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宇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焦虑情绪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情绪对围手术期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脂氧素A4(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所收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焦虑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抗焦虑干预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焦虑情绪、血清MPO、血清LXA4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和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AS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SAS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MPO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MPO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LXA4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LXA4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内皮素(ET)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及动脉内径变化率(GTN)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同SAS评分与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焦虑干预治疗能有效消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郝雁冰王丽容宇魏东李彦明陈万生
- 关键词:食管癌焦虑髓过氧化物酶脂氧素血管内皮功能
-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抑制癌基因p16突变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
-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特点,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地域及河南省北部是本病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组织类型主要为食管鳞癌/(95/%/)。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早期治疗...
- 容宇
- 关键词:食管鳞癌HPVP16基因
- 文献传递
- 基于miR-15a-5p/P53信号通路探讨EMT与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miR-15a-5p在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耐药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与DOX耐药之间的功能和机制联系。方法分别采用si-miR-15a-5p、miR-15a-5p模拟物转染A549、A549/DOX抗性细胞(A549/D)。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s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及P53蛋白表达,qRT-PCR检测miR-15a-5p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子分析miR-15a-5p潜在靶基因。采用A549/D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miR-15a-5p过表达促进DOX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MTT分析结果显示,miR-15a-5p的敲低提高了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IC 50值:8.86±0.32μmol/L),miR-15a-5p的过表达降低了A549/D细胞的细胞活力(IC 50值:1.92±0.11μmol/L)。并且在A549细胞中阻断miR-15a-5p减少凋亡(P<0.001),在A549/D细胞中增加miR-15a-5p表达促进凋亡(P<0.00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转染si-miR-15a-5p逆转了DOX调节EMT的作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证明P53和miR-15a-5p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在A549细胞中阻断miR-15a-5p减少P53蛋白表达(P<0.001),在A549/D细胞中增加miR-15a-5p表达增加P53蛋白表达(P<0.01)。体内实验显示,miR-15a-5p agomir联合DOX可降低肿瘤体积和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同时增强了P53、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miR-15a-5p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P53抑制EMT过程,增强肺癌细胞对DOX治疗的敏感性。
-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 关键词:上皮间充质转化非小细胞性肺癌耐药
- 循环肿瘤细胞状态监测食管癌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食管癌患者疗效监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建库至2020年6月所有关于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后CTCs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根据已制订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以MINORS评价条目为标准对每个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包含961例食管癌患者。总体分析显示,治疗后CTCs阳性率明显下降(RR=0.77,95%CI:0.63~0.95,I^(2)=68%,P=0.010)。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治疗不能降低CTCs阳性率,而同步放化疗、其他治疗均可降低CTCs阳性率。治疗后CTCs降低的患者疾病缓解率明显升高(OR=3.40,95%CI:1.50~7.70,I^(2)=0%,P=0.003)。结论CTCs状态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并指导食管癌的后续治疗。
- 焦学功范玉宏郝雁冰容宇王剑锋
- 关键词: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疗效META分析
- pN0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N0期NSCLC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手术治疗的非肺癌(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取肺癌组织与肺良性病变组织标VEGF、Ki-67、P53蛋白表达。比较肺癌组织与肺良性病变组织VEGF、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不同病理特征VEGF、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VEGF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结果研究组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为61.25%、67.50%、70.00%,高于对照组(16.25%、12.50%、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肿瘤直径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微转移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90.48%、95.24%,均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52.54%、59.32%、6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呈正相关(r=0.724,0.798,0.846,P<0.05)。结论PN0期NSCLC患者VEGF、Ki-67、P53表达率较高,且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
-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P53淋巴结微转移
-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合并COPD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38例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9)和微创组(n=69),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手术情况等采用(■±s)的方式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呼吸困难指数(MRC)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MRC轻度患者比例明显提高,重度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微创组的肺弥散容量(DLco/SB)和每单位肺容积时的肺弥散量(DLco/VA)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0.817,P=0.001),两组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其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 容宇郝雁冰
- 关键词:食管肿瘤疗效比较研究
- 肺癌乳腺癌重复癌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重复癌是多种原发癌出现在同一患者体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逐渐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癌症,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与美丽。乳腺癌和肺癌的重复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联。通过研究此种重复癌,可以及早对重复癌做出诊断,从而达到及早治疗,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目的。
- 李国雷赵润生容宇王赟柳立军
- 关键词:肺肿瘤乳腺肿瘤重复癌
- 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 2022年
- 目的分析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拟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NSCLC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PROX1表达情况。统计NSCLC复发情况,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SCLC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结果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高(P<0.05),癌组织中PROX1高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高(P<0.05);13例患者复发(24.07%)。复发患者淋巴结转移、PROX1高表达、TNM分期为Ⅱ期例数比未复发患者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ROX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期是NSCLC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最佳截点为8.36,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89.13%。结论NSCLC癌组织PROX1高表达,PROX1蛋白表达是NSCL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指标。
-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
-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效果比较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0~Ⅲb期食管癌患者123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组68例和常规开胸手术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胸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开胸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短于开胸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开胸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开胸组(P<0.05)。微创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2组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胸组(P<0.05),2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损伤小、安全性高,对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有益。
- 容宇郝雁冰李彦明魏东陈万生
-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创手术常规开胸手术
-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手术的近远期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临床Ⅰ/Ⅱ期NSCLC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最后纳入研究的病例为122例,其中65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ST组),56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开胸组)。记录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胸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统计患者1年、2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与开胸组相比较,VAS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VAST组优于开胸组(P<0.05)。VAST组2年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2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佳,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对患生活质量,对改善远期疗效有一定的益处。
- 容宇郝雁冰陈万生李彦明魏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