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杨骥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 肠外免疫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肠外免疫营养制剂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4-05-31在PubMed、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CBM、Springer link、VIP及CNKI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肠外免疫营养在治疗AP中疗效的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严格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包含AP患者264例,其中行肠外免疫营养制剂患者130例,行常规PN制剂患者1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外免疫营养组与常规PN组对比,其感染发生率较低(RR=0.56,95%CI:0.39-0.82,P=0.002)、住院时间较短(RR=-5.63,95%CI:-9.69--1.57,P=0.007)、病死率也较低(RR=0.23,95%CI:0.10-0.52,P<0.001).结论:AP进行PN治疗时,使用肠外免疫营养制剂能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肠外免疫营养制剂在AP治疗中的优点. 胡俊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杨骥 李瑞阳 汪超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源水和自来水中挥发性氯仿含量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1995年 源水和自来水中挥发性氯仿含量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张海燕,冀元棠,储成顶,李菁,陈文军,杨基成,王红梅,陈风雷,周文秀,胡俊,胡明,李辉,杨红雁氯仿的形成受到诸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浑浊度、水温、pH、游离余氯、COD、挥发酚类和氨氮等对氯仿的形成都... 张海燕 冀元棠 储成顶 李菁 陈文军 杨基成 王红梅 陈风雷 周文秀 胡俊 胡明 李辉 杨红雁关键词:自来水 挥发性 氯仿 有效氯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解剖性规则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规则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自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1日收治的168例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患者。其中110例行传统的... 胡俊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和手术时机的把握,为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1 457例在我院行LC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32例,随机选择同期成功行L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开腹的危险因素和手术时机的选择。结果:本研究中转开腹率为2.19%,年龄≥65岁(OR=2.667,95%CI:1.041-6.802)、上腹部手术史(OR=3.051,95%CI:2.031-26.435)、胆囊壁厚度(OR=4.972,95%CI:1.208-6.265)、病程〉72 h(OR=5.551,95%CI:2.347-13.124)、结石嵌顿(OR=4.973,95%CI:1.674-14.780)是影响腹腔镜中转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具有的危险因素预测中转开腹的可能性,进而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李瑞阳 胡俊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LOGISTIC回归分析 Van Neck-Odelberg病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Van Neck-Odelberg病。患儿男,11岁。骨盆平片示右侧坐骨耻骨连接处局部膨隆,周围见硬化边。CT平扫示骨质不连续,T_(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示病变内水分子扩散受限。超声表现为病灶似骨皮质回声,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患儿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 王晓玉 尹传高 胡俊 朱立春 肖昕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开腹和微创手术方法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 o d u o d e n e c t o m y,P D)的开腹行P D(o p e 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和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MIPD)的疗效的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4-03-31前在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公开发关于PD的开腹和微创手术方法的疗效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包含MIPD 204例,OPD 4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IPD和OPD在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率、术后胃排空障碍、胆瘘、术后出血、再手术、病死率及R0切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D能减少PD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病理诊断与传统的OPD基本无差异,可以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常规术式,值得临床的推广,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李瑞阳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杨骥 胡俊 汪超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微创技术 胰腺囊性肿瘤40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0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7.5%(23/40)和72.5%(29/40),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学类型。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误诊为假性囊肿而行内引流术,另外38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浆液性囊腺瘤23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5例失访,3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4.2±12.8)个月(2个月~8年);3例囊腺癌患者中1例肿瘤切除者至今存活(已随访8年),2例肿瘤未切除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7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32例获访的囊腺瘤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外科切除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最有效的手段,即使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也应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胡俊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 医养结合视域下机构养老中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在医养结合视域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实施出院延续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安徽某医院出院并在养老机构入住的A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出院后实施医养结合在养老机构延续性护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研究组出院后实施1年的延续护理。分别于护理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结果出院延续护理前和入住6个月、入住12个月的AD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院前相比,延续护理6个月、12月的AD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ADL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老年人AD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老人再入院次数,延缓疾病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朱文娟 周正武 赵久华 黄梅 胡俊 杨丽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延续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通过纳入最新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胰胃吻合(PG)与胰肠吻合术(PJ)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BM、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的RCT文献.纳入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分析共纳入6篇前瞻性RCT研究.纳入文献的病例总数为976例,其中行PG手术489例,行PJ手术487例.Meta分析显示:PG术后胰瘘(RR:0.51;95% CI:0.37-0.70;P<0.01)、腹腔积液(RR:0.55;95% CI:0.34-0.89;P=0.01)及胆瘘(RR:0.14;95% CI:0.03-0.59;P =0.0008)的发生率低于PJ,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病死率、胃排空障碍、术后出血、再手术、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PG和PJ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面优于PJ,但此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验证.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胡俊 李瑞阳 汪超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