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裕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雨林
  • 3篇植物
  • 3篇热带雨林
  • 2篇专类园
  • 2篇教育
  • 2篇环境教育
  • 1篇傣族
  • 1篇刀耕火种
  • 1篇野生
  • 1篇野生植物
  • 1篇夜行
  • 1篇夜行动物
  • 1篇夜游
  • 1篇异域
  • 1篇异域风情
  • 1篇植物园
  • 1篇生境
  • 1篇生境丧失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迁地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刘光裕
  • 1篇陈进
  • 1篇陈进
  • 1篇权锐昌
  • 1篇贺赫

传媒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金融博览
  • 1篇科普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版纳植物园龙脑香科植物迁地保护成效与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龙脑香科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被认为是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性物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建园开始就注重龙脑香科植物的研究、收集与保护,并建立了龙脑香科植物专类园。经过几十年收集,现已成为我国龙脑香科植物重要的保育基地。该文结合历年的引种保育、物候及生长量观测等资料,系统整理了版纳植物园在龙脑香科植物引种保育和研究利用的工作。结果表明:自建园以来,版纳植物园共收集了7属34种龙脑香科植物,国内的有11种,国外的有28种。国内引种种类长势良好,除广西青梅外均能开花结果。国外种类开花结果的有13种。此外,版纳植物园部分龙脑香科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植株抗寒及抗病虫能力的分析,也说明版纳植物园的龙脑香科植物的迁地保护是成功的。该文还结合新的研究成果,对龙脑香科植物在造林、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加强该科植物的引种、保育及研发等工作提供参考。
肖云学刘光裕
关键词:龙脑香科迁地保护专类园物候
苏铁园之见与不见
2015年
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细细数来西双版纳植物园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建设了30多个园区,有空间开阔、色彩丰富的百花园,也有相对好玩、珍奇花草云集的奇花异卉园,还有诱人的百果园、异域风情的棕榈园、霸气的王莲池等没有什么名气的专类园区。苏铁园便是不为人所知不大受人喜爱的园子之一。苏铁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铁树开花"中的铁树。苏铁不仅形态独特,而且在进化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刘光裕
关键词:专类园异域风情标识牌野生植物生境丧失高层决策者
西双版纳傣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被引量:7
2012年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橡胶的大面积种植,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生物多样性急速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当地人的支持.当地人如何看待热带雨林保护,对热带雨林保护的政策制定和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2010年4月到7月,通过对17个寨子的317户人家走访调查,探究了傣族对热带雨林植物的认知,对热带雨林保护现状的认知,保护的责任与动机等.调查表明,傣族对热带植物有很高的认知度,但随着橡胶林增加,认知能力有下降趋势.傣族认为热带雨林比橡胶林更漂亮,大面积橡胶种植导致野生动植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大面积减少还导致了干旱缺水.傣族认为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为了保护水源,但保护现状不够好.此外,傣族认为热带雨林保护是国家的责任,部分人认为森林保护和自己关系不大,但支持孩子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假如可以的话,大多数人还愿意继续种橡胶.
刘光裕陈进
关键词:环境教育傣族热带雨林
用“方法—目的链”理论探究植物园夜游环境教育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植物园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并肩负着环境教育的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教育形式,夜游在国内多家植物园中开展。然而,关于夜游教育效果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夜游活动为例,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对30位夜游活动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本文通过建构环境教育效果的属性-结果-价值层级,还原夜游活动过程,分析夜游实现环境教育功能与影响参与者个人价值的情况。研究表明,参与者自报夜游包含动物、植物、领队及同伴等产品属性,认为夜游可以增加他们的动植物知识和新奇感,使他们达到"自我满足""个人提升"等个人价值,并增加"保护"意识的环境教育价值。与此同时,领队的作用、充分动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以及夜游途中遇到多样新奇动植物等因素,会显著提升夜游的效果并促进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植物园夜游是一种良好的"寓教于乐"环境教育活动。
马明乐王雪琦吴蒙刘光裕贺赫王西敏陈进
关键词:环境教育
了解热带从老挝开始
2020年
多年来,只要进入四月,我们所处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就会出现连续多天的雾霾天气,从而引发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秀美的西双版纳拥有神奇的热带雨林和迷人的傣族风情,向来以生态优良著称,为何也会像中国北方一样发生雾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周边国家如老挝与缅甸正在烧荒备耕。这种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作方式把森林付之一炬,造成大量的烟尘进入空中,然后随风飘到西双版纳,在四周环山的盆地中造成雾霾。这一现象昭示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跨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刘光裕杨斌权锐昌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刀耕火种热带雨林雾霾
热带雨林的“狮吼者”巨拟叶螽
2022年
大噪门夜晚的热带雨林热闹非凡,这里的“主人们”——各种夜行动物开始“放声歌唱”。其中,巨拟叶鑫的叫声异常洪亮。巨拟叶鑫属节肢动物,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大的鑫斯科昆虫。1846年,一位日本昆虫学家在越南发现了它,世人才首次知晓这种动物。
刘光裕
关键词:昆虫学家热带雨林节肢动物夜行动物洪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