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MDR-TB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评价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调查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MDR-TB患者中51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失眠、焦虑抑郁、家庭功能障碍均是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DR-TB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高,受年龄、合并慢性病、睡眠状况、心理状况、家庭功能等因素影响,可针对上述因素制订护理方案,如睡眠指导、心理支持、家庭干预等,以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
- 杨慧琼李静虹周燕红
- 关键词:肺结核耐多药营养不良影响因素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的概率为本次研究宗旨,选择我院心内科2017年12月~2018年2月接诊的120例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对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敷贴固定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开展前留置针静脉输液静脉炎发生率(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留置针敷贴固定情况较开展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改善留置针敷贴固定情况,还可提高临床质量,提升医务团队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合作精神,值得应用推广。
- 鄢云平周燕红黄萱
-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品管圈活动
- 硫酸镁湿敷联合湿润烧伤膏防治化学性静脉炎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敷加烧伤膏外涂预防盖诺化学性静脉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静脉点滴盖诺前10 min开始湿敷。A组用硫酸镁浸湿纱布局部湿敷4~6 h,B组用硫酸镁浸湿纱布局部湿敷4~6h后再用湿润烧伤膏外涂。结果:硫酸镁湿敷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涂组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组(P〈0.05)。结论:硫酸镁局部湿敷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涂能有效预防盖诺化学性静脉炎。
- 周燕红
- 关键词:硫酸镁湿润烧伤膏盖诺化学性静脉炎
-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变化、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SCL-9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行肝功能检查、定期行胸部CT检查等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6、20、24周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护理12周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周燕红朱春琳宗佩兰
-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
- 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WHO长疗程方案)50例和观察组(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方案)50例。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阴转率、治愈率,并行胸部CT检查,观察病灶及空洞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4周阴转率为84.00%(41/50)高于对照组74.00%(27/50),观察组36周时病灶吸收及空洞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终点治愈率76.00%(38/5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2.00%(26/50)(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共出现不良反应84例次,观察组共出现不良反应69例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贝达喹啉全口服短程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性良好。
- 李静虹刘红莲宗凯仁周燕红钟诚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短程化疗
- 综合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的应用与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抗结核药的治疗方案均含HRZE)且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问题,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平均住院天数。
- 周燕红吴芝炜陈丽媛朱春琳吴于青吴于青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平均住院天数
- 康复操在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操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江西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76例经VATS肺叶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康复操干预组,各38例。常规干预组接受胸外手术常规干预,康复操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以康复操进行围手术期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康复操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操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7.37%,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操早期干预可促进经VATS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徐灵珊李雪芬雷亚婷吴芝炜赵龙周燕红俞银枝
- 关键词:康复操快速康复
- 436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应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江西省结核病医疗机构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全省推广应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胸科医院2021年4~7月登记的436例新诊断的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未知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使用FDC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6例患者中,347例(79.59%)接受FDC治疗,其中207例(59.65%)完成疗程或治愈,不良反应91例(20.87%)。单因素分析,是否接受抗结核病固定复合剂治疗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诊断结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职业和文化程度是是否接受FDC抗结核药品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适合在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初诊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未知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应加强FDC抗结核药品的早期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和培训。
- 叶佳庆胡嘉郑建刚周燕红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CD69、CD40L的表达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表面分子CD69、CD40L的表达意义,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表面分子CD69、CD40L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该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超敏反应的患者60例为病例组,匹配同期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超敏反应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离PBM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中Th1、Th2、CD4^(+)CD25^(+)Treg亚群及CD40L和CD69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病例组患者PBMCS中的CD4+IFN-γ+Th1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D4^(+)IL-4^(+)Th2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降低(P<0.05),细胞表面CD40L和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吴于青姜国强刘㑇周燕红张梁伟
- 关键词:结核超敏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
- 38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7-2018年本地区耐药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数量、类型和发展趋势,便于选择用药,为制订合理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江西省胸科医院耐药患者登记系统中383例耐药患者,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将38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初治、复治进行分组,对比分析一线抗结核药物情况。结果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单耐药组以单耐利福平(R)为主,多耐药组以利福平+乙胺丁醇(R+E)、利福平+链霉素(R+S)组合为主,耐多药组以异烟肼+利福平(仅H+R)、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H+R+S)、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H+R+E+S)组合为主。结论结核耐药在复治患者较初治患者多,应加强对复治患者的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的管理,降低耐药结核病流行。
- 梁立超周燕红宗佩兰陈亮
-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