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连昌

作品数:12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山岩
  • 4篇火山
  • 4篇火山岩
  • 3篇地质
  • 3篇早白垩世
  • 3篇白垩世
  • 2篇新生代
  • 2篇新生代火山
  • 2篇新生代火山岩
  • 2篇西秦岭
  • 2篇大陆裂谷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体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昆仑
  • 1篇东昆仑西段
  • 1篇新元古界

机构

  • 11篇青海省地质调...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1篇史连昌
  • 5篇杨延兴
  • 4篇祁生胜
  • 4篇陈健
  • 4篇郭通珍
  • 3篇朱迎堂
  • 2篇彭伟
  • 2篇邓晋福
  • 2篇陈海清
  • 2篇王永文
  • 2篇才航加
  • 1篇李建放
  • 1篇彭琛
  • 1篇胡继春
  • 1篇付军
  • 1篇宋述光
  • 1篇林金辉
  • 1篇保光普
  • 1篇许海全
  • 1篇陈建

传媒

  • 4篇西北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可西里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被引量:20
2004年
在西金乌兰构造带发现新元古代和泥盆纪地层。在巴颜喀拉山群中采获早三叠世和晚三叠世诺利期双壳化石,查明了测区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最高层位为诺利期陆棚—海陆交互相沉积。在移山湖及明镜湖一带发现大量泥盆纪基性岩墙群,获得了345.69Ma±0.91Ma的角闪石Ar-Ar法同位素年龄值。在湖东梁、太阳湖等地新发现钙碱性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次火山岩,获得2.2Ma锆石U-Pb年龄和6.63Ma±0.07Ma透长石Ar-Ar年龄,为测区最新一期火山活动。在西金乌兰湖及蛇形沟等地发现倾向向南的构造面;根据三叠纪前陆盆地、火山岩浆弧及蛇绿岩等空间配置,结合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提出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岩带构造极性向南俯冲的认识。
朱迎堂郭通珍彭伟杨延兴陈海清史连昌王永文保光普陈建韩海臣
关键词:新元古界
可可西里湖幅(146C001001)1:25万区调地质调查报告
朱迎堂郭通珍彭伟陈海清杨延兴王永文史连昌
该项目较合理地建立了测区地层系统,查明了各填图单元的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西金乌兰湖蛇绿混杂岩的解剖与研究,于裂解的基底岩片中获得345.69Ma和348.5Ma的Ar-Ar法构造热事件年龄,结合基性岩...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
青海省同仁地区早白垩世大陆裂谷环境火山岩的确定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西秦岭西端在同仁地区沿近南北向断裂分布一套典型的灰紫色陆相火山岩,岩性组合为灰紫色块层状-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夹灰紫色厚层状复成分砾岩、灰紫色—青灰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砂岩和灰紫色薄层状泥岩,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地球化学显示轻稀土富集,Eu具轻度正异常,不相容元素富集,岩石具有较高的87Sr/86Sr、143Nd/144Nd、εNd和206Pb/204Pb特点。岩石的εNd均值为7.69,εSr均值为-10.7,其物源与典型的EM或HIMU型洋岛玄武岩明显不同,物源受部分大陆壳的混染,岩浆源成分属于EM与HIMU幔源间混合成因。综合分析其为大陆板块内部拉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产物,是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类似于大陆裂谷环境的火山岩。
祁生胜邓晋福陈健付军史连昌
关键词:西秦岭碱性玄武岩陆相火山岩早白垩世大陆裂谷
可可西里湖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成因、源区性质讨论被引量:11
2004年
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发育一套新生代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火山岩类,由于该时期正是亚洲大陆内部岩石圈发生剧烈变形,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重大变革时期,火山岩的形成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很值得探讨。通过对区内火山岩Rb、Sr、Sm、Nd、Pb同位素的研究,在火山岩的岩浆来源、成因等方面获得了大量信息。研究表明:新生代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富集 型地幔区,部分为具极高εSr和极低εNd的酸性火山岩,它是与区内钾质熔岩同源的晚期分异产物;碱性火山岩在成因上与板内初始裂谷有关。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壳-幔混合层"的形成提供了证据。
史连昌郭通珍杨延兴保广普
关键词: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性质
沱沱河地区埃达克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沱沱河地区,发育了一套新生代始新世特殊的侵入体。依据岩石组合系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灰白色闪长玢岩和灰白色石英闪长玢岩两种侵入岩,由13个侵入体组成,出露总面积为26.85km2。这些岩石具有高铝、高锶而贫重稀土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时代、类型的侵入岩形成显明对比。这套岩石组合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却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形成环境又不同,其为挤压消减环境,值得关注。笔者重点探讨这套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环境分析,以及对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
