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延丽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髓象
  • 2篇骨髓
  • 2篇骨髓象
  • 1篇大细胞性
  • 1篇大细胞性贫血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减少
  • 1篇血象
  • 1篇原发性

机构

  • 4篇四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许延丽
  • 3篇沈亚文
  • 1篇郭丽平
  • 1篇黄玉平
  • 1篇杨立东
  • 1篇张永旭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化疗前有无转移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作为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栓性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高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的关系。纤溶活性的改变与肿瘤患者病情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2],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的异常,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含量常预示着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
沈亚文许延丽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原发性肝癌化疗前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交联纤维蛋白晚期肿瘤患者
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误诊为白血病1例形态学分析
2014年
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作用正越来越多的被发现,但是它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应用该类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患者的适应证来进行,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药物反应及安全性,并做好临床与其他医技等检查科室的沟通。
杨立东黄玉平张永旭许延丽
关键词:类白血病反应
59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59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9例(51.2%),部分缓解26例(42.0%),无效4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侵润广泛,应早期诊断,综合应用化疗方案,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郭丽平沈亚文许延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骨髓象
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骨髓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巨幼细胞性贫血(MA)目前是以血象、骨髓象的形态改变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MA由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而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部分严重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本文收集8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MA血象和骨髓象进行形态分析。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病人80例,男51例,
沈亚文许延丽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分析血象大细胞性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