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海臣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调查
  • 1篇新元古界
  • 1篇岩脉
  • 1篇岩墙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化学
  • 1篇元古界
  • 1篇植被
  • 1篇同位素
  • 1篇年代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转型
  • 1篇晚更新世
  • 1篇厘定
  • 1篇湖相
  • 1篇基性
  • 1篇基性岩
  • 1篇基性岩脉
  • 1篇基性岩墙

机构

  • 3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韩海臣
  • 1篇庄永成
  • 1篇彭伟
  • 1篇朱迎堂
  • 1篇保光普
  • 1篇陈建
  • 1篇陈海清
  • 1篇王永文
  • 1篇邓中林
  • 1篇杨延兴
  • 1篇保广普
  • 1篇史连昌
  • 1篇郭通珍
  • 1篇刘荣
  • 1篇王国良

传媒

  • 2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可可西里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被引量:20
2004年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9Ma±0.91Ma的角闪石Ar-Ar法同位素年龄值。在湖东梁、太阳湖等地新发现钙碱性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次火山岩,获得2.2Ma锆石U-Pb年龄和6.63Ma±0.07Ma透长石Ar-Ar年龄,为测区最新一期火山活动。在西金乌兰湖及蛇形沟等地发现倾向向南的构造面;根据三叠纪前陆盆地、火山岩浆弧及蛇绿岩等空间配置,结合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提出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构造极性向南俯冲的认识。
朱迎堂郭通珍彭伟杨延兴陈海清史连昌王永文保光普陈建韩海臣
关键词:新元古界
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两期基性岩墙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卡雅克登塔格地区发育2期基性岩墙(脉),分别为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获得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80.3±1.5Ma(U-Pb)和176.2±3.5Ma(K-Ar)。反映了泥盆纪晚期(华力西期)和侏罗纪早期(燕山期)在研究区地壳曾发生过2期显著的陆内伸展构造运动。华力西期基性岩脉的侵入代表了陆内伸展由稳定转向活动,基性岩墙(脉)以北西向展布在晚泥盆纪以前的地质体中为特点;燕山期基性岩脉的侵入代表了陆内伸展由活动转向稳定拆沉,基性岩墙(脉)以近南北向或近东西向展布在侏罗纪及以前的地质体中为特点。
保广普王国良刘荣韩海臣
关键词:同位素
青海唐古拉地区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特征、古植被及17.4kaB.P.以来气候转型期的厘定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年代学研究、沉积特征与配套的植物学分析,确定出唐古拉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的3个阶段,相应的古气候经历了干寒-湿润-干寒旋回性的演变过程。同时,从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中厘定出风成—水成的气候转型事件,大致发生在17.4kaB.P(TL),而植被特征也出现了从草本、木本发育为主转变为以草本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并于17.4kaB.P(TL)后风成堆积物中出现植物花粉的低峰带。
邓中林庄永成韩海臣
关键词:晚更新世古植被气候转型湖相古植被年代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