史连昌祁生胜王文陈健安守文
关键词:埃达克岩地质意义
风火山地区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及发展演化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等的研究,进而恢复和再造缝合带的发展演化历史。对缝合带的物质组成进行全方位解剖。在综合缝合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发展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超级造山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陈健李建放安勇胜任晋祁史连昌
关键词:金沙江羌塘地体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新生代两期火山岩被引量:10
2005年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表现强烈,通过野外地质填图,结合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测年等方面的详细研究,确定发育渐新世-中新世查保玛旋回及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湖东梁旋回两期火山岩。渐新世-中新世火山岩以钾玄岩系列为主,部分为高钾碱性系列,火山活动强烈出露面积大而广泛。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发育于研究区北部,分布范围和面积均较小。
朱迎堂贾全香伊海生林金辉史连昌彭琛郭通珍
关键词: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旋回新生代火山岩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苏海图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82
2014年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钛铁矿和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普通角闪石(绿色)+斜长石组成,石榴石边缘发育似针状普通角闪石及微粒状斜长石组成的后合成晶结构,形成宽0.15~1cm的"白眼圈"结构。石榴石成分为Alm52-53And4.2Spess0.7-1.2Gros21.7-22Pyrope19-20,绿辉石中硬玉分子量30.14mol%~37.7mol%。估算榴辉岩相变质温压条件P≈20kbar、T≈660~700℃,榴闪岩相退变温压条件P≈7kbar、T≈550℃,岩石经历了明显的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具有扇形分带或"杉树叶"结构,17颗锆石Th/U极低,在0.007~0.09之间,其(LA-ICP-MS)U-Pb年龄411.1±1.9Ma代表了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确定本次高压变质的峰期时代为晚志留-早泥盆世,其形成可能与大规模的陆-陆碰撞事件有关,这一发现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祁生胜宋述光史连昌才航加胡继春
关键词:榴辉岩榴闪岩早泥盆世高压变质东昆仑
青海万秀寺早白垩世火山岩特征及时代探讨
2011年
在青海泽库县多福屯乡地区发育一套钠质碱性基性火山岩系,为了探讨该套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在野外实地调查中,详细划分了其岩石组合类型,并通过采集大量的样品,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形成时代等方面,对火山岩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似OIB性质的陆内火山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取得的同位素成果为116~121Ma(U-Pb),时代属早白垩世。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将该火山岩建造命名为麦秀群(K1 M)多禾茂组,其形成环境为陆内拉张环境下(大陆裂谷)的岩浆活动产物。
杨延兴史连昌谈生祥刘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
西秦岭造山带早白垩世大陆裂谷存在的依据——青海同仁地区麦秀山群新建的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青海省唯一的一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地层分布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泽库县之间的麦秀山一带,位于西秦岭地层区泽库地层分区。根据剖面研究和区域地层对比,将这套地层新命名为早白垩世麦秀山群(K1M),下部的紫红—灰紫色中基性火山岩夹砂砾岩新建为多禾茂组(K1d),为一套典型的陆相裂隙式喷发的碱性玄武岩+陆相红层沉积建造,上部的紫红色砂砾岩组合延用万秀组(K1w),为一套冲积扇相陆相红层的类磨拉石建造,二者之间为明显的整合接触关系。根据麦秀山群与上下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以及多禾茂组火山岩中的同位素年龄和万秀组的昆虫、叶肢介、植物化石,可确定麦秀山群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麦秀山群沿近南北向张裂带分布,是在早白垩世陆内环境下产生并在陆内环境下消亡的陆内裂谷相沉积,它的形成标志着西秦岭地区在早白垩世进入区域性伸展阶段。
祁生胜邓晋福赵呈祥胡旭丽史连昌陈健
关键词:西秦岭造山带早白垩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