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常虹

作品数:40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普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风湿
  • 15篇关节炎
  • 12篇细胞
  • 11篇类风湿
  • 10篇类风湿关节炎
  • 10篇风湿关节炎
  • 7篇抗体
  • 6篇湿病
  • 6篇关节
  • 6篇风湿病
  • 5篇药物
  • 5篇免疫
  • 4篇凝集素
  • 4篇脐带
  • 4篇抗风湿
  • 4篇抗风湿病药物
  • 4篇狼疮
  • 4篇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红斑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公安局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李常虹
  • 32篇刘湘源
  • 25篇赵金霞
  • 20篇孙琳
  • 12篇刘蕊
  • 8篇姚中强
  • 4篇张颖健
  • 3篇武东
  • 3篇邢瑞
  • 3篇杨麟
  • 2篇郑晓娟
  • 2篇翟佳羽
  • 2篇邓晓莉
  • 1篇李梦涛
  • 1篇王海燕
  • 1篇迟洪滨
  • 1篇陶庆文
  • 1篇周云杉
  • 1篇李坤鹏
  • 1篇李莉

传媒

  • 18篇中华风湿病学...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第17次全国...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SSB抗体阳性和阴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的比较
2023年
目的:分析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j?gren’s syndrome type B,SSB)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与抗SSB抗体阴性的pSS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SS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抗SSB抗体阳性和抗SSB抗体阴性的pSS患者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pSS患者142例,其中女性137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54.8±13.3)岁,其中抗SSB抗体阳性患者44例(31.0%)。临床特征方面,抗SSB抗体阳性的pSS患者较抗体阴性患者的就诊年龄和起病年龄更小[就诊年龄:(50.9±14.5)岁vs.(56.5±12.4)岁,P<0.05;起病年龄:(42.2±14.8)岁vs.(49.5±15.3)岁,P<0.05],出现皮疹(29.5%vs.14.3%,P<0.05)、腮腺肿大(27.3%vs.8.2%,P<0.05)、肾小管酸中毒(15.9%vs.4.2%,P<0.0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9.1%vs.1.0%,P<0.05)的比例更高;两组患者在口干、眼干、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方面,抗SSB抗体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相比,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阳性率(85.0%vs.49.4%,P<0.05)及滴度(中位数89.8 IU/mL vs.20.5 IU/mL,P<0.05)、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中位数320 vs.160,P<0.05)、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jogren’s syndrome type A,SSA)抗体阳性率(97.7%vs.64.3%,P<0.05)、IgG水平(中位数21.0 g/L vs.15.6 g/L,P<0.05)、γ球蛋白升高率(71.4%vs.38.5%,P<0.05)、CD3^(-)CD19^(+)细胞比例[(21.0±11.9)%vs.(13.7±9.6)%,P<0.05]均更高,而CD3^(+)细胞比例[(67.2±14.4)%vs.(76.6±13.1)%,P<0.05]和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率(10.5%vs.35.6%,P<0.05)相对更低,其余无明显差异。治疗方面,与抗SSB抗体阴性组患者相比,抗SSB抗体阳性组患者应用激素(90.9%vs.73.5%,P<0.05)及免疫抑制剂(54.5%vs.36.7%,P<0.05)的比例更高。结论:与抗SSB抗体阴性pS
韩艺钧李常虹陈秀英赵金霞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B抗体免疫学特征
半乳糖凝集素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 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调控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Gal-1-)。采用Transwell非细胞接触方式分别将UC-MSCs及UC-MSCs(Gal-1-)和FLSs共培养。MTS法检测FLSs增殖,将基质胶铺在Transwell板中来检测UC-MSCs(Gal-1-)对FLSs侵袭能力的影响。多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FLSs共培养组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FLSs的增殖作用,而UC-MSCs(Gal-1-)对此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可显著抑制TNF-α引起的FLSs侵袭细胞数(37±7,42±10与55±14,F=23.50,P〈0.05),但UC-MSCs(Gal-1-)-TNF组与TNF-α刺激组相比,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1,P〉0.05)。结论UC-MSCs可抑制RA患者FLS的增殖及侵蚀能力,但敲低galectin-1分子的表达后该作用减弱,提示galectin-1参与了UC-MSCs抑制FLS功能的过程。
孙琳李常虹武东邢瑞杨麟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被引量:25
2022年
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切入点仍不明确,制订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明确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风湿领域中医优势病种青年沙龙研讨会(以下简称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以广泛涵盖中医、西医风湿领域专家的研讨小组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研讨两种形式,充分探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明确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初步形成一致意见,为制订出中医西医普遍认可、融合的诊疗方案提供基础。风湿优势病种青年沙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结合现代医学方法、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为践行“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指导思想提供客观临床证据;要以“四个互”为要求,即语境互通、学理互释、标准互证、手段互融,要着重解决难治性风湿病;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点上,本文介绍达成广泛共识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综合征等6种优势疾病的21个优势环节。本研究为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实际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有益借鉴。
徐愿罗静韩曼李梦涛侯秀娟吴迪李斌耿研周云杉李常虹李坤鹏王伽伯王勇张霄潇陶庆文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人Wharton’s jelly组织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的胎儿脐带,分离Whar-ton’s jelly,组织块法原代培养UC-MSCs。光镜观察获得UC-MSCs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学特性,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及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UC-MSCs中Galectins家族分子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UC-MSCs培养上清液中Galectin-3的含量。结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能获得贴壁生长的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其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及CD105表面标记,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14、CD34及CD45和免疫排斥相关分子HLA-DR。在特定诱导条件下UC-MSCs具有成骨和成脂分化的能力。UC-MSCs可在mRNA水平表达Galectin-1,3,4,8,9,且能够以细胞数目依赖的方式外分泌Galectin-3,不同密度接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901,P=0.002),但Galectin-3的分泌不具备时间依赖性。结论:应用组织块法可以从Wharton’jelly组织中成功培养出UC-MSCs,且UC-MSCs可表达分泌型Galectin-3,为进一步研究UC-MSCs的免疫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基因表达
