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虹
- 作品数:2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标准的一些补充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 14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随访复查CT图象的变化 ,探讨其CT分度标准与临床分级 ,不同预后不能完全平行的关系 ,提出补充观点以供参考。方法 :将 142例病例图象资料按CT分度标准 ,临床分级标准 ,不同预后重新归纳 ,分析病程演变及预后及CT分度之间的差异特征。结果 :发现预后相关因素当中 ,缺血缺氧发生的脑叶部位及病变区CT值高低应当引起重视和重新认识。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在不同脑叶的发生及其缺血缺氧区CT值的高低与预后有一定相关 。
- 郭庆禄叶志球李鹤虹
-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标准
- 121例儿童钩突变异螺旋CT表现与鼻旁窦炎症的相关性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鼻旁窦炎症与钩突解剖变异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21例2~13岁儿童进行高分辨率螺旋CT容积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测量钩突偏曲角度并与鼻窦炎症进行二项式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儿童鼻窦钩突形状、附着形式及角度变异较大,且随窦腔浑浊度不同导致测量角度有较大变化,并与鼻窦炎症无显著统计学关联。结论:儿童钩突形状及测量偏曲角度存在变异较大的特点,除钩突角度特别接近水平外,与鼻窦炎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 李鹤虹罗良平
- 关键词:儿童钩突鼻窦炎
- 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的计算机视觉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视觉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经过形态学滤波以及二次图像分割,进行标准哈夫(Hough)函数变换,以提取的计算机视觉特征数据来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结果:恶性结节的最大极径(MaxRho)为(141.79±8.332),良性结节的MaxRho为(83.27±18.3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t=2.339,P=0.02)。恶性结节的峰值为(232.33±26.73),良性结节的峰值为(93.60±22.34),两者有统计学的明显差异(t=4.433,P=0.005)。肺恶性结节的欧拉数为(9.87±2.57),良性结节为(4.18±1.32),两者有统计学的明显差异(t=4.523,P=0.003)。结论: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机视觉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李鹤虹郑长煌罗良平黄力
-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断层扫描
- 钩突偏曲角度与儿童鼻旁窦炎症相关性研究
- 目的:对儿童鼻旁窦炎症与钩突偏曲角度进行回顾性相关回归研究方法:一般资料:患儿121例中,男80例,女41 例;年龄2—13岁,平均6.8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9.3月。鼻塞58例,流脓涕49例,伴恶心呕吐30 例...
- 李鹤虹罗良平
- 文献传递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远隔器官转移的影像学检测
- 2006年
-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远隔器官转移的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年来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神经母细胞瘤住院病例30例神经母细胞瘤的螺旋CT影像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活检,骨髓穿刺活检,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检测确诊,按照年龄分布和累及器官部位分类,描述发生部位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远隔器官转移通常发生在年龄早,高临床分期,原发灶可以不显著的情况下,3岁以下占远处转移总数的78.57%。结论具有早期转移倾向之神经母细胞瘤远隔器官转移征象较原发肿瘤更明显,螺旋CT是判定病灶性质,评估预后的重要临床手段。
- 李鹤虹
- 关键词: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 减少儿童心脏扫描造影剂用量及曝射剂量的尝试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血管成像(CTA)中减少造影剂和曝射剂量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22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脏CTA图像。
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最佳时相法重建容积数据,部分(5...
- 李鹤虹罗良平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血管成像64层螺旋CT造影剂
- 文献传递
-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婴幼儿正常脑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 李鹤虹
- 关键词:婴幼儿混沌分形神经网络
- 低剂量CT简易测量在评估儿童耳穴贴压减肥疗效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的CT简易测量方法评估儿童耳穴贴压减肥法的疗效。方法:对4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用中药王不留行籽贴压一侧耳廓所选穴位,每周换贴另一侧耳廓,治疗前后均以经脐单层低剂量CT扫描测量腹内脂肪与总脂肪面积比值,取得数据后与临床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腰方肌上缘与经椎体上缘的平行直线比不仅与腹部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比值高度相关,也与腰臀比有相关性。结论:经脐单层低剂量CT扫描在检测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比值方面是更为简单可靠的影像测量方法,此方法评估耳穴贴压减肥疗效具有明显优势。
- 李鹤虹罗良平
- 关键词:低剂量CT耳穴贴压儿童肥胖
- 肝转移癌的CT检测与CT指导下的局部治疗
- 1998年
- 目的对肝转移癌的病理、供血状况、检测方法及局部治疗进行探讨.方法100例肝转移癌在团注动态增强CT图象上被分为两类:单发孤立组与多发病灶组.53例单发孤立转移癌采用局部治疗,包括肝动脉灌注,选择性化疗栓塞(混合碘油),术中直接局部注射及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等.其余47例多发病灶组采用系统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1~3个可测量病灶的大小.结果局部治疗反应使96.3%的单发组病例病灶缩小达50%以上.结论局部治疗是治疗肝肿瘤的理想方法,无论在解剖生理还是临床疗效中均显示了极有潜力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单发的肝转移癌,CT是敏感检测肝转移癌有效指导治疗的有力工具.
- 曹光辉李鹤虹
- 基于多重分形谱的婴幼儿10mAs低分辨率CT图像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婴幼儿脑的64层CT低分辨率扫描图像进行分形计算及优化分析。方法将Toshiba Aquilion64层CT使用10mAs扫描婴幼儿脑的CT成像原始数据输入Matlab7.1图像工具箱,进行多重分形谱分析和实验性图像降噪,并与常规低剂量扫描50mAs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10mAs原始图像的严重噪声导致医学诊断价值丧失,使用多重分形模型降噪后的图像具有良好的图像细节保持特性及良好的细节保持特性,虽然图像质量评分仍远不如常规剂量图像,但与原始噪声图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5,P〈0.01),表明经分形模型降噪优化后的图像可以基本满足临床诊断。结论多重分形谱降噪可用于低剂量低分辨率CT图像的优化,能提高病变检出敏感性的对比度/噪声比,进一步研究应用有望大幅度减少婴幼儿CT扫描的辐射剂量。
- 李鹤虹罗良平
- 关键词:婴幼儿多重分形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