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英杰

作品数:25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低温停循环
  • 10篇停循环
  • 8篇麻醉
  • 7篇体外循环
  • 7篇外循环
  • 6篇心脏
  • 6篇深低温
  • 6篇深低温停循环
  • 5篇肾损
  • 5篇肾损伤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急性肾损
  • 5篇急性肾损伤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心脏手术
  • 3篇血液
  • 3篇血液保护
  • 3篇不同温度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杜英杰
  • 12篇王古岩
  • 10篇吉冰洋
  • 8篇杨丽静
  • 5篇郑哲
  • 5篇孙燕华
  • 4篇吴秀英
  • 4篇朱贤
  • 4篇熊瑶瑶
  • 2篇周荟
  • 1篇池萍
  • 1篇范婷
  • 1篇袁昕
  • 1篇王越夫
  • 1篇袁晓宁
  • 1篇公兵
  • 1篇丁超
  • 1篇杨静
  • 1篇曹英浩
  • 1篇李立环

传媒

  • 10篇中国分子心脏...
  • 4篇中国心脏大会...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6
  • 9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低温停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手术后所发生的急性肾损伤可增加心脏手术术后的发病率及死f率。由于各项研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应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心脏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1%~55%不等,且有1.2%~11%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既往临床研究表明,深低温停循环下心血管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多种围术期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而目前,由于模型建立困难等原因,深低温停循环所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基础研究极度匮乏,且损伤机制尚未明确,需完善模型后深入分子层面继续研究。
杜英杰王古岩周荟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急性肾损伤
心脏手术中抗纤溶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4年
心脏手术中过度失血仍是心脏手术面临的的主要挑战之一,抗纤溶药物的临床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希望。由于抑肽酶可增加肾损伤、增加术后死亡率,赖氨酸类似物成为心脏手术中主要抗纤溶用药,其中氨甲环酸的应用最为广泛。无论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还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氨甲环酸的有效性经多项研究证实。而如今,不同出血风险的心脏手术中氨甲环酸的应用剂量仍未明确。在氨甲环酸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引起大家质疑,其与术后谵妄的关系也引起大家高度注意,而有专家呼吁抑肽酶有必要再次进入临床。将来,抑肽酶是否会成为高危出血心脏手术中的主要抗纤溶用药,氨甲环酸的合理应用剂量最终怎样界定,对这些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杜英杰王古岩
关键词:心脏手术术后出血抗纤溶药物抑肽酶氨甲环酸
麻醉医生处理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问题被引量:8
2018年
剖宫产术后疼痛为我国广大剖宫产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的身心康复及亲子关系。而既往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应用镇痛药物可能会影响母乳喂养,导致很多产妇强制忍痛。面对错误认知,作为麻醉医生一定要有所行动,积极给予专业帮助。常用的镇痛方法有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椎管内单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与局部切口浸润麻醉。而目前,多数专家倡导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希望在麻醉医生及产科医生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可以直面剖宫产术后疼痛,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面对剖宫产术疼痛,麻醉医生大有可为。
赵平杜英杰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麻醉镇痛方案
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连续进行该手术10例,包括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微创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常规行食道超声检查,并应用洗血球机行自体血液回收。转机前半量肝素化(200-240IU/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300秒以上。转机期间谨防进气,适当补液,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和体外循环流量。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93.7±19.9)min,阻断时间(54.8±18.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5.7)h,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39.3±19.4)h,24小时胸管引流量(424±156.2)mL。围术期仅1例输入血制品,为浓缩红细胞2单位。结论掌握微创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原理,加强容量管理和体循环阻力的调控,谨防进气,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杨丽静王古岩杜英杰李立环孙鹏吉冰洋郑哲
关键词: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处理
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焦虑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对全麻苏醒期患儿焦虑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在父母陪伴下进行观察,对照组患儿在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的陪伴下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焦虑、躁动、疼痛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脉搏比较,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和剧烈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麻醉苏醒期由父母陪伴能显著降低患儿焦虑、躁动、疼痛程度,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麻醉苏醒期更加安全舒适。
