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脉络膜
  • 4篇脉络膜视网膜
  • 2篇动力疗法
  • 2篇毒性
  • 2篇血压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炎
  • 2篇中心性
  • 2篇中心性浆液性
  • 2篇中心性浆液性...
  • 2篇疗法
  • 2篇脉络膜视网膜...
  • 2篇脉络膜视网膜...
  • 2篇梅毒
  • 2篇梅毒性
  • 2篇膜炎
  • 2篇浆液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陈琦
  • 5篇朱彩红
  • 5篇俞方知
  • 3篇王芳
  • 3篇孙悦
  • 2篇葛健
  • 2篇张琼
  • 2篇闫焱
  • 2篇黄绮芳
  • 2篇王继光
  • 2篇李燕
  • 1篇王芳
  • 1篇王晶
  • 1篇王玲
  • 1篇吴彦霖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朱彩红闫焱张琼陈琦王芳俞方知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37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一周余于2011年2月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20/70mmHg,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2(-7D),左眼1.0(-5D),双眼眼前节未见改变,右眼眼底视盘轻隆起,边界清,静脉扩张,
朱彩红闫焱张琼陈琦王芳俞方知
关键词:脉络膜视网膜炎梅毒性最佳矫正视力眼前黑影静脉扩张眼前节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及其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患者55例(共56只眼),根据视网膜静脉血管的阻塞情况分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32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出血吸收,黄斑水肿消退;两组患者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BRVO组显著更高(P<0.05);中央黄斑厚度(CMT)均较治疗前下降,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外层结构不同程度破坏,CRVO组更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ME安全、有效,且对BRVO的疗效更显著。
孙悦葛健吴彦霖俞方知陈琦朱彩红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两种不同方法在预防ICU患者暴露性干眼症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聚乙烯敷贴与小牛血清眼用凝胶治疗ICU患者干眼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6月我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气管插管或重度昏迷患者54例(108只眼),通过荧光染色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I)将适合的患者招募入组,在4次/d用人工泪液点滴双眼湿润角膜进行标准眼部护理的基础上,患者随机1只眼用聚乙烯敷帖覆盖,每日12 h,另1只眼使用小牛血清眼用凝胶滴眼,每12 h点滴1次。所有眼部检查由同1位眼科医生操作,做到定点定时定人,以减少实验误差率。研究时长为5 d(ICU平均住院天数为5 d),发生角膜上皮缺损患者即刻停止实验,并予以治疗。结果 54例患者中使用小牛血清眼用凝胶有效的只有9例,使用聚乙烯敷贴患者有效的是54例(P<0.001)。结论聚乙烯敷贴疗效优于小牛血清眼用凝胶,且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可以作为ICU干眼症患者眼部护理的常规护理方法。
陈琦袁韵玉顾闻王晶
关键词:眼部护理重症监护室干眼症眼用凝胶
氧减指数筛查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其与夜间血压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夜间指氧监测获得的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与多导睡眠监测获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夜间血压间的关联性,观察ODI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夜间指氧监测的患者中,其中ODI>3次/小时且合并24 h动态血压升高(≥130/80 mm Hg)者,进行呼吸睡眠监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ODI与AHI间的关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ODI诊断OS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协方差分析ODI与动态血压间的关系。结果 :184例受检者的平均年龄为51.3岁,其中52.7%为男性,50.5%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结果提示ODI与AHI呈正相关(r=0.38,P<0.001)。以ODI≥8次/小时为临界值,诊断轻度以上OSAS(AHI≥5次/小时)的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65.0%,ROC曲线下面积为0.69;以ODI≥14次/小时为临界值,诊断中重度OSAS(AHI≥15次/小时)的灵敏度为48.3%,特异度为83.2%,ROC曲线下面积为0.68。随着观察对象的ODI升高,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升高(趋势P<0.05)。与ODI指数<8次/小时组相比,ODI≥14次/小时组的夜间血压增高了6.2/4.7 mm Hg,夜间心率增快了3.3次/分。结论:简单无创的夜间指氧监测获取的ODI与睡眠监测获得的AHI相关,诊断OS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尚可,且与夜间血压相关,有助于筛查夜间高血压的病因。
陈琦程艾邦黄绮芳王继光李燕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血压
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例回顾性研究。选择15例(17只眼)确诊CSC患者,患眼病程3〜120个月。予以半剂量PDT治疗,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分析比较患者PDT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接眼底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对同一患眼治疗前后BCVA和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结果患眼经半剂量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BCVA为(0.89±0.42),与治疗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时OCT检查示CFT为(204.00±45.13)μm,与治疗前(413.18±118.69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9,P<0.05)。患者病程时长与PDT治疗前后BCVA提高值显著相关(r=-0.494,P<0.05)。随访期间患眼视力稳定,病变无复发。结论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CSC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为了不导致患者视力不可逆的损伤,还应尽早积极地治疗。
孙悦葛健陈琦王芳俞方知朱彩红
关键词: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
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5例(17眼)患者经眼底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
朱彩红孙悦王玲陈琦王芳俞方知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光动力疗法
门诊高血压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24h动态血压的关系
陈琦程艾邦刘常远郭芊卉徐少坤黄绮芳李燕王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