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骥 作品数:12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Biosis、TheCochraneLibrary、ScienceCitationIndex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选取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参考CochraneHandbook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应用ReviewManager5.2统计软件对两类术式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7篇文献共226例患者。DPPHR组与PPPD组比较,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疼痛完全缓解率、胰漏发生率、胰腺外分泌不足以及术后5—7、14—15年随访症状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用血量、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工作恢复、体重恢复、术后1—2年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术后5—7年术后疼痛发生率、身体机能评分、术后14~15年随访症状评分等方面DPPHR组优于PP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PHR在减少术中用血、缩短手术时间、胃排空延迟、工作恢复、体重恢复及身体机能等方面优于PPPD,有利于提高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汪超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杨骥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的术后效果。方法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之前有关比较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在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的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包含84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可明显缩短胆管缝合时间(I 2=98%,P<0.05)、手术时间(I 2=93%,P<0.05)和住院时间(I 2=91%,P<0.05);降低术后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率(I 2=0,P<0.05);但术中出血量(I 2=82%)和住院费用(I 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明显减少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较好。 王程 黄强 杨骥关键词:META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通过纳入最新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胰胃吻合(PG)与胰肠吻合术(PJ)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BM、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肠吻合术的RCT文献.纳入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分析共纳入6篇前瞻性RCT研究.纳入文献的病例总数为976例,其中行PG手术489例,行PJ手术487例.Meta分析显示:PG术后胰瘘(RR:0.51;95% CI:0.37-0.70;P<0.01)、腹腔积液(RR:0.55;95% CI:0.34-0.89;P=0.01)及胆瘘(RR:0.14;95% CI:0.03-0.59;P =0.0008)的发生率低于PJ,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病死率、胃排空障碍、术后出血、再手术、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PG和PJ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面优于PJ,但此结果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验证.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胡俊 李瑞阳 汪超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胃吻合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153例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153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153例中发生术后并发症45例(29.4%),无手术死亡病例,139例患者得到2个月至6年的随访,随访率90.8%,术后疗效优良率89.4%,残留结石率9.3%,结石复发率12.9%。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胡俊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杨骥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 肠外免疫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肠外免疫营养制剂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4-05-31在PubMed、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CBM、Springer link、VIP及CNKI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肠外免疫营养在治疗AP中疗效的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严格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包含AP患者264例,其中行肠外免疫营养制剂患者130例,行常规PN制剂患者1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外免疫营养组与常规PN组对比,其感染发生率较低(RR=0.56,95%CI:0.39-0.82,P=0.002)、住院时间较短(RR=-5.63,95%CI:-9.69--1.57,P=0.007)、病死率也较低(RR=0.23,95%CI:0.10-0.52,P<0.001).结论:AP进行PN治疗时,使用肠外免疫营养制剂能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肠外免疫营养制剂在AP治疗中的优点. 胡俊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杨骥 李瑞阳 汪超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开腹和微创手术方法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 o d u o d e n e c t o m y,P D)的开腹行P D(o p e 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和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MIPD)的疗效的对比.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4-03-31前在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公开发关于PD的开腹和微创手术方法的疗效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包含MIPD 204例,OPD 4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IPD和OPD在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率、术后胃排空障碍、胆瘘、术后出血、再手术、病死率及R0切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D能减少PD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病理诊断与传统的OPD基本无差异,可以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常规术式,值得临床的推广,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李瑞阳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杨骥 胡俊 汪超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微创技术 慢性胰腺炎手术和内镜治疗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3-12-31前在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BM、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关于CP手术和内镜治疗疗效比较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研究,其中包含4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共包含CP患者3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术后的疼痛的总体缓解率以及完全缓解率高于内镜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和内镜组术后的疼痛的局部缓解率(术后症状减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内镜组的随访1、3、5年的糖尿病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远期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障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术后的远期生存质量高于内镜组,但由于创伤性风险较大,内镜治疗较为安全,可以作为CP治疗的一线首选治疗手段.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李瑞阳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疼痛缓解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近十年收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04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收治的4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疗效。结果:入组44例,男女比例1.2:1,平均年龄38.5岁,其中内镜治疗组(内镜组)20例,外科手术治疗组(手术组)24例,内镜组和手术组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5.0%和79.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和0%;内镜组和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为(11.0±6.29)、(17.5±4.36)d和(6.39±3.87)、(9.29±1.78)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是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内镜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李瑞阳关键词:胰腺炎 慢性 胰管结石 外科学 内窥镜 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早期急性胰腺炎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采用询证医学的方法评估血清脂肪酶(serum lipase)和淀粉酶(serum amylase)在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诊断价值和诊断效能,为临床早期识别胰腺炎提供询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最近10年(2004-01/2013-11)在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BM、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并手工检索国内相关医学杂志.按照已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结果收集脂肪酶和淀粉酶诊断AP的研究文献,采用QUADAS量表进行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c 1.4统计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定量合成,并绘制SROC曲线,计算相应验后合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研究22篇,中文文献16篇,英文文献6篇,meta-disc软件分析纳入研究存在中等程度的异质性,血清淀粉酶诊断AP的合并灵敏度为73%(95%CI:71%-75%)、特异度为87%(95%CI:85%-88%)、S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8,血清脂肪酶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的灵敏度为89%(95%CI:87%-90%)、特异度为88%(95%CI:86%-89%)、S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0.结论:血清脂肪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效能较血清淀粉酶高,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可以作为筛选和诊断胰腺炎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杨骥 黄强 林先盛 刘臣海 谢放 李瑞阳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血清脂肪酶 META分析 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4-02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于年龄≥65岁的高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高龄组患者68例,低龄组患者201例,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术后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肠梗阻的发生率较低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禁忌证,加强围手术期诊断和处理和胰腺专业组手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和规范性的保证,对高龄患者强调术前或术中病理诊断,术后应积极早期干预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林先盛 黄强 胡元国 王成 杨骥 姚嗣会关键词:高龄患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壶腹部肿瘤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