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兵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蒜素对Wistar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通过阶段性观察大蒜素处理后Wistar大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ACF)的发展情况,比较和评价大蒜素对肠道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 80只Wistar大鼠给予二甲肼(DMH)皮下注射(20 mg/kg,每周1次,连续18周),分为大蒜素处理组和非处理组,每组分两批,分别于第8、16周处死,将美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 ACF均分布于中段及远端大肠(大部分位距盲肠50%~80%处),共发现肿瘤2个,均为高分化腺癌。大蒜素处理组ACF数目较非处理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素可以明显减少Wistar鼠诱癌模型中异常腺窝病灶的数量,从而进一步证实其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
- 邓三花毛正果刘燕兵王伟飞陈培生岳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大蒜素异常腺窝病灶
- 数字染色内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Barrett食管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 目的 探讨数字染色内镜(I-scan)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查2010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间有上消化道症状(反酸、烧心、嗳气、吞咽梗咽感、上腹隐痛等)并知...
- 龙沛琪岳辉魏清柱毛正果邓三花刘燕兵彭芊芊王伟飞
-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在伺机性筛查直肠异常隐窝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直肠异常隐窝灶的价值,从而寻找新的大肠癌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背靠背"的检查方案筛查直肠异常隐窝灶,每例患者随机取1块异常隐窝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28例患者中,高清(HD)模式发现异常隐窝灶数目553个,平均(1.29±2.423)个;HD+i-scan模式发现异常隐窝灶1024个,平均(2.39±3.984)个,HD和HD+i-scan模式异常隐窝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405,P<0.01)。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预判异型性直肠异常隐窝灶的灵敏度为47.1%,特异度为96.8%,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吻合系数κ=0.490(P<0.001)。结论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能清晰识别人直肠异常隐窝灶,并能通过iscan功能较好地预判其性质,在大肠癌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岳辉刘燕兵李清峰邵兰彭浒萍龙沛琪王伟飞戴文华
- 关键词:癌前病变
- 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在筛查早期微小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进行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大肠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127例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普通结肠镜、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由后者预判病变病理性质,并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结果普通结肠镜检查64例发现微小病变84个,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63例患者,单独用高分辨率发现微小病变147个,加用电子染色后共发现微小病变259个,其中包括102个平坦型病变。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判断病变性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00%。结论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显著增加微小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并能较好地区分病变的性质。
- 刘燕兵毛正果邓三花魏清柱龙沛琪彭芊芊王伟飞岳辉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 直肠异常隐窝灶在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下的伺机性筛查及相关风险因素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早期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多为大肠癌中晚期且有转移,尽管外科手术和化疗方案不断革新,进展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依旧很差,预防大肠癌发生的有效...
- 刘燕兵
- 关键词:癌前病变
- 文献传递
- 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早期微小结直肠病变
- 目的 将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与普通内镜检查相比较,并预判微小病变的性质与组织病理学对比,探讨进行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筛查大肠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127 例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普通结肠镜、高分辨率数字染色内镜检查...
- 刘燕兵毛正果邓三花魏清柱龙沛琪彭芊芊王伟飞岳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