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作品数:59 被引量:40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右美托咪啶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中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对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时患者血中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在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完成后以0.2μg.kg-1.h-1的速度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泵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时(T2)、CPB开始后40min(T3)、停机2h(T4)、CPB结束后24h(T5)5个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组间比较,在T1~T2时两组血清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实验组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内对比,各组血清标志物在T3~T4时均明显增高(P<0.01),IL-6、IL-10在T5恢复至手术开始水平,TNF-α仍保持较高水平(P<0.05或P<0.01)。结论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地调节CPB瓣膜置换术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由此引起的炎症反应的程度。 崔国庆 滕金亮 王丽 王培培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 基于线粒体凋亡通路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剩余30只大鼠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使大鼠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最终28只大鼠建模成功,随机分为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组各14只。建模后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尾部注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正常组、再灌注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24 h后观察大鼠变化。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酶标分析仪检测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yto)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组LVSP、-dp/dt、+dp/dt、GSH-Px、SOD水平较低,LVEDP、IL-6、CRP、TNF-α、MDA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再灌注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LVSP、-dp/dt、+dp/dt、GSH-Px、SOD水平较高,LVEDP、IL-6、CRP、TNF-α、MD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再灌注组、右美托咪定组CytoC、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较高(P<0.05);与再灌注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Cyto C、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较低(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干预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水平提升,炎症因子水平得到调节,抗氧化能力提高,CytoC、Caspase-3蛋白得到调控,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王丽 王少微 贾彤 孙晓佳 邢珍 刘辉 姚杰 陈艳林关键词:心肌缺血 心脏血流动力学 预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拟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组(C组)和对照组(D组)。选择年龄≥65岁且≤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Ⅲ级,体重指数18~25 kg/m^2,排除有谵妄状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2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 C组术后1 d MMSE评分较D组明显增加(P<0.05);A组、B组和C组在术后2 d的MMSE评分较D组明显增加(P<0.05);C组术后1 d POCD发生率D组明显减少(P<0.05);A组、B组和C组总的POCD发生率较D组术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围较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相比单纯使用乌司他丁或右美托咪定能更早预防POCD的发生。 姚杰 刘斐 李国利 冯腾尘 武亮 王丽 滕金亮 李福龙关键词:乌司他丁 膝关节置换术 质量改进在防治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在防治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2013-02—2013-10月行PICC置管的98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3-12—2014-08月行PICC置管的104例肺癌患者为干预组。PICC专业委员会成员收集、分析对照组发生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病历资料,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总结、归纳出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组织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后,对干预组加以干预。结果对照组9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9.18%,治愈率55.6%;干预组104例,发生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1.92%,治愈率100%。结论科学规范的质量改进措施减少了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 章春芝 薛志芳 王丽 李晓媛 马杰关键词:PICC 上肢静脉血栓 护理 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2013年 脑损伤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的一项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手术治疗的成败。实验表明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具有一定的脑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灯盏花素对CPB下瓣膜置换术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影响,评价其在CPB时的脑保护作用。 崔国庆 滕金亮 王丽 王培培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灯盏花素 体外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S-100Β蛋白 右美托咪定调控miR-132-3p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脑微血管细胞损伤的影响 2022年 目的:右美托咪定(Dex)调控miR-132-3p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脑微血管细胞(HBMEC)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HBMEC,用低、中、高剂量(0.01、0.10、1.00μmoL/L)Dex干预后,建立H/R损伤模型;转染miR-NC、miR-132-3p至HBMEC,建立H/R模型;转染anti-miR-NC、anti-miR-132-3p,用1.00μmoL/L Dex干预后,建立H/R损伤模型。