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治则治法术语的特点及英译探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以中医治则治法术语为切入点,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相关术语为参照,对其结构特点、英译难点、原则、方法及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动词术语在治则治法中所占比重大,主要是由二字或四字组成的因果或并列关系短语,翻译可以采用直译、增译、省译、倒译、转译等方法,应根据语义不同,选用多样化的英语动词进行"动态"英译,以更清楚地表达中医治则治法术语含义,助力于中医海外传播。
- 陈骥唐路
- 关键词:治则治法英译
- 《伤寒论》的英译描写研究——以罗希文、魏迺杰、李照国英译本为例
- 2023年
- 译者的学术背景、翻译的预期目标都会对译本有所影响,翻译批评更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因此需重视并加强各译者之间的合作。文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三个译本探讨不同学者对《伤寒论》的理解与需求,究其译文差异性,思其原因。结果发现,译本因译者的学术背景、翻译目的及时代背景等而有所差异。
- 朱琳唐路叶晓
- 关键词:《伤寒论》描写性研究
- 从吴连胜《黄帝内经》英译看中医医古文翻译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吴连胜对《黄帝内经》的英译,总结医古文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方法]阅读近年来关于中医医古文翻译的相关文献及著作,系统整理各家学术观点,以吴连胜《黄帝内经》英译本为例,总结医古文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结果]1.对中医术语,吴连胜多采用意译或音译加注解;2.翻译医古文语句须正确理解其白话文涵义;3.英译医古文,注重语句之间的显性衔接以形成语篇整体。[结论]医古文语言不同于现代科技语言,富含文化奥义,其英译须根据语言特点分析适应的翻译方法。
- 唐路李磊李虹
- 关键词:黄帝内经英译医古文
- 中医典籍《伤寒论》英译历程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7
- 2019年
- 中医典籍的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1735年,杜赫德编著法语版的《中华帝国全志》,被称为18世纪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之一,是西方了解中国和中医学的重要文献。1738年,出版商“凯夫”英译该书,题名《中华帝国及华属鞑靼全志》,此书中医学相关内容包含脉理、药物、医方、卫生四部分,涵盖高阳生的《脉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一部不知名的道家养生著作等3部中医典籍,是最早出版的中医典籍英译之作[1]。
- 陈骥何姗唐路
- 关键词:中医典籍道家养生脉诀中华帝国
- 医学论文标题的英汉互译
- 2015年
-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医学领域推动了前沿医学信息的传播。业界人员需要使用英语阅读医学文献,并进行医学论文的写作。在运用英语进行医学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标题的写作。作者从医学论文标题的结构着手,讨论了包括中医文章标题在内的医学论文标题英汉互译中需要注意的原则与方法,期望有助于写作出更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的标题,促进学术的进一步交流。
- 唐路
- 关键词:医学论文标题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