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敢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与视觉模拟评分法的相关性被引量:54
- 2018年
- 目的以患有瘙痒症的成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初步验证改良川岛(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对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进行改良,建立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患者根据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每日自我评价日间及夜间的瘙痒状态,连续记录两周。采用患者在第2周的记录,分析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与VA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入组134例病例,其中128例有效病例数据纳入分析。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 (患者评价)与VAS呈正相关(基于日间瘙痒状态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832,95%可信区间为0.810~0.851,P<0.01;基于夜间瘙痒状态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848,95%可信区间为0.828~0.865,P<0.01);此外,基于年龄或性别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呈现相似的相关性。结论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价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与VAS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且不受患者的年龄或性别影响,可应用于临床诊疗或研究时瘙痒严重度的测评或补充测评工具。
- 谢志强傅君舟陈敢关昌杰刘文虎王丽妍森竹贞宜吴雯婷川岛真
- 关键词:瘙痒血液透析尿毒症
- 尿毒症患者接受联合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其电解质指标、肾功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接受联合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电解质指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的尿毒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研究组接受联合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常规组给予简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电解质(钠、钾、钙、磷离子等)指标及肾功能(肌酐、尿素、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钠、钾、钙等,以及肌酐、尿素、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8周后均有改善,研究组的钠、钾、钙等,以及肌酐、尿素、β_(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常规组的6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尿毒症患者实施联合式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也能降低电解质紊乱,减少炎症的发生,提高免疫力,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陈敢关昌杰刘日光秦曙光
- 关键词:尿毒症肾功能
- Cockcroft-Gault公式和中国人MDRD公式在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Cockcroft-Gault公式(CG公式)以及中国人MDRD公式(c-MDRD)在狼疮(SLE)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193名SLE患者。测量肾小球滤过率(mGFR)、血清肌酐(SCr),根据cMDRD公式,以及C-G公式分别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不同方面对eGFR进行评估。结果 193名患者中,mGFR中位值为75.01 mL/(min·1.73 m^2),eGFR-CG中位值70.22 mL/(min·1.73m^2),eGFR-c-MDRD中位值70.67 mL/(min·1.73 m^2)。患者分为mGFR≥60/(n=108)和mGFR<60 mL/(min·1.73 m^2)(n=85)。对于总体病人而言,CG和c-MDRD偏差值分别为0.64和3.91 mL/(min·1.73 m^2)。在精确度以及准确度上,CG均优于c-MDRD。除了mGFR<60 mL/(min·1.73 m^2)组中CG偏差值稍高于c-MDRD外,CG在分组后的表现仍然优于c-MDRD。结论和中国人MDRD公式相比,CG公式更加适合用在SLE的GFR评估。
- 关昌杰梁鸣陈敢李剑文何凤傅君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滤过率COCKCROFT-GAULT公式
- 紧密连接蛋白在高尿酸血症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的表达及非布司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紧密连接蛋白在高尿酸血症致大鼠肾损害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非布司他的干预疗效。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干预组);氧嗪酸联合尿酸诱导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给予非布司他进行干预,分别于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水平,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包括膜周蛋白-1(ZO-1)、跨膜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肾间质病理改变。结果6周时,模型组、干预组ZO-1、occludin表达较正常组降低(均P<0.05);干预组ZO-1、occlud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干预组RIF指数均增高(均P<0.05),干预组RIF指数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降低在高尿酸血症肾间质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与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非布司他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能改善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延缓肾功能损害,起到肾保护作用。
- 陈敢周姗姗关昌杰刘日光秦曙光
- 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高尿酸血症非布司他
- 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导致早期慢性肾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导致大鼠早期慢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7)、模型组(n=7)和DAPT干预组(n=7),采用氧嗪酸和尿酸联合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进行特异性干预,定期监测生化指标直至造模6周。比较各组间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损伤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间Notch1、Jagged1表达情况。结果造模6周后,模型组UA、BUN、Scr、Notch1、Jagged1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DAPT干预组BUN、Scr、Notch1、Jagged1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尿血酸血症动物模型中发现Notch1、Jagged1表达升高,DAPT干预后可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损伤进展。Notch1/Jagged1在高尿酸血症所致早期慢性肾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 沈育丽张文彬傅君舟梁鸣陈敢李慧娟周姗姗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NOTCH1JAGGED1
- 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变化及别嘌呤醇的干预作用
-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变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呤醇干预组;2%氧嗪酸和0.1mmol/l尿酸合用造模,别嘌呤醇干预组同时给大鼠别嘌呤醇30mg/kg.d灌胃治疗,...
- 陈敢梁鸣李慧娟周姗姗傅君舟
- 关键词:别嘌呤醇尿酸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 文献传递
- 紧密连接蛋白在高尿酸血症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的表达及别嘌呤醇的干预作用
-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所致大鼠肾损害发展过程中紧密连接的表达变化以及别嘌呤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SD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呤醇治疗组;氧嗪酸联合尿酸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给予别嘌呤醇进行干预,于6 ...
- 陈敢李慧娟梁鸣周姗姗沈育丽张文斌傅君舟
- 尿酸钠结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表达的信号通路
- 2013年
-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尿酸钠结晶(MSU)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Snail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500mg/LMSU刺激NRK-52E细胞24、48、72h;另外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和MSU共同刺激NRK-52E细胞24、48、72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Snail的mRNA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Jagged1、Notch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SU刺激NRK-52E细胞后Snail、Jagged1和Notch1的表达量较之正常组细胞明显上调;而经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MSU诱导Snail、Jagged1、Notch1上调的趋势被明显逆转。结论:尿酸钠结晶可以诱导NRK-52E的Snail表达增高,Notch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张文彬沈育丽傅君舟李慧娟陈敢梁鸣
-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
- 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变化及别嘌呤醇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及别嘌呤醇干预组;2%氧嗪酸和0.1 mmol/L尿酸合用造模,别嘌呤醇干预组同时给大鼠别嘌呤醇30 mg/(kg.d)灌胃治疗,于0、2、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及血中尿酸,采用常规Masson染色比较各组肾脏组织切片中肾间质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血尿酸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别嘌呤醇干预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1),血尿酸明显降低(P<0.05),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比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别嘌呤醇具有降低高尿酸血症状态下血压,下调尿酸水平,保护肾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构病变,进而抑制或延缓高尿酸血症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 陈敢李洪梁鸣李慧娟周姗姗傅君舟
- 关键词:别嘌呤醇尿酸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 112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3年6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经肾穿刺确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12例,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我院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平均年龄(46.01±14.66)岁,其中男52例(占46%)、女60例(占54%)。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84.8%)及浮肿(约86.6%),病理分期Ⅰ期、Ⅱ期为占67.8%。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血尿酸、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增高,eGFR明显下降。青年组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小动脉透明变性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有一定差异,临床治疗上应各有侧重。
- 周姗姗李建文陈敢傅君舟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肾活检肾脏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