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作品数:58 被引量:15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普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冶金工程 更多>>
乌司他丁治疗胶原诱导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经正规治疗,可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细胞过度增殖以及破骨细胞活化均参与RA的病理过程.其中T淋巴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在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琳 李常虹 郑晓娟 赵金霞 刘蕊 刘湘源关键词:乌司他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XCL1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0年 孙琳 刘蕊 刘湘源 赵金霞 徐宁 龙丽 栗占国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6 NSAID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应按需用还是持续用? 被引量:3 2011年 NSAID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生成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NSAID作为AS治疗的一线用药,可有效缓解外周关节和(或)腰背疼痛及僵硬症状,临床上多间断"按需"对症使用NSAID治疗AS,但有研究显示,持续服用NSAID可起到改善病情作用。该文就NSAID治疗AS是"按需"用还是长期持续使用作一讨论。 刘蕊 刘湘源关键词:非类固醇抗炎药 强直性脊柱炎 结构性破坏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是否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年龄18~40岁且检测过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283例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使用四格表法计算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G或IgM亚型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卡方检验表明,复发性流产组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其IgM亚型阳性率高于非复发性流产组(P均<0.05),而抗PS/PT抗体IgG亚型阳性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以及年龄校正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阳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084,95%CI 1.045~4.155,P<0.05),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与复发性流产相关(OR=2.368,95%CI 1.187~4.722,P<0.05)。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特异度为48.51%,阳性预测值为33.76%,阴性预测值为77.78%。在经典抗磷脂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灵敏度为59.09%,特异度为63.23%,阳性预测值为40.63%,阴性预测值为78.40%。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IgM亚型诊断复发性流产的灵敏度为65.43%,特异度为50.99%,阳性预测值为34.87%,阴性预测值为78.63%。结论: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及IgM亚型阳性与至少一次不明原因流产患者的复发性流产相关,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断中是否有预测价值尚需要未来前瞻性研究确定。 姚中强 李常虹 李欣艺 郭苇 翟佳羽 刘蕊 魏慧 穆荣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特异度 伴前葡萄膜炎的脊柱关节病86例临床分析 刘蕊 刘湘源厚皮指症一例 2009年 患者男,17岁,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2年余,于2008年2月28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双手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近端指问关节呈梭形肿胀,其周围皮肤肤色正常,皮温正常,无关节痛、晨僵和发热等症状,当时未诊治。此后,关节肿胀逐渐加重,但双手指活动不受影响。患者既往健康, 刘蕊 刘湘源关键词:厚皮 关节肿胀 指间关节 风湿免疫 周围皮肤 既往健康 合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合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SLE患者CMV感染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及其与SLE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合并活动性CMV感染的SLE患者,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非治疗组(不抗病毒)。门诊定期随访,复测CMV感染相关检查,同时评价SLE病情活动性。采用χ3检验或者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治疗组66例,非治疗组36例),随访时间(6±8)个月。45.1%(46/102)的患者CMV活动性感染状态转变为既往感染状态。治疗组中42.4%(28/66)的患者CMV状态变化,与非治疗组50.0%(1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P=-0.462),2组CMV活动性感染持续时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3)个月和(5.4±3.3)个月,P=0.794]。CMV状态变化的患者基线SLEDAI评分(12±6)分显著高于CMV状态变化时(4±3)分(t=7.037,P〈0.01),SLEDAI评分降低(8±5)分,显著大于CMV状态不变的患者(4±4)分(t=3.116,P=0.003)。结论在合并活动性CMV感染的SLE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对既往感染状态无影响。SLE病情控制得好有利于CMV感染的控制。 邓晓莉 迟妮妮 张警丰 赵金霞 刘蕊 翟佳羽 刘湘源关键词:红斑狼疮 巨细胞病毒感染 随访研究 慢性多灶性骨髓炎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2020年 分析1例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病例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出院后随访评估等,了解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进一步了解自身炎症性骨病的特点。本例患者青少年起病,伴有严重皮损,有进行性加重的脊柱关节疼痛,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符合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的诊断。经过抗炎、止痛效果不佳,后换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后疼痛缓解,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皮疹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属于自身炎症性骨病中多基因疾病的一种,又称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可引起多灶性溶骨性病变,以周期性加重和缓解为特征。该病发病率低,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促炎及抗炎失衡有关,诊断无特异性指标及统一的诊断标准,常易与代谢性骨病、感染、肿瘤等疾病相混淆,临床表现为骨痛、发热、皮疹、骨折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炎症指标明显增高,影像学检查有溶骨性或硬化性改变,MRI在识别骨病变和组织水肿上更有效,而且比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更准确。治疗用药方面,多数开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易复发并出现新发病灶,还可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TNF-α抑制剂及双磷酸盐、甲氨蝶呤等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对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胡永玮 刘蕊 罗莉滑膜炎-痤疮-脓疱疹-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08年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 syndrome(SAPHO) syndrome.One case of SAPHO syndrome was reported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SAPHO syndrome were reviewed.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patient were articulatio carpi synovitis,acne,cervical rib hyperostosis,articulatio sternoclavicularis and osteitis,So the diagnosis of SAPHO syndrome was made.Though SAPHO syndrome is rare with yet unknown prevalence,it still can be seen in clinical practice,and can be diagnosed by careful examination. 刘蕊 刘湘源关键词:滑膜炎 痤疮 寻常 骨肥厚 骨炎 老年发病的大动脉炎合并巩膜炎1例 目的:报道1例老年发病的大动脉炎合并巩膜炎患者,提高医生对老年人血管炎性发热的认识.方法:回顾患者的住院经过,收集患者化验检查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女性,70岁,主因发热4周于2017年1月16日入院,患者4周前无... 刘蕊 郭芸菲 邓晓莉关键词:大动脉炎 老年 巩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