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健

作品数:51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0篇手术
  • 19篇动脉旁路
  • 19篇冠状动脉旁路
  • 18篇旁路移植
  • 16篇动脉旁路移植
  • 16篇冠状动脉旁路...
  • 14篇移植术
  • 14篇体外循环
  • 14篇外循环
  • 13篇旁路移植术
  • 1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1篇心脏
  • 11篇冠状动脉旁路...
  • 7篇心脏直视
  • 7篇心脏直视手术
  • 7篇直视
  • 7篇直视手术

机构

  • 44篇北京医院
  • 7篇卫生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1篇甄文俊
  • 51篇马玉健
  • 33篇佟宏峰
  • 29篇王怀斌
  • 27篇欧阳小康
  • 21篇孙耀光
  • 19篇谭洁
  • 19篇黄文
  • 17篇王永忠
  • 17篇吴良洪
  • 13篇罗文琦
  • 9篇田家政
  • 6篇吴青峻
  • 4篇王子
  • 2篇王良旭
  • 2篇冀华逊
  • 2篇徐光
  • 2篇金旦年
  • 1篇任华
  • 1篇孙芾

传媒

  • 12篇中华胸心血管...
  • 7篇北京医学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Chines...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温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技术(附52例报告)
1994年
常温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技术(附52例报告)北京医院心胸外科伶宏峰,吴良洪,马玉健,甄文俊常温心脏手术近年来广泛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Lessana医生等废除了1:4高钾晶体停搏液与氧合血混合后持续灌注心脏的方法,采用含钾温氧合血直接灌注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伶宏峰吴良洪马玉健甄文俊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灌注流量逆行灌注氧合血
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大隐静脉内膜增生及NF-κB、VCAM-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大隐静脉(GSV)血管自身存在的内膜增生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血管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42例择期行CABG的患者中获取GSV,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非糖尿病患者22例,对获取的GSV进行形态学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血管内膜NF-κB、VCAM-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患者GSV内膜增生发生率(85.45%)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5.45%),且增生程度显著增强;糖尿病患者GSV内膜层中NF-κB、V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二者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CHD患者行CABG前GSV存在显著内膜增生,且增生的内膜层中NF-κB、VCAM-1表达显著增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CABG术后长期预后不良相关.
罗文琦甄文俊欧阳小康王怀斌谭洁马玉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内膜增生
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心脏直视手术(附35例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14
1994年
连续35例心脏手术应用含钾37℃温血持续灌注行心肌保护。全组心脏停跳完全,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4.2%,脱机顺利,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临床效果表明,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法是可靠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吴良洪田家政甄文俊孙耀光黄文马玉健
关键词:灌注心肌心内直视手术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其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15例接受OPCAB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浆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相关抗体的浓度。结果:术前各项观测...
王怀斌甄文俊欧阳小康马玉健谭洁罗文琦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甲状腺激素代谢
文献传递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1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Scr水平,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AKIN)分为A、B、c、D4个组,绘制四组Scr、Bun的变化趋势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探讨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脏术后发生AKI患者的Scr、Bun水平经历了1-3d升高和扣3d的恢复过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cr正常的患者,基础Scr值、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输入红细胞量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础Scr值和LVEF〈40%可能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术后总引流量是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术后肾功能指标Scr和BUN的变化趋势有一定规律。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础Scr值与肾功能可能并不一致。对心脏手术患者应加强术前评估和术中、术后监测,预防和减少AKI的发生。
罗文琦甄文俊欧阳小康王怀斌谭洁马玉健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肾功能急性肾损伤
