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小志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8篇玻璃体
  • 7篇视网膜病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病变
  • 6篇手术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切除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玻璃体切割
  • 4篇增殖
  • 4篇切除术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4篇激光

机构

  • 17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冯小志
  • 16篇黎作为
  • 12篇黎容
  • 6篇覃振华
  • 1篇邬永娟
  • 1篇罗毅
  • 1篇赖勇飞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前房穿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前房穿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眼科治疗的76例8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后12 h内经应用眼药水降压无效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术前前房穿刺+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和对照组(单纯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各38例。通过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前好转,但观察组患者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2.1% vs 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较对照组多,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4% vs 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眼压,减少视神经损害,及时挽救视力,且并发症轻微,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冯小志黎作为
关键词:前房穿刺术复合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
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对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期以上的302只患眼行全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中根据病情联合环扎(5眼)、剥膜(228眼)、晶状体摘除(78眼)等,无眼内充填或眼内充填C3F8(107眼)或硅油(188眼)。术后随访6~33个月。结果术后平均视力提高1~2行,272眼(90.1%)视网膜平伏,无再次眼内出血。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白内障加重106眼(35.1%)、眼压升高96(31.8%)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8眼)及反复玻璃体出血(12眼)。玻切手术是治疗PDR有效的方法,同时应该根据患眼的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处理该手术引发的并发症。
黎作为冯小志黎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玻璃体积血的最佳时机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玻璃体积血的最佳时机。方法:将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57例(62眼),按照玻璃体积血时间分为3组:A组1个月内,共20只眼;B组1~3个月,共25只眼;C组3个月以上,共17只眼。比较各组患者视力恢复、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上升。A组术后平均视力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平均视力显著高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最终视力呈明显下降趋势。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对于积血吸收不完全、存在再次出血风险的玻璃体积血患者应该立即手术,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
冯小志黎作为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血管疾病玻璃体积血
联合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应用,睫状体冷冻。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52例(52只眼)中50例(50只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率达9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小梁切除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是治疗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冯小志黎作为黎容覃振华
关键词:新生血管青光眼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术后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VRS治疗的DR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后发生高眼压者80例(112只眼)为高眼压组,术后未发生高眼压者80例(107只眼)为非高眼压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眼压组患者术前合并黄斑脱落、术中晶体切除、增生型DR、术中进行填充、术中填充物为硅油、术中进行激光光凝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31.25%、91.07%、70.54%、58.23%、58.04%,非高眼压组分别为36.45%、14.02%、76.64%、52.34%、35.71%、39.25%,两组比较,高眼压组均高于非高眼压组(P<0.10)。结论术前合并黄斑脱落、术中晶体切除、增生型DR、术中进行填充及填充物为硅油、术中进行激光光凝是引起DR患者行VRS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如能在术前、术中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能是降低术后发生高眼压的有效措施。
冯小志黎作为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眼压
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5月~2021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102眼)PDR伴V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51例51眼),对照组接受PPV治疗,观察组于PPV术毕时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两组术后均予以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VH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网膜激光光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VH复发评分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电凝止血、医源性裂孔、填充硅油、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及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辅助PPV术可有效降低PDR患者术后VH复发,利于视力改善,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冯小志黎作为罗毅赖勇飞李辰
关键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术
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532nm激光治疗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采用激光光凝治疗CSC患者137例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改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37例(146眼)经治疗后,痊愈103例(110眼),好转33例(35眼),无效1例(1眼),总有效率99.3%(145/146);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和眼底造影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532nm激光光凝治疗CSC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缩短病程、安全性好。
黎容黎作为冯小志覃振华
关键词:激光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PPV)对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的77例(90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加眼内光凝术,并根据具体情况加行巩膜外环扎、巩膜外硅胶垫压、C3F8填充或硅油填充。结果:术后视力改善71眼(78.89%),其中Ⅳ~V期56眼(78.87%),Ⅵ期12眼(16.90%);术前视力光感至0.1,术后视力恢复至指数/1 m至0.6(矫正视力);视力不变2眼(2.82%),视力下降1眼(1.41%)。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随着玻璃体切割技术日益完善,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宜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及保持视力,可有效改善视功能。
冯小志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
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98例(378眼)诊断为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96例(36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照组用单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3.44%,低于对照组的9.51%(P<0.01);观察组结膜肉芽肿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79%(P<0.01)。结论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冯小志黎作为黎容
关键词:翼状胬肉丝裂霉素复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8-01/2021-01高州市人民医院符合《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2014)》的16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etcamⅢ对其进行眼底筛查。收集新生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61例新生儿中,ROP组26例(16.1%)、非ROP组135例(83.9%)。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新生儿红细胞计数、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病、受孕方式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549,95%CI:0.391~0.770,P=0.001)是ROP的保护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病(OR=3.947,95%CI:1.049~14.852,P=0.042)及辅助生殖(OR=4.632,95%CI:1.112~19.305,P=0.035)是ROP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胎龄是发生ROP的保护性因素,辅助生殖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应高度关注低胎龄、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孕生以及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患儿,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ROP所致的眼盲。
黎作为冯小志黎容邬永娟侯晓燕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妊娠期高血压病辅助生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