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杰
- 作品数:32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4
- 2003年
- 李志强高建齐谭耀驹刘家杰伍建华
- 关键词:肺癌细胞免疫功能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 45例肺叶切除术后并发凝固性血胸的处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并发胸腔凝固性血胸的诊疗。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6月45例肺叶切除术并发胸腔凝固性血胸采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9例患者经用尿激酶胸腔内保留注射,胸内血块消失,余肺复张良好,有效率达86%,6例无效,需要再次开胸清除血块。结论:术后胸腔出血是肺叶切除手术的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达到排出积血的目的,但是有部分病人因引流不畅,或是早期出血较快、较多形成血块。术后合理应用尿激酶胸腔内保留注入给药能起到很好的清除血块的作用。
- 高健齐刘家杰肖泽林庄仕龙
- 关键词:肺叶切除血胸尿激酶
- 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早期肺结节的效能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结节中的诊断效能。方法16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后期经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理穿刺活检确诊小细胞肺癌(肺恶性肿瘤直径≤3 cm)患者6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先后进行高分辨CT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以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理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测方式诊断早期肺结节的效能。结果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96.67%、准确率96.25%高于高分辨CT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灵敏度83.33%、准确率84.38%)、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灵敏度86.67%、准确率88.75%),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特异度96.00%高于高分辨CT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CT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三维重建联合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方式显著优于单一指标检测与高分辨CT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
- 刘家杰肖泽林庄仕龙
- 关键词:高分辨CT三维重建肺泡灌洗液RAS相关区域家族1A
- 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在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中应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析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OWT)在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中应用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在2003年至2012年56例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病例采用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胸廓造口开窗换药引流3~12个月后,分别采用Heller胸廓成形术加瘘修补术、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或余肺切除术、永久的开放性胸廓造口术等方法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有效地控制胸腔感染后,36例行Heller胸廓成形术加瘘修补术;14例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或余肺切除术后关闭胸廓造口,其中有5例术后出现围手术期胸腔再次感染并发症发生再次行胸廓造口术;6例患者选择永久的开放性胸廓造口开窗换药引流,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应用胸廓造口术能有效地控制胸腔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身体状况,为二期瘘修补术及消灭残腔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 肖泽林刘家杰高健齐连贵勇
- 关键词: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
- 冷沉淀在治疗毁损肺叶切除术后并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毁损肺叶切除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26例毁损肺叶切除手术出现大出血(〉1000ml)的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血1000ml~3000ml有18例(69.2%),3000~5000ml有5例(19.2%)。5000ml以3例(11.5%)。遇到大出血,除了开胸结扎活动性出血外,用冷沉淀治疗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毁损肺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特别是结核性毁损肺的病人手术要慎重。术前、术中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和正确的止血方法是防止和减少出血的关键,特别是冷沉淀的应用能起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 高健齐刘家杰肖泽林庄仕龙
- 关键词:毁损肺出血冷沉淀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脓肿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
- 2009年
-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检测脓肿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一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对21例脓肿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检测,同份标本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结果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率为47.6%(10/21),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8.6%(6/21),罗氏培养阳性率为42.8%(9/21)。检验所需时间:传统的罗氏培养法需8周,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仅需2d。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颈淋巴结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且耗时明显缩短。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分枝杆菌;
- 高健齐李志强刘家杰
- 关键词: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颈部淋巴结淋巴结结核脓液结核分枝杆菌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应用
- 2023年
-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55例胸壁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病灶清除术+常规排脓换药,观察组24例常规病灶清除术+负压封闭引流术。统计两组胸壁结核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前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统计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统计两组胸壁结核患者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两组胸壁结核患者6个月内和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与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6.13%(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可以促进胸壁结核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伤口不愈、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后病灶复发。
- 肖泽林高健齐刘家杰曾定科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
- 弥漫型乳腺结核保留乳房手术治疗20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弥漫型乳腺结核保留乳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保乳手术治疗弥漫型乳腺结核20例。结果 7例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局部伤口愈合欠佳,伤口清创缝合后愈合,13例经住院或门诊伤口换药均愈合,皮肤无缺血坏死,患乳外形良好,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保乳手术联合规则抗结核是治疗弥漫型乳腺结核合并脓肿形成、破溃、窦道形成的有效途径,能满足患者美观需求,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肖泽林刘家杰高建齐
- 关键词:乳腺结核保留乳房手术
- 结核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分析
- 2019年
- 目的对结核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结核组及正常组总蛋白质,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在结核肺组织中检测有效蛋白点数为(190±11)个,正常肺组织中检测有效蛋白点数为(179±5)个。发现两者间共有15个差异蛋白点,蛋白点分子量(Mr)主要分布于15kD~80kD,PI为3~10。4个点在病灶组织中表达上调,11个点在病灶组织中表达下调。结论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结核肺组织及正常肺组织蛋白质组进行研究,获得了结核组与正常组的差异蛋白点,为进一步利用质谱分析技术做差异蛋白质鉴定奠定了基础,并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探索、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 薛丽京刘志辉杨瑜徐宁刘燕刘家杰肖泽林
- 关键词:结核蛋白质组学
- 单侧肺全切除治疗慢性肺化脓症
- 2000年
- 刘家杰伍建华
- 关键词:肺化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