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影新

作品数:44 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乳腺
  • 17篇乳腺癌
  • 17篇腺癌
  • 10篇肿瘤
  • 7篇静脉
  • 7篇护理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手术
  • 6篇水肿
  • 6篇腺肿瘤
  • 6篇淋巴
  • 6篇淋巴水肿
  • 5篇植入
  • 5篇上臂
  • 5篇输液
  • 5篇术后
  • 5篇化疗
  • 4篇乳腺癌术
  • 4篇乳腺癌术后

机构

  • 43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43篇王影新
  • 12篇王悦
  • 7篇冉梦龙
  • 7篇谷洪涛
  • 6篇张树琪
  • 5篇蒙景雯
  • 5篇路潜
  • 5篇赵璇
  • 4篇刘倩
  • 4篇丁炎明
  • 4篇曹淼
  • 4篇刘飞
  • 3篇张军军
  • 3篇史双
  • 3篇欧阳倩
  • 2篇辛灵
  • 2篇张萌
  • 2篇杨宏艳
  • 2篇张福云
  • 2篇程元甲

传媒

  • 6篇中华护理杂志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2篇护理研究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9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科用清创换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清创换药装置,包括:瓶盖;与瓶盖可拆卸连接的瓶体;其中,瓶盖内设置有用于研磨皮肤科清创用药物的第一研磨体;瓶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研磨体配合以研磨药物且便于研磨后粉末落入瓶体下部的第二研磨...
高佳曹淼胡新媛王影新
可标记位置的手术刀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标记位置的手术刀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方法包括:形成可撑开或闭合的支架;将可相对支架转动的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上;在立柱下端安装用于确认肿瘤边缘的激光笔;在立柱靠近下端处安装用于在确认肿瘤边缘时测量肿瘤边...
高佳冉梦龙王影新蒙景雯
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编制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以及半结构访谈拟定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初始条目池。通过专家评审、修订后形成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11例植入上臂输液港的乳腺癌病人进行正式测评,于测评后7~14 d对其中30例病人进行量表重测。[结果]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共17个条目,可分为观察及锻炼行为、维护及学习行为、异常情况处理行为、置管肢体保护行为4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61.738%。量表内容效度为0.994,Cronbach'sα系数为0.775,重测信度为0.633,折半信度为0.672。[结论]应用植入式上臂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形成过程具有科学性,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刘飞赵璇刘瑶王影新
关键词:自我管理导管维护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抗阻力训练的证据总结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检索、评价和汇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抗阻力训练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抗阻力训练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加拿大安大略护士学会网站、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学院指南网、医脉通、Pub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COnN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国际淋巴水肿网站、国际淋巴水肿协会网站内关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抗阻力训练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最佳实践信息册、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1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篇指南,14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实践信息册,3篇证据总结。从禁忌证、开始时间、训练形式、训练强度、训练效果、注意事项6个方面,共提取23条最佳证据。结论结合个体化锻炼、专业人员指导、定期监测管理的抗阻力训练,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是安全且有益的。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特点和工作环境,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及锻炼条件,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抗阻力训练方案,从而确保训练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飞司龙妹王影新王悦张树琪丁炎明李晶谷洪涛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水肿抗阻力训练循证护理学
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33
2020年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构建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并验证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循证护理方法从文献中提取最佳证据,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知识行为模型(knowledge to action model,KTA)为指导制定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评价应用方案后的护士执行率及患者依从率。选取2017年7—12月方案应用前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6—11月方案应用后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达标率。结果:共提取出8条最佳证据用于构建方案,方案应用6个月中,护士执行率为94.6%,患者依从率为91.1%。方案应用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达标51例,外展活动度达标49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83,6.766;P<0.05)。结论: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应用效果较好,护士执行率和患者依从率高,可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
刘飞王影新王悦张树琪赵凌微
关键词:功能锻炼肩关节活动度
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岗位的设置与效果评价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个案管理师作为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自2016年6月起在乳腺疾病中心设立个案管理师岗位。对该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路径、工作职责等进行归纳和探讨,并统计岗位设立第一年的乳腺CNB阳性患者入院情况、收案患者随访情况、居家照顾小讲堂参与情况、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淋巴水肿治疗情况。结果:CNB阳性患者入院率从86.1%提升至96.9%(P<0.05);收案患者各阶段随访率均达到100%;居家照顾小讲堂患者参与率93.7%;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增长率150.8%;为20例患者提供了淋巴水肿治疗服务;患者整体满意度达98%。结论:个案管理师作为肿瘤专科护士的临床发展方向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专科护士的发展。
王影新王悦刘飞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专科护士
植入式上臂输液港技术的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上臂输液港是指通过上臂外周静脉植入输液港,可由医护合作完成手术,为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新的静脉通路选择,但目前尚未在我国广泛开展应用。本文针对上臂输液港的适应人群、手术过程、维护及使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优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上臂输液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刘飞王影新
关键词:植入式输液港上臂血管通路专科护士
护理团队激荡期相关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激荡期发生冲突的处理方法,为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护理团队建设与发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案例分析法对40名护士长从事管理期间第1年(团队激荡期)经历的各种突发或冲突事件进行阐述和整理,对80个冲突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讨论。结果最终整理出三类最为典型的案例,分别为人际关系方面、公平原则方面、排班原则方面。护士长在激荡期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不忽视任何细节;病房内决定任何事情应该采取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的方式进行处理,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的排班是保证各项制度和标准得以落实的基础,弹性排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原则,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护士长在激荡期应该正确看待团队中的意见冲突,正确引导冲突的解决。护士间相互信任,保持持续、有效、双向的沟通可以促进激荡期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王影新谷洪涛
关键词:弹性排班人际关系公平原则
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发展现况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从安宁疗护服务中志愿者的角色定位、人格特征、服务场所、服务内容、服务效果及意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与管理、培训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的安宁疗护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丁炎明黄子叶王轶赵凌微刘飞王影新
关键词:安宁疗护志愿者志愿服务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味觉改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描述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乳腺中心招募9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别于化疗前、第2次化疗前、末次化疗前对患者进行测评,采用中文版化疗相关味觉改变量表测评患者的味觉改变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各测评时间点化疗相关味觉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共89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平均年龄为(53.5±9.4)岁,26例(29.21%)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63例(70.79%)患者接受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第2次化疗前、末次化疗前的化疗相关味觉改变总分分别为(18.69±1.59)、(22.53±4.24)、(25.14±5.68)分;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发现,化疗相关味觉改变总分、整体性味觉均分、基本味觉均分随着化疗进行逐渐加重(P<0.01);味觉异常均分、不适症状均分在首次化疗后即明显改变(P<0.01),化疗期间不再明显加重(P>0.05)。化疗相关味觉改变总分与年龄、化疗方案密切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经受着逐渐加重的味觉变化,年龄、化疗方案是化疗相关味觉改变的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味觉改变的健康宣教和干预,以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味觉改变情况。
刘飞张琳琳杨碧云张树琪王悦王影新谷洪涛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味觉改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