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兰

作品数:36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大学生
  • 5篇心理健康
  • 5篇院校
  • 5篇就业
  • 4篇心理
  • 4篇医学院校
  • 4篇教育
  • 4篇精神卫生
  • 4篇健康
  • 4篇高校
  • 3篇医学生
  • 3篇抑郁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人文
  • 3篇人文精神
  • 3篇自测健康
  • 3篇焦虑
  • 2篇心理问题
  • 2篇研究生就业
  • 2篇在校

机构

  • 3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33篇杨秀兰
  • 7篇赵智
  • 5篇陈发俊
  • 4篇朱慧
  • 4篇薛磊
  • 4篇郭勇
  • 3篇丁建飞
  • 3篇夏果
  • 3篇余皖婉
  • 3篇杨善发
  • 3篇贾伟华
  • 2篇王忱诚
  • 2篇储兵
  • 2篇许军
  • 2篇黄琳燕
  • 2篇陶群
  • 1篇苏虹
  • 1篇薛磊
  • 1篇单晓伟
  • 1篇王玉蓉

传媒

  • 5篇中国农村卫生...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江淮论坛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学位与研究生...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高校辅导员学...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当前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分析了研究生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后,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及时干预,把提高在校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作为改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杨秀兰郭勇赵智陶群陈发俊夏果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心理问题
在校研究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在校研究生焦虑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12所高校3 812名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2所高校在校研究生焦虑自评量表总体评分均值为(33.82±8.74)分;焦虑检出率为5.8%,且检出率在性别、学历、专业满意度、家庭社会地位、所学专业、母亲学历及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目前在校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主要与性别、学历、专业满意度、家庭社会地位、所学专业、母亲学历及职业有关。
郭勇杨秀兰苏倩马颖杨林胜王忱诚胡志
关键词:焦虑统计学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性认知与入党意愿现状分析——基于合肥市4所高校的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合肥市4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多数人有入党意愿,但真正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却较少,入党动机复杂多样,对党的了解与认知颇为缺乏。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履行应有的职能方面也有待改善等。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的知识教育针对性,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途径与方法等。
杨秀兰刘晶晶阿孜古丽.阿布来提图尔逊姑丽.塞来热依拉.阿不都热依木胡军林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映射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5年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本文试图从医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出现的心理现象,归纳出其就业创业心理特征,从而为高校工作者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供思路,以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用人单位的检验,为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搭建平台。
朱慧丁建飞杨秀兰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探究
2016年
本文从《能力标准》中涉及的九个方面的辅导员职业功能入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目标、能力取向、能力准则的要求,从不同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凝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信服力是辅导员职业的核心能力。
朱慧丁建飞杨秀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
安徽省大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与自测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高校大学生生活行为方式各因素和健康自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安徽省20所高校的12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生活行为方式、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两部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测健康水平和其生活行为方式诸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089名大学生SRHMS V1.0生理健康得分为(78.50±12.39)分,心理健康得分为(71.09±16.82)分,社会健康得分为(71.16±16.41)分,自测健康总分为(73.97±12.9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程度越高(B=-2.827)、体育锻炼越少(B=1.598)、寝室关系越差(B=-2.905)、吸烟(B=-2.364)、喝咖啡(B=-2.173)、点外卖(B=-0.864)、网贷(B=-1.178)的大学生自测健康总分越低,且3个子量表得分也越低(P<0.05)。结论不同生活行为方式的大学生自测健康水平不同,应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约束和帮助大学生改善生活行为方式,学校、家庭、社会应从不同渠道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
杨秀兰陈宏伟任罗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行为方式自测健康
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毕业班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248名毕业班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班多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或与中国正常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相近;但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总体筛查阳性率为24.19%,而且不同性别、不同血型、婚否、是否有工作经历及就业压力大小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更值得关注的就业压力大小、婚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关注毕业班研究生教育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仍然是当务之急。
杨秀兰薛磊汪娟赵智黄琳燕
关键词:医学院校心理健康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并探讨社会阶层背景的几个指标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问题的影响,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安徽省3所高等院校3 335名在校大学生,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利用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和抑郁、焦虑测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8.70%,焦虑检出率为5.49%。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不满意专业(OR=2.14,95%CI:1.61-2.84,P〈0.001)、不喜欢所在学校(OR=3.34,95%CI:2.17-5.18,P〈0.001)、母亲受教育程度高(OR=1.92,95%CI:1.24-2.98,P=0.004)、母亲职业属于社会上层(OR=2.02,95%CI:1.20-3.39,P=0.008)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非单亲家庭(OR=0.63,95%CI:0.41-0.97,P=0.037)是其保护因素;不喜欢所在学校(OR=2.86,95%CI:1.67-4.76,P〈0.001)是大学生抑郁的危险因素,非单亲家庭(OR=0.55,95%CI:0.33-0.91,P=0.02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杨秀兰贾伟华夏果王俊余皖婉
关键词:精神卫生抑郁焦虑
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某医学院校2018级新生,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自制问卷和其他量表进行研究,并将该校2015-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筛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心理问题平均发生率为17.98%,且无心理问题新生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民族、家庭经济条件、专业满意度等方面不同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健康水平与积极应对、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自我评价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某医学院校2015-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应针对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薛磊杨秀兰叶建国关世阳王玉蓉朱慧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医科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研究
2014年
作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贫困生,其就业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而贫困生能否就业是改变其个人和家庭现状的关键。对于医科院校的贫困生而言,长学制教育往往使得他们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拟通过透视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家庭、社会、学校、自身原因,探讨医科院校如何开展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成人成才。
朱慧丁建飞杨秀兰
关键词:医科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