ELISA检测IL-1β、IL-6、TNF-α水平;试剂盒检测MDA、SOD、CAT水平;RT-qPCR检测细胞miR-132-3p表达。结果:HBMEC经H/R诱导后,IL-1β、IL-6、TNF-α、MDA水平升高(P<0.05),SOD、CAT水平降低(P<0.05),miR-132-3p表达水平降低(P<0.05);Dex干预后,H/R诱导的HBMEC中IL-1β、IL-6、TNF-α、MDA水平降低(P<0.05),SOD、CAT水平升高(P<0.05),miR-132-3p表达水平升高(P<0.05)。上调miR-132-3p后,H/R诱导的HBMEC中IL-1β、IL-6、TNF-α、MDA水平降低(P<0.05),SOD、CAT水平升高(P<0.05)。下调miR-132-3p逆转Dex对H/R诱导的HBMEC炎症因子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论:Dex上调miR-132-3p抑制H/R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王少微 邢珍 张立立 贾彤 姚杰 李福龙 王丽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38例,ASA Ⅰ~Ⅱ级。其中左肺癌行左肺叶或左全肺切除术18例(L组,n=18),食管中、下段癌行根治术20例(E组,n=20),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1)·h^(-1),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单肺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1:2,吸入氧浓度100%。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 min,单肺通气20 min,单肺通气60 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与双腔通气时比较,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明显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2组肺内分流明显增高。与E组患者比,L组患者在单肺通气20 min时气道压明显增高(P<0.05)、在单肺通气20 min、60 min时肺内分流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使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增高,肺内分流增加。 邢珍 朱红霞 董跃华 任炜 王丽 张振明 赵永泉关键词:肺通气 肺肿瘤 气道高反应 肺内分流 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期间氨茶碱泵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OLV)期间氨茶碱泵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肺癌手术患者76例,男66例,女10例;年龄45~75岁;体重46~74kg;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min,OLV20、60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OLV期间出现高气道压,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下降病例给予氨茶碱50mg入壶,静脉泵注氨茶碱0.2g+0.9%氯化钠溶液50ml,50ml/h。结果 76例患者中有17例(占22.4%)出现高气道压和SpO2降低。17患者OLV期间常规静脉泵注氨茶碱。17例患者与双肺通气(TLV)时比较,OLV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气道峰压(Ppeak)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P<0.05)。应用氨茶碱OLV60minPpeak明显下降,PaO2上升,PaCO2下降(P<0.05)。结论肺癌合并感染患者在OLV期间出现高气道压和低氧血症,警惕出现支气管痉挛。静脉泵注氨茶碱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邢珍 王丽 袁明霞 李福龙 赵永泉关键词:肺通气 气道高反应 双管喉罩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PLMA)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经静脉麻醉诱导后,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波形、双肺听诊确定双管喉罩到位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_1)、插入后1 min(T_2)及5 min(T_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T_4)、拔后1 min(T_5)及5 min(T_6)记录MAP和HR。记录2组插入喉罩(气管导管)成功率,术中监测气道峰压(P_(peak))、P盯CO_2及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T_1、T_2时HR较T_0时增快,MAP升高(P<0.05);T_5时HR较T_4增快,MAP升高(P<0.05)。T组T_1、T_2、T_5时HR较P组增快,MAP升高(P<0.05)。2组各时点P_(peak)、P_(ET)CO_2在正常范围内,且P组P_(peak)低于气道密封压。与P组比较,T组苏醒期呛咳、躁动、咽部疼痛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高艳 王丽 汪业铭 滕金亮 李福龙关键词: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小儿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以1.0μg/kg的负荷量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15 min,然后改为0.5μg/(kg·h)继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同期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2组冠状动脉搭桥时间、手术时间、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支持例数;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5 min、术后6 h、术后12 h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清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2组冠状动脉搭桥时间、手术时间、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支持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术后15 min和术后6 h的MAP均明显高于术前及同期右美托咪定组(P均<0.05),术后15 min的HR明显快于术前及同期右美托咪定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各时间点的MAP、H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6 h、术后12 h血清cTnI、cTnT、TNF-α、IL-6、IL-8、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均<0.05),但右美托咪定组上述各时间点cTnI、cTnT、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右美托咪定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发挥抗炎作用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心肌保护作用。 王丽 王少微 贾彤 孙晓佳 姚杰 陈艳林 邢珍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心肌损伤 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