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锐昌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圆耳管鼻蝠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新发现被引量:3
- 2021年
- 2019年4—5月利用蝙蝠竖琴网在云南省勐腊县龙林新村水沟采集到蝙蝠5只(3♀,2♂),中等偏小体型,鼻孔呈管状,耳廓较圆,外形、毛色和头骨特征与圆耳管鼻蝠Murina cyclotis相符,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基因(Rag2)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该鉴定结果,故确定该标本为圆耳管鼻蝠,为该种在云南省蝙蝠分布的新发现,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周全李彦男余文华黄正澜懿刘硕王巧燕权锐昌李松吴毅
- 关键词:翼手目
- 西双版纳动态监测样地常见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分析
- 张明霞曹林权锐昌肖治术杨小飞张文富王学志邓晓保
- 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 2023年
- 兽类物种多样性高,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类型和兽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多数生态系统的兽类物种资源情况仍未完全掌握,许多区域缺乏调查记录或长期监测资料。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兽类动物资源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以下简称兽类网)于2011年启动建设,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下的国家重大需求,以陆生兽类及其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了55个监测样区,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发表有关论著180余篇(部),其中红外相机工作日累计超156万天,获得图像775余万张;同时,推动建立了我国兽类多样性监测标准化技术体系和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对兽类群落组成、种群动态和行为变化以及关键驱动因子开展长期监测研究,为我国重要兽类资源保护、有害生物管控提供先进技术和科学数据支撑。本文回顾了兽类网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在监测技术方法、编目发现、行为生理、种群、种间关系、群落和保护管理方面的监测与研究进展。未来需加强技术和学科交叉,聚焦多尺度、多维度、多营养级的综合研究应用,为全面、深刻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危机做好科技支撑与服务。
- 肖文宏李学友权锐昌连新明李明聂永刚向左甫杨维康徐峰王杰周岐海范朋飞杨锡福刘伟孙悦华张礼标黄志旁黄华范宗骥肖治术
- 关键词:动物行为生态学保护管理
- 人造园林中斑文鸟和白腰文鸟的巢址选择被引量:3
- 2020年
- 巢址选择对保证鸟类生存和繁殖成功、降低被捕食率和种间竞争至关重要。2016—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选取3个研究区域对同域分布的斑文鸟Lonchura punctulata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进行调查。在记录的15个巢址特征因子中,14个数值型因子用于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影响文鸟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种文鸟在巢址特征因子选择上的差异性;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用于检验2种文鸟对营巢树种选择偏好的差异性。研究发现,2种文鸟的巢址分布模式在3个研究区域中的差异很大。异种鸟巢间最小间距、营巢树胸径、营巢树与水源最近距离以及巢位高度都是影响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与白腰文鸟相比,斑文鸟通常选择在胸径更小、位置更高、距离异种鸟巢更远、距离水源更近的地方营巢。斑文鸟多选择枝条紧密的树,而白腰文鸟多选择枝干带刺的树营巢,这可能是二者不同的对抗捕食者的防御策略。
- 孙楠刘晨阳KONGKASAWAT JittimaAYUTHAVEL KalaimaniTUN Nay LinAWASTHI Balram权锐昌刘泽华
- 关键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大样地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
- 曹林张明霞邓晓保权锐昌肖治术
- 西双版纳地区食果鸟取食选择与果实颜色组成一致
- 很多因素影响植物果实颜色进化--如:食果动物取食偏好,果实颜色与背景色对比度,果实的化学防御,系统发育等--但自然界常见的红色与黑色果实常被认为是来自于食果鸟取食选择的结果。但因食果鸟的取食选择在种间和种内仍存较大差异,...
- 权锐昌
- 关键词:食果鸟果实颜色
- 文献传递
- 云南三种管鼻蝠形态特征描述及系统发育被引量:3
- 2021年
- 云南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独特,森林覆盖率高,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但至今仅记录分布管鼻蝠2种,低于周边区域,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为摸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状况,2019年4—5月在园区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使用蝙蝠竖琴网采集到管鼻蝠标本15只,根据其外形和头骨的形态学特征、数值分类学结果及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Ⅱ(Rag2)的系统发育学证据,均支持上述标本为菲氏管鼻蝠(Murina feae)、哈氏管鼻蝠(M.harrisoni)和艾氏管鼻蝠(M.eleryi),其中菲氏管鼻蝠和哈氏管鼻蝠为云南省蝙蝠分布新记录。云南的管鼻蝠种类记录由5种增加到7种,西双版纳的该类群记录由艾氏管鼻蝠和圆耳管鼻蝠(M.cyclotis)2种增加到4种,提示云南管鼻蝠物种多样性资源较为丰富。研究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博物馆。
- 张欣钟韦凌吴毅黄正澜懿Gabor CSORBA刘硕王巧燕权锐昌李松余文华
- 关键词:系统发育
- 探讨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被引量:143
- 2014年
- 野生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评价的关键指标,因此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是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等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CForBio网络陆续在多个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开展以红外相机来监测野生动物多样性。随着我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的初步形成,亟待建立和执行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统一监测规范。基于3年来在我国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红外相机监测的进展情况,以及热带生态评价与监测网络针对陆生脊椎动物(兽类和鸟类)所提出的红外相机监测规范,本文从监测规范和监测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的现状和未来。
- 肖治术李欣海王学志周岐海权锐昌申小莉李晟
- 云南哀牢山蓝短翅鸫cruralis亚种的巢和卵
- 2019年
- 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广泛分布于南亚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其中,B.m.cruralis亚种分布区西至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和东部、东至中国西南和越南北部,繁殖生态资料十分稀少。
- 罗康鲁志云李达文权锐昌
- 关键词:亚种山地森林越南北部繁殖生态
- 西双版纳食果鸟对植物果实颜色的取食选择被引量:2
- 2012年
- 黑色和红色是最主要的果实颜色。虽然食果鸟的取食选择常被假设为果实颜色特征形成的主要进化动力,但能直接支持该假说的研究案例极少。该研究选择西双版纳常见的5种食果鸟,利用试验当季常见的黑、红、黄、绿4种果实进行室内和野外环境(开阔林地、林冠下层)果实颜色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时5种食果鸟最喜欢的果实颜色是黑色和/或红色,而野外环境下,虽然开阔林地果实被取食总量远大于林冠下层果实被取食量,但黑色和红色仍均为该两类生境中被取食最多的果实颜色。即大部分食果鸟均喜好自然界最常见的果实颜色,其喜好程度能反映研究地果实颜色组成分布格局,提示果实颜色的进化或部分来自于食果鸟取食选择的压力。
- 段琼权锐昌
- 关键词:果实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