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晖
作品数:
8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单巍松
济宁医学院
张国荣
河南医科大学
吴希如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梁英武
济宁医学院
张月华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神经元
4篇
细胞
3篇
惊厥
2篇
毒性
2篇
源性
2篇
神经毒
2篇
神经毒性
2篇
听源性
2篇
听源性惊厥
2篇
拮抗
2篇
癫痫
2篇
脑内
2篇
基因
2篇
基因表达
2篇
胶质
2篇
胶质细胞
2篇
谷氨酸
2篇
氨酸
1篇
蛋白
1篇
蛋白基因表达
机构
8篇
北京医科大学...
1篇
济宁医学院
1篇
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8篇
王朝晖
7篇
吴希如
7篇
张国荣
7篇
单巍松
5篇
梁英武
4篇
张月华
传媒
1篇
中国神经科学...
1篇
中国免疫学杂...
1篇
中华微生物学...
1篇
神经解剖学杂...
1篇
基础医学与临...
1篇
济宁医学院学...
1篇
神经科学
1篇
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1篇
1999
2篇
1998
3篇
1997
2篇
1996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惊厥对神经元缝隙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99年
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蛋白Cx32是形成电突触的结构基础,电突触参与惊厥时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过程。为探讨惊厥对脑内神经元Cx3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P77PMC大鼠听源性惊厥后脑内Cx32基因表达的变化。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惊厥后在大脑皮层,海马脑区Cx32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惊厥后4h表达量明显增加,24h达高峰,结果提示:惊厥能上调神经元Cx32mRNA表达,从而可能使神经元之间的电突触联系增加,有利于神经元的同步化放电,加重惊厥的发生发展。
张月华
张国荣
单巍松
王朝晖
吴希如
关键词:
惊厥
神经元
缝隙连接蛋白
癫痫
脑内缝隙连接
被引量:3
1996年
缝隙连接普遍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对许多组织的缝隙连接蛋白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脑内缝隙连接蛋白的类型,分布及其生物物理学和药理学特性,并阐述胶质细胞之间、神经元之间缝隙连接的作用,以及缝隙连接与脑发育和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张月华
王朝晖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元
癫痫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8
1996年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技术,应用电镜观察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值,并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CCK-8能明显改善由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结构的破坏和减少神经元损伤后LDH的释放,该作用可被CCK_B受体拮抗剂阻断。结论:CCK-8可通过B受体介导产生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梁英武
单巍松
张国荣
王朝晖
吴希如
关键词:
八肽胆囊收缩素
谷氨酸
神经毒性
小剂量NMDA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的拮抗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NMDA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对象,利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统计学(方差分析)等技术比较观察不同因素处理后细胞生物学及生化方面的改变。结果05mol/L谷氨酸作用神经元30min后可引起细胞死亡及LDH释放增加,预先2h给予亚致死剂量的NMDA(100μmol/L)能明显阻断上述作用,如果在NMDA给予前5min分别加入MK-801、CCK抗血清、CCKB、A受体拮抗剂L-365260、L-364718及联合给予c-fos、c-jun反义寡聚核苷酸,前3种药物能明显阻断NMDA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而L-364718及反义c-fos和c-jun抑制不明显。结论小剂量NMDA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源性CCK释放或合成增加有关,c-fos、c-jun参与并介导了NMDA诱导CCK合成过程。
梁英武
单巍松
张国荣
张国荣
吴希如
关键词:
谷氨酸
毒性
NMDA
CCK
IL-2对神经元NMDAR_1 mRNA表达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997年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变化与神经元的兴奋性关系密切。本文报道以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并以Fura-2作为Ca2+荧光指示剂,观察了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对NMDA受体1型亚单位(NMDAR1)mRNA表达量及[Ca2+]i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IL-2(1~200U/ml)作用于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6小时后其NMDAR1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与IL-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当其浓度为25~200U/ml时,NMDAR1mRNA表达量增加44.3%~219.7%(P<0.05)。IL-2(1~200U/ml)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共同孵育5~10分钟后,[Ca2+]i增加27.1%~94.2%(P<0.05)。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可完全阻断IL-2引起的[Ca2+]i升高,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无此作用。本文结果提示:外源性IL-2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样作用,可能参与或介导了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和惊厥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梁英武
单巍松
张国荣
王朝晖
吴希如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神经元
听源性惊厥上调惊厥易感大鼠脑内NR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997年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或NR)功能的变化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遗传癫痫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NRI亚基基因表达状况,证明: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CA1、CA2、CA3及下丘NR1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下丘在惊厥后2h即出现NR1mRNA高表,而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域24h达高峰.听源性惊厥后这些区域NR1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痫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单巍松
张国荣
梁英武
张月华
王朝晖
吴希如
关键词:
惊厥
白细胞介素1与大鼠神经细胞NMDA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97年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MDAR1)mRNA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抑制IL-1β的上述生物学效应。提示IL-1β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作用,在癫痫等惊厥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IL-1Rα对某些神经系统兴奋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张国荣
单巍松
梁英武
王朝晖
王朝晖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神经细胞
NMDA受体
基因表达
听源性惊厥增强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x43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998年
星形胶质细胞之间通过缝隙连接形成偶联,其缝隙连接蛋白为Cx43。该缝隙连接对神经元兴奋时释放到细胞外的K+起空间缓冲作用。本研究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一次听源性惊厥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P77PMC大鼠一次听源性惊厥后在大脑皮质、海马Cx43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从惊厥后2h开始增加,4~8h达高峰,24h仍高于对照。结果表明:惊厥时,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有利于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兴奋时释放到细胞外的K+产生空间缓冲作用,以便维持神经辕围的的K+平衡。
张月华
张国荣
单巍松
王朝晖
吴希如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惊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