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对肾脏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 比较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CPB)对肾脏损伤的程度。方法 CPB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常温(35~37℃)组15例和低温(28~30℃)组10例。于CPB前、中、后测尿中肾小管释放酶N-乙酰基β-D-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同时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 两组病例均无肾衰发生,CPB开始后两组尿NAG和γ’-GT均显著升高,术后血BUN、Cr均有升高,但同时相各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常温与低温CPB对肾脏均有一定程度可逆性损伤,但二者的损伤作用并无显著差异。
甄文俊吴良洪佟宏峰黄文马玉健金旦年
关键词:低温体外循环肾脏损伤常温Γ-谷氨酰转移酶尿NAG组间差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方式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on-pump)心脏停跳下和非体外循环(off-pump)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冠脉旁路手术病人40例,分为 Off-pump 组和 On-pump 组,每组20例,分别测定围术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病例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Off-pump 组 T_3和 FY_3术后显著下降,术后第1 d 降至最低[(T_3:(39.7±6.2)ng/dl 对(78.6±12.1)ng/dl,P<0.01;FT_3:(1.6±0.5)pg/ml 对(2.4±0.6)pg/ml,P<0.05];T_4在正常值范围内变化,术后第1 d 降至最低[(5.3±0.8)μg/dl 对(7.2±0.7)μg/dl,P<0.05];T_4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各阶段检测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_3术后逐渐升高,术后第3 d 达高峰[(82.1±26.8)ng/dl 对(42.3±15.6)ng/dl,P<0.01];TSH 术中逐渐下降,术后第1 d 降至最低[(0.4±0.2)μIU/ml 对(1.3±0.6)μIU/ml,P<0.01],术后第7 d 恢复术前水平。围术期两组病例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pump 与 Off-pump 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两组病人术后均存在低 T_3综合征。
王怀斌甄文俊佟宏峰欧阳小康孙耀光马玉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代谢
钾—温氧合血持续顺灌心肌保护、不降温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1996年
应用温血顺灌心肌保护法进行连续5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全部获得成功.54例中,男性45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55.41±12.31岁(41~71岁),术前合并心肌梗塞者30例,合并高血压2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2例,2支病变11例,3支病变41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56.93±18.36%.CPB时间:141.7±52.5分,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3.5±24.2分.全部病例均未行人工降温,鼻咽温度因室温不同波动在33.5~37.0℃之间(平均36.5℃).每例搭桥数1~4根不等,全组平均2.44根.作者介绍了温血灌注的操作方法,讨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越性.指出,单独应用温血顺灌亦能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本文还就温血持续灌注对术野及血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田家政吴良洪欧阳小康甄文俊佟宏峰孙耀光王永忠黄文马玉健
关键词:心肌保护温血氧合鼻咽升主动脉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功能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王怀斌甄文俊佟宏峰孙耀光欧阳小康马玉健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纤溶功能围手术期外科性
常温心脏手术前急性放血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组织供氧与摄氧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放血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组织供氧和摄氧的影响。方法 心脏直视手术肝素化前直接从右心房内放血 ,同时经颈内静脉输入等量代血浆 ,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放血前、后及体外循环期间监测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气分析 ,根据结果判断放血后及体外循环中机体组织氧供需是否平衡。结果 本组放血量为2 0 0~ 80 0ml ,平均为 5 2 8± 15 2ml;输入代血浆量 4 0 0~ 80 0ml,平均 6 0 6± 182ml。放血前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为 0 .74± 0 .0 7,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vO2 )为 4 1.2 0± 4 .2 1mmHg ,动静脉血氧差 (Docta v)为 (2 .77±0 .95 )Vol% ,动脉血氧含量 (Octa)为 (16 .90± 1.6 5 )Vol% ;放血后 :SvO2 为 0 .76± 0 .0 8,PvO2 为 4 2 .4 0± 7.6 0mmHg ,Doc ta v为 (3.90± 0 .4 3)Vol% ,Octa为 (13.70± 1.75 )Vol%。放血后Octa降低 (P≤ 0 .0 1) ,Docta v增大 (P≤ 0 .0 5 ) ,SvO2 和PvO2 无变化 (P >0 .0 5 ) ,体外循环中PvO2 、SvO2 及 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肝素化前适量放血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的氧供给 ,但机体组织摄氧量增加 ,氧供需是平衡的。
佟宏峰甄文俊马玉健谭洁黄文吴良洪
关键词: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织供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