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本采集方法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影响的观察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确定能否用抗凝血标本替代新鲜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方法 对30例患者的新鲜血和EDTA抗凝血、肝素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种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与新鲜血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新鲜血与EDTA抗凝血间,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新鲜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间,NAP阳性率和积分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新鲜血与肝素抗凝血间,NAP阳性率的相关性较好,但NAP积分的相关性则较差。结论 临床工作中可用EDTA抗凝血替代新鲜血制备血涂片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沈亚文王仲泉邓宽国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标本采集
- 原发性肝癌化疗前有无转移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作为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栓性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高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的关系。纤溶活性的改变与肿瘤患者病情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2],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的异常,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含量常预示着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
- 沈亚文许延丽
-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原发性肝癌化疗前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交联纤维蛋白晚期肿瘤患者
- 3种抗凝全血对网织红细胞染色结果影响的观察
- 2005年
- 沈亚文郑宏图梁艳玲李凤芹
- 关键词: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全血抗凝幼红细胞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计数与CD34^+细胞计数的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与CD34+细胞细胞计数之间的比较。方法 2006年4月-2012年8月,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岁)在我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自体、7例异基因(5名父系供者,2名同胞供者,男5例,女2例,中位年龄28岁)接受统一的动员方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以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32例患者均进行MNC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种计数指标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①32例受者输入MNC的中位数为6.75(2.92-18.76)×108/Kg,输入CD34+细胞的中位数5.03(2.35-15.14)×106/Kg;②32例受者造血重建均达到了100%。。结论 MNC作为造血干细胞含量的计数依据,其植活率和植活速度与CD34+细胞作为依据的病例相似,结果表明:MNC计数完全可代替CD34+细胞计数,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指标。
- 沈亚文王晓华孙巍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
- 59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59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51.2%),部分缓解26例(42.0%),无效4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侵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郭丽平沈亚文许延丽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骨髓象
-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高质量的检验结果的几点作法
- 跨入新世纪,医院作为窗口部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为广大患者服好务,提供优质准确检验资料是我们每个检验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检验部门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将会间接引起社会的反响。本人多年在医...
- 梁艳玲陆艳杰沈亚文
- 文献传递
- 急重症感染凝血指标对预测多系统脏器衰竭的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赵宪生刘贵健沈亚文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急性凝血指标多系统脏器衰竭
- 添加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 邱超钱可久董青朱宗飞沈亚文姚良伟施德
- 一、给药方法 对入选的42例患者予氟桂利嗪为5MG片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添加剂口服给药,原服用的抗癫痫药的种类和剂量不变。具体方法为:氟桂利嗪开始5MG/D,每晚口服,1周后加至10MG/D,服用至少6个月...
- 关键词: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盐酸氟桂利嗪
- 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巨幼细胞性贫血(MA)目前是以血象、骨髓象的形态改变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MA由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部分严重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本文收集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MA血象和骨髓象进行形态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病人80例,男51例,
- 沈亚文许延丽
-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分析血象大细胞性贫血
-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高质量的检验结果的几点作法
- 梁艳玲陆艳杰沈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