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娟
-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心静脉导管零感染的护理新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零感染的护理新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差异,采用规范洗手、关注肢体皮肤的清洁、设立专职护士等新对策,着重于切断微生物入侵途径的方法。结果对照组的导管感染率为0.79‰;观察组采用专用治疗室由专职护士在最大无菌屏障下完成置管、强化计划置管和规范维护等护理新对策,全组为零感染,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新对策,并将其列入制度,实施持续质量监控,可有效控制感染,甚至达到零感染。
- 贺亚娟陆素梅何佩娟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零感染
- 植入输液港发生窦道形成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输液港)应用中出现窦道形成并发症的原因,为有效预防该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对205例植入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窦道形成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结果 205例植入性输液港患者发生窦道形成22例,发生率为10.73%,其中窦道形成合并输液座外露4例(1.95%),合并断管3例(1.46%)。护士因素引起8例(36%),患者因素引起的有6例(27%),医生因素引起的有4例(18%),制度因素引起的有4例(18%),均通过有效处理得以治愈。结论通过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可以使输液港应用过程中产生窦道形成并发症得到控制。
- 何佩娟郭冬梅
- 针筒负压保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筒负压保持装置,包括针筒和可伸缩夹具,针筒包括空筒柄和活塞柄,可伸缩夹具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套筒的一端外侧,第一套筒的另一端夹持空筒柄,第二套筒的另一端夹持活...
- 何佩娟
- 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在PICC导管置入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超声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术后常规胸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观察两组导管头端位置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头端一次性到达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概率为73.33%,对照组一次性到位率为58.6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导管异位,对照组导管异位率为4.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置入PICC导管到位率高、导管异位率低。
- 何佩娟陈娜干海波
- 关键词: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心电图
- 纸笺和标记在中心静脉置管核对及降低感染风险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观察纸笺和标记在中心静脉置管核对及降低感染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借用纸质茶叶罐外盒作为粘贴纸笺的工具,纸笺粘于茶叶罐上口位置;将茶叶罐放于操作者正对面平视水平,送管中根据记录长度、进针点与标记点的距离作适当调整,决定43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导管送入体内的长度。观察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部位的到位率。结果430例患者中,置管位于上腔静脉下1/3部位325例,到位率达75.6%;发生1~2级静脉炎3例(0.7%),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0.2%)。超声下发现颈内静脉导管异位7例(1.6%),均即刻予以矫正。结论应用茶叶罐、纸签工具,结合肢体上标记记录的内容,利于确定导管送入体内长度,符合操作核对制度,避免导管过浅或过深,减少反复送管频次,降低感染风险。
- 魏宇何佩娟贺亚娟
-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乳头溢血、溢液患者实施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发现并用定位针锁定病变组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方法把358例参与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41例用定位针锁定腔内微小病变患者,B组为317例乳管周围炎患者。A组患者在表面麻醉下用专用内视镜插入乳头进入乳管腔内进行检查,找到异常部位后用定位针锁定微小病变组织,在留置定位针期间予以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炎症部位注入抗生素。结果 A组有40例在术中找到定位针锁定的病变目标,定位针有效率为97.6%(40/41)。B组应用抗生素1~2次而治愈。结论用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可以在直视下找到病变部位,为诊断、手术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贺亚娟李占文余婉芬何佩娟
- 关键词:纤维乳管内视镜定位针护理干预
- 聚维酮碘溶液用于PICC的皮肤消毒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聚维酮碘溶液用于PICC的皮肤消毒,对预防和抗感染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50 g/L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5 g/L)用于监床142例患者置管期间的消毒皮肤,且于PICC导管出口处放置含有聚维酮碘液的纱块,固定于敷料之下。对全组的预防和抗感染效果进行跟踪监督。结果经过临床实践,全组发生局部感染3例次,置管日为15 287 d,感染率为0.20‰,维护次数2 234次,消毒合格率为99.87%。结论导管出口处放置聚维酮碘液纱块,能起到预防和抗感染作用。
- 贺亚娟何佩娟
- 关键词:聚维酮碘溶液消毒PICC
- 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56例的预防性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但随之而来的由于长期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性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医院感染暴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乳腺外科对156例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乳癌化疗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陆素梅何佩娟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性护理化疗患者乳腺癌经外周静脉刺激性药物
- 半卧位转头低颌法对减少PICC导管异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有效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或高渗性液体对血管的刺激,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的特点,是目前最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之一,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肿瘤化疗患者、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供应等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
- 何佩娟余婉芬李文娟张燕飞贺亚娟
- 关键词:导管异位半卧位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输液经外周穿刺
- 优质护理策略运用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策略运用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治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状况、满意度状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策略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推广运用。
- 何佩娟
- 关键词: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