2019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发布被引量:22
2019年
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病,具有多变的临床特点,以至于至今缺乏SLE的诊断金标准[1]。一直以来,SLE分类标准是人们开展SLE相关临床研究的基础[2]。1982年ACR制定的SLE分类标准和1997年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目前使用最为广泛[3,4]。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于SLE疾病本身及其发病机制认识程度的加深,2012年SLE国际协作组(SLICC)再次制定了新的SLE分类标准[5]。尽管SLICC标准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但是降低了诊断的特异度。
李常虹刘湘源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风湿病SLESLIC
乌司他丁治疗胶原诱导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经正规治疗,可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破骨细胞活化均参与RA的病理过程.其中T淋巴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在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琳李常虹郑晓娟赵金霞刘蕊刘湘源
关键词:乌司他丁
白细胞介素-21对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21(IL-21)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以不同浓度IL-21(0,1,10,20,40 ng/ml)处理RAW264.7细胞,培养5天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降钙素受体(CTR)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CTR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mRNA表达水平。2、以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LY294002和PD98059作用30min后再加入IL-21,培养5天后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以Western Blot检测IL-21作用不同时间点时信号通路分子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水平,探讨IL-21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1、在无RANKL作用的情况下,随着IL-21浓度增加TRAP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20 ng/ml作用最强,40ng/ml时减弱。IL-21能够诱导破骨标志分子CTR和Cathepsin-K mRNA水平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证实,与阴性组比较,IL-21能促进CTR蛋白水平表达增高。2、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以显著抑制IL-21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IL-21刺激5~15 min时p-AKT表达增强。结论 IL-21可不依赖RANKL直接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该作用可能由PI3K-AKT通路介导。
张颖健李常虹邢瑞孙琳赵金霞刘湘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破骨细胞RAW264.7
骨免疫学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骨免疫学是一门旨在通过探讨免疫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交互作用,进而为人们理解风湿病发病机制提供新视角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末,Horwood等[1]的研究发现体外活化的T细胞可以通过诱导骨吸收细胞(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参与骨量的丢失。这一标志性的发现使2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系统超乎人们想象之外联系在一起。 Arron和Choi[2]于2000年首次提出了骨免疫学的概念,描述了骨骼肌肉系统与免疫系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免疫失调可导致骨代谢异常。的确有研究显示慢性免疫活化本身就是SLE、RA及炎性肠病患者合并大量骨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3]。此外特定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细胞肿瘤也可导致局部骨组织的破坏[4-5],这些都充分说明免疫系统可以影响骨骼肌肉系统。免疫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也使得骨免疫系统逐步被人们重视。随着骨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定将会为理解抗风湿病药物(包括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治疗风湿病的新型策略提供基础。为此,本文将重点综述近些年骨免疫学在风湿病领域中取得的进展。
李常虹刘湘源
关键词:骨骼肌肉系统抗风湿病药物免疫学免疫系统细胞独立危险因素骨量丢失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状态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初发SLE患者的骨密度状态及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初发SLE患者纳入此横断面研究,同时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及双髋关节骨密度。收集患者包括骨密度在内的临床数据。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组为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减低组。组间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共89例符合条件初发SLE患者、20名健康者纳入研究,约52.8%(47例)初发SLE患者存在骨密度减低。初发SLE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和髋关节骨密度低于健康者[(0.97±0.14)g/cm2,(1.08±0.10)g/cm2,t=3.548,P<0.01;(0.88±0.15)g/cm2,(1.00±0.08)g/cm2,t=3.878,P<0.01]。初发SLE患者骨密度减低组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低于骨密度正常组[(0.88±0.10)g/cm2,(0.80±0.11)g/cm2;(1.07±0.11)g/cm2,(0.97±0.13)g/cm2]。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骨密度减低组患者的BMI减低[(19.2±2.0)kg/m2和(23.2±3.6)kg/m2,t=3.678,P<0.01],病程相对更长[(45.7±7.7)周和(16.0±19.5)周,t=-3.306,P<0.01]。此外,骨密度减低组患者存在低25羟维生素D3(25-OH-VD3)[(9±5)nmol/L和(12±7)nmol/L,t=1.385,P>0.05],高骨代谢标志物水平(B胶原降解产物)[0.62(0.21,1.61)ng/ml和0.43(0.19,0.88)ng/ml,Z=0.624,P>0.05]等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发SLE患者的骨密度较健康患者的低,其中约52.8%存在骨密度减低。此部分患者存在低BMI、长病程特点。与骨密度正常的初发SLE组相比,骨密度减低的初发SLE组患者的25-OH-VD3水平呈减低趋势,其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更高,虽然目前研究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对临床有一定提示意义。
李欣艺邓晓莉李常虹刘湘源
临床诊断纤维肌痛症的患者中仅三分之一符合纤维肌痛分类标准
姚中强张警丰李常虹刘蕊赵金霞刘湘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