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峰
- 作品数:133 被引量:4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儿童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诊断特征及其神经内镜治疗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诊断特征、手术指征、神经内镜手术操作方法.方法 以2004年5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8例儿童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8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儿童患者,以阵发性头痛、癫痫、间歇性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CT及MRI检查透明隔囊肿最大宽度12~ 25 mm,全部应用神经内镜行透明隔囊壁造瘘术(单侧5例,双侧3例).随访5.5年,8例患者术后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儿童透明隔囊肿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头痛、癫痫发作、注意力和智力改变等,因此对儿童透明隔囊肿结合影像学检查,仔细认真分析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十分重要;神经内镜透明隔囊肿造瘘是治疗儿童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最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 颜世清张浩孔令胜郭强张军臣靳峰
- 关键词:透明隔囊肿神经内窥镜造瘘术
- 柯里拉京对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NF-κBP65、IKB-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柯里拉京对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及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从胶质瘤U251细胞中分选、培养胶质瘤干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5、50、100肛勘nL)柯里拉京处理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48h。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细胞中P65基因启动子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浆中IKB-α蛋白及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镜下观察显示:柯里拉京干预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后,细胞出现皱缩,细胞密度降低,结构不完整,并可见较多散在的细胞碎片。(2)CCK-8法检测显示:随着柯里拉京浓度f0、25、50、100μg/mL)的增加,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各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浓度条件下,胶质瘤干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胶质瘤U251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显示:与0μg/mL柯里拉京组相比,25μg/mL柯里拉京干预后胶质瘤U251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P65基因启动子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0、100μg/mL柯里拉京组P65基因启动子表达逐渐减少。各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柯里拉京浓度(0、25、50、100μg/mL)的增加,胶质瘤U25l细胞及胶质瘤干细胞细胞浆中IKB-α蛋白表达逐渐降低,而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各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柯里拉京能抑制1965基因启动子表达,诱导IKB-α蛋白表达,减少活化的NF—κBP65蛋白进入细胞核内,进而产生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胶质瘤细胞及胶�
- 杨文涛冯嵩李根华张万宏吴恒浩靳峰
-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柯里拉京核因子-ΚBP65
- 白细胞介素16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为AS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该院29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IL-16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6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分析AS患者和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组织IL-16表达情况;AS小鼠腹腔注射重组IL-16后检测主动脉斑块变化。结果病例组外周血IL-16和IL-16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AS斑块中IL-16mRNA高表达。小鼠AS斑块表达IL-16,AS小鼠腹腔注射IL-16后主动脉斑块面积缩小且稳定性增加。结论 IL-16在AS患者外周血和AS小鼠斑块中均高表达,IL-16可能对AS具有保护作用。
- 戈旺王博闫风连徐国梅靳峰张青青马群司传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白细胞介素16
- 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06年
- 对9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进行开颅清除血肿(A组),脑室穿刺引流(B组)和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C组),分析评价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B、C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痊愈率高于A组,脑脊液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明显缩短,病死率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基本痊愈率高于A、B组(P<0.05)。认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 靳峰郭守刚种衍军张长远刘春华冯军赵甲山
- 关键词:颅内出血锥颅术脑脊液置换术
- 胶质瘤化疗药物的新探索与逆转化疗耐药机制关键技术研究
- 靳峰赵雷韩光魁李根华冯
-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40-60%。化疗耐药是导致胶质瘤患者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胶质瘤面临的化疗耐药治疗难题,课题组成员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多方面寻找发现新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药物肿瘤治疗
- 枕下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用枕下小脑外侧绒球下方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枕下小脑外侧绒球下方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500例。并针对该入路对开颅牵开器等器械进行改进,达到良好的显露...
- 邵彤靳峰孔令胜赵万巨张广宁王海涛张浩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
- 文献传递
- 绿原酸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促凋亡机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株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不同浓度绿原酸处理细胞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Livin、Bcl-2、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绿原酸干预U251细胞48 h后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并且能够上调p53和Bax基因,下调Livin、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绿原酸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和Bax的表达,下调Livin和Bcl-2的表达,激活Caspase-3蛋白,最终诱导U251细胞凋亡。
- 周佳彬陈俊刘臣靳峰
- 关键词:绿原酸U251细胞P53LIVIN
- 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单鼻孔直达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55例,总结垂体腺瘤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特点、手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垂体腺瘤好发女性,40~49岁是好发年龄。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停经泌乳、肢端肥大是常见首发症状。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腺瘤是常见内分泌学分型。病理免疫组化与临床内分泌学诊断不完全符合,生长激素腺瘤符合率最高,其次为泌乳素腺瘤。肿瘤全切127例(82%),次全切15例(10%),平均手术时间(63.40±14.87)min。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5.8%,术后无脑脊液漏、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8±1.32)d,平均住院费用(11041.36±2437.91)元。结论垂体腺瘤有鲜明的临床特点。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孔令胜陈德勤靳峰郭强张浩胡亚伟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 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TJ905细胞增殖特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人胶质瘤TJ905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TJ905细胞,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TMZ(0、50、100、200、400μmol·L-1)干预TJ905细胞,干预不同时间(24、48、72 h)后收集细胞,应用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药物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00μmol·L-1TMZ对TJ90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TMZ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TJ905细胞的密度降低,细胞出现皱缩,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可见散在的细胞碎片;TJ905细胞存活率随着培养液中TMZ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400μmol·L-1TMZ的培养液培养24、48和72 h后TJ905细胞迁移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MZ能有效抑制TJ905细胞增殖和迁移。
- 于喜贞韩光魁杨文涛李正友靳峰
- 关键词: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迁移
- 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
- 目的近年来,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其临床价值逐渐被专家和学者重新重视和认识。本文对我院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经...
- 靳峰冯嵩韩光魁郭强邵彤陈德勤王嵘张东
- 关键词:烟雾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