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龙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肺曲霉...
  • 1篇曲霉
  • 1篇曲霉菌
  • 1篇曲霉菌病
  • 1篇小鼠
  • 1篇霉菌病
  • 1篇菌病
  • 1篇肺曲霉菌
  • 1篇肺曲霉菌病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252...

作者

  • 1篇郭建巍
  • 1篇陈海龙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于接种前4天和接种前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通过鼻腔吸入浓度为1×1011/L烟曲霉菌孢子悬液40μl。非环磷酰胺对照组:除以0.9%氯化钠注射液(NS)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以NS代替烟曲霉菌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用NS代替环磷酰胺行腹腔注射,以NS代替烟曲霉菌孢子,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接种真菌孢子1天后皮下注射G-CSF 20μg kg-1 d-1。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测定(GM试验)等确定肺侵袭性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肺曲霉菌培养、血清GM试验和病理切片等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和G-CSF组均发生了IPA,其余各组均无IPA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曲霉菌模型。
陈海龙宫立众郭建巍黄友章陈晓平李莉赵德峰刘毅沈建良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