白雪杜英杰
关键词:患儿麻醉苏醒期焦虑躁动疼痛
对“双轨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训的思考——基于1000名学生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在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模式下,探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训情况以及学生对培训的评价。方法选取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新青年麻醉论坛发布调查问卷,应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1 000名调查对象中,12.6%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科研能力培训,38.4%的仅在少部分轮转科室接受科研能力培训。关于学生对科研能力培训的评价,42.4%的认为有较少帮助,7.7%的人认为没有帮助。结论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双轨合一",大多数院校仅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而忽视科研能力培养,造成学生科研能力较差,对科研能力培训的满意度较低。建议通过国家卫生部门健全科研指标考核制度、院校严格地进行导师筛选、优化课程设置以及注重提升学生科研兴趣等措施,培养临床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两栖型医学人才。
杜英杰白文娅滕秀飞杨延超李阳朱俊超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深低温停循环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RIFLE标准定义急性肾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急性肾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急性肾损伤组(包括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计算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急性肾损伤的围术期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30例患者,男性94例(72.3%),年龄(48.8±10.0)岁。术后有67例(51.5%)的患者处于损伤期或衰竭期,其中共17例(13.1%)患者行术后血液透析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055,95%CI=1.003-1.110,P=0.039)、术前诊断为主动脉夹层(OR=21.770,95%CI=1.888-251.050,P=0.014)及围术期红细胞输入总量(OR=1.108,95%CI=1.002-1.225,P=0.046)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需要临床干预的发生率为51.5%(包括损伤期和衰竭期)。患者年龄、术前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及围术期红细胞输入总量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杜英杰王古岩黄耀华杨丽静吉冰洋
关键词:主动脉弓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急性肾损伤
浅谈年轻麻醉医生应具备的人文关怀被引量:9
2018年
面对医学科技营养过剩,而医学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现状,倡导"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麻醉医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应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不但可以给患者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不良记忆,更可有利于临床预后,改善医患关系。但是,年轻麻醉医生,理论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麻醉技术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上,很多时刻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人文关怀需深入到术前访视,麻醉等待区,手术室内,苏醒室内以及术后随访等各个步骤的细节之中。而且,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施需要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理团队以及患者本身的协同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杜英杰吴秀英
关键词:临床麻醉医学人文人文关怀
不同温度停循环的脑损伤评估及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应用于主动脉弓和复杂先心病手术,停循环为手术提供无血视野,降温到一定程度以保护脏器。DHCA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较高,而不同程度的低温停循环对脑造成的影响与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深低温停循环组(15-20℃)、中低温停循环组(20-25℃)、浅低温停循环组(25-30℃)和假手术组,术后收集血样、脑组织,并分离海马组织。HE染色后评估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观察各组HIF-1α的表达与分布。Elisa法测定血浆S100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Bax和Bcl-2表达量。结果 HE染色观察3组低温停循环组海马CA1区均有损伤表现,但组间无明显差异。HIF-1α阳性表达率、Casepase3、Bax和Bcl-2表达量,以及血浆S100β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程度的低温后停循环带来大鼠脑组织损伤,但严重程度并不和温度呈线性关系,这表明低温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有着较为复杂的机制。
孙燕华郭莎莎韩晓菲杜英杰刘刚刘晋萍吉冰洋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脑损伤不同温度HIF-1A凋亡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关注小儿麻醉诱导期安全与舒适被引量:15
2016年
小儿麻醉绝不简单是成人麻醉的缩影。与成人麻醉相比,小儿麻醉诱导期潜藏巨大风险,要求麻醉医师需进行充分的术前访视及麻醉前准备,掌握小儿个体的呼吸道状况,以保证小儿麻醉诱导的安全性。同时,伴随"以人为本"医疗时代的到来,小儿麻醉已经从仅让患儿"无身体疼痛"转变为更加注重患儿"无心理创伤"。作为现代麻醉医师,需更加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特征,关注小儿心理健康,改进麻醉方法,保证小儿麻醉的安全与舒适,利于小儿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后心理健康。
吴秀英杜英杰
关键词:小儿麻醉心理健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