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于青

作品数:45 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8篇结核
  • 22篇抗结核
  • 19篇抗结核药
  • 17篇药物
  • 16篇肺结核
  • 15篇药物性
  • 15篇结核药物
  • 15篇抗结核药物
  • 13篇肝炎
  • 7篇药物性肝炎
  • 7篇乙型
  • 7篇超敏反应
  • 6篇药物性肝损伤
  • 6篇乙型肝炎
  • 6篇疗效
  • 6篇肝损伤
  • 6篇病毒
  • 5篇结核病
  • 5篇肝炎病毒
  • 5篇HBV感染

机构

  • 44篇江西省胸科医...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吉林省结核病...
  • 1篇重庆市公共卫...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佳木斯市结核...

作者

  • 45篇吴于青
  • 20篇邓国防
  • 14篇雷建平
  • 8篇邓群
  • 6篇代亮
  • 6篇孙丽珍
  • 5篇宗佩兰
  • 4篇廖永美
  • 3篇李静虹
  • 2篇刘建锋
  • 2篇王小路
  • 2篇叶虹
  • 2篇周燕红
  • 2篇邹凌云
  • 2篇黄燕群
  • 1篇沙巍
  • 1篇严晓峰
  • 1篇梁瑞霞
  • 1篇陈雪花
  • 1篇高静韬

传媒

  • 6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华医学会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2013年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结...
  • 1篇全国结核病诊...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在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LST)在诊断抗结核药物所致超敏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出现超敏反应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培养后,与...
吴于青宗佩兰
关键词:超敏反应抗结核药物药物激发试验
初治肺结核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背景我国既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又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大国,结核病合并乙肝很常见。从理论上来说,对于肺结核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HBV治疗或优化抗结核方案均可能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及肝损伤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西省胸科医院、南丰县人民医院、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共青城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0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记为肝损伤组),并根据性别、年龄、来源按1∶1匹配同期于四家医院完成抗结核治疗且未出现肝损伤的230例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将肝损伤组患者分为死亡亚组和好转亚组,分析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出现肝损伤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受教育水平、酗酒史、乙肝e抗原(HBeAg)、HBV-DNA水平、预防性抗HBV治疗情况、抗结核治疗方案、预防性护肝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抗HBV治疗〔OR=1.88,95%CI(1.55,3.04)〕、抗结核治疗方案〔OR=5.16,95%CI(1.90,14.02)〕是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30例初治肺结核并HBV携带者中好转214例,死亡16例。两亚组患者合并感染情况、肝损伤发生时血清白蛋白水平、预防性抗HBV治疗情况、从出现消化道症状到停结核药物的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抗HBV治疗〔OR=1.61,95%CI(1.13,2.28)〕、从出现消化道症状到停结核药物的间隔时间〔OR=3.07,95%CI(1.45,6.49)�
李静虹吴于青廖永美刘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结核药预后
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CD69、CD40L的表达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表面分子CD69、CD40L的表达意义,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表面分子CD69、CD40L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该院初治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超敏反应的患者60例为病例组,匹配同期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超敏反应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离PBM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中Th1、Th2、CD4^(+)CD25^(+)Treg亚群及CD40L和CD69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病例组患者PBMCS中的CD4+IFN-γ+Th1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D4^(+)IL-4^(+)Th2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降低(P<0.05),细胞表面CD40L和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吴于青姜国强刘㑇周燕红张梁伟
关键词:结核超敏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
抗结核药物对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和乙肝病毒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100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31%,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损害发生的时间早,程度较严重。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引发肝损伤,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应酌情使用对肝损害小的抗结核药。
吴于青
关键词:抗结核HBSAG阳性肺结核肝功能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江西省胸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门诊或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量,同时采用共培养法检测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中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为(1.3±0.3)%,低于对照组的(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1).病例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绝对数为(20.2±7.8)个/μl,低于对照组的(45.6±8.9)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P<0.01).两组淋巴细胞共培养后,病例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刺激指数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刺激指数为1.6).结论 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及其免疫抑制功能受损可能参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发病.
吴于青钟诚黄燕群宗佩兰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
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治疗脊柱结核并脓肿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治疗脊柱结核并发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结核合并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病灶清除术治疗,并化疗18个月;观察组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治疗,保留引流管,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阿米卡星局部治疗4周,同时全身化疗18个月(方案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1~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胸椎和腰椎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椎JOA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的精辟穿刺置管介入治疗脊柱结核并脓肿具有效果较佳、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少、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于青蔡隆仁胡艳红
关键词:脊柱结核脓肿经皮穿刺置管介入治疗
体外试验在药物超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药物超敏反应是患者和医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的诊断。诊断程序包括详细的临床病史,但通常是不可靠的;其次是皮肤试验,有时敏感性低或不可用;诊断的金标准是药物激发试验,但对病人来说有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在严重的皮...
吴于青
关键词:体外试验
3种诊断标准在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比和分析3种常用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在诊断初治结核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差异性,以验证其临床实用价值,选取最佳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5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运用常用的RUCAM标准、Maria标准、我国2007年新标准等诊断评分系统对其进行重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256例患者中肝细胞型共157例,占61.3%,胆汁淤积型56例,占21.9%,混合型43例,占16.8%。256例患者中按RUCAM标准评分,达到非常可能、很可能及可能3个评分等级者共249例(97.3%);按我国2007年新标准诊断,有198例(77.3%)处于符合诊断标准范围内;按Maria标准评分,无一例可达到可确诊评分等级标准,达到可能性大及有可能评分等级这累计112例(43.7%)。结论 RUCAM标准对于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符合率高;我国2007年新标准符合率其次,且不需按项评分,操作简单,便于临床运用;Maria标准诊断符合率较低。
刘建锋雷建平吴于青邓群徐小花裘亿俊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抗结核药物性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s-induced liver injury TB-DILI)患者与同期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无肝损伤的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
吴于青钟诚黄燕群宗佩兰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CD4+CD25+调节性T细胞肺结核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情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携带乙肝病毒肺结核患者化疗导致病毒激活的预防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携带HBV患者66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恩替卡韦组,检测两组患者抗结核治...
吴于青邓国防
关键词:肺结核化学疗法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