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锐 作品数:11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腰椎单侧固定与术后侧弯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求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单侧固定与术后脊柱侧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行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单侧固定术患者4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A组为后路椎间盘摘除+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植骨融合术;B组为A组术式+对侧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在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情况、术后侧弯发生率、Cobb角、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等的变化情况,分析术后侧弯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结果]A组发生轻度术后侧弯2例,发生率8.33%;B组无术后侧弯。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术后侧弯发生率、椎间植骨融合率、融合节段椎间隙的高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与术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固定侧和对侧的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在术前和术后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固定侧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高度在术前和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单侧固定术会产生轻度术后侧弯,发生率8.33%。行对侧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组术后Cobb角变化较小。术后脊柱结构不对称和固定侧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高度变化是术后侧弯发生的主要原因。 崔尚斌 韩凯 刘少喻 贺平 魏富鑫 王乐 陈宁宁 钟锐关键词:腰椎 椎弓根钉 椎间融合 单侧 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评价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和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128个月,平均(67.8±65.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发生,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根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末次随访时临床功能改善率为90.9%.按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提高(7.0±3.3)分,改善率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SAC较术前平均增加(7.29±3.0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16.91±0.51) mm,与术后1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DI较术前平均减少(4.51±1.4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ADI为(2.02±0.18) mm,与术后1个月时比较未见明显丢失.结论 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远期效果满意,能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植骨融合率高;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通过牵引逐步使寰枢椎完全复位,术中应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发生. 魏富鑫 李浩淼 刘少喻 王乐 崔尚斌 钟锐 陈柏龄 龙厚清 李佛保关键词:寰枢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4年 腰椎间盘退变(IVD)和突出被认为是导致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原因。建立动物模型为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和试验新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目前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分为自然诱发和实验诱发两种。在模型构建后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评估。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后的退变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钟锐 刘少喻关键词:动物模型 组织形态学 退变机制 模型构建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一生中有超过70%的人出现过下腰背疼痛.椎间盘退变和突出被认为是造成急慢性下腰背疼痛的主要原因[1].众所周知,椎间盘退变是伴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有学者认为其早期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病理改变导致了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生.然而,目前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仍尚未阐明,因此还缺乏有效针对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人源实验素材难以获取,建立一种可靠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不仅是研究退变机制的重要途径,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现对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文献作一综述. 钟锐 刘少喻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标准治疗方案 生理过程 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T1p-MRI技术评估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只雌性恒河猴,年龄4~20岁,平均10.9岁;体重5.3~10.8kg,平均7.4kg。采用Osteocore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4.5,及双髋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采用1.5Tesla磁共振仪对L4.5,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定其T1P弛豫时间(T1P值)。分析TID值及Pfirrmarm分级与年龄、体重及腰椎、髋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腰椎骨密度值为(0.64±0.17)g/cm2,髋骨ward三角区为(0.67±0.19)g/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93,P=0.128)。L4、5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标准: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5例。腰椎间盘T1p值为(104.08±18.65)ms,Ⅰ、Ⅱ、Ⅲ级分别为(121.31±13.44)、(104.73±15.01)、(77.41±11.87)ms。腰椎间盘Tip值与年龄、腰椎及髋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均成负相关,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以上指标均成正相关;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T1p值成负相关。结论腰椎间盘T1p值可作为椎间盘退变的量化评价指标,雌性恒河猴腰椎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成正相关关系。 魏富鑫 钟锐 王乐 崔尚斌 刘少喻 邹学农 周治宇 梁子建关键词:腰椎 骨密度 椎间盘退变 恒河猴 恒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恒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并通过T1ρ自旋锁定成像和T2-mapping技术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选取12只健康雌性恒河猴,年龄4~6岁,体重4.4~6.1 kg。每只设L5、6椎间盘作为实验组,L4、5椎间盘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于椎间盘相邻的上、下软骨终板下骨各缓慢注射平阳霉素(2 mg/mL)1 mL,对照组各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术前及术后1、4、12周采用MRI T1ρ和T2-mapping技术量化评估退变进程,术后4、12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结果 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T1ρ、T2 map弛豫时间值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ρ弛豫时间值于术后4周明显下降,4、12周与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map弛豫时间值于术后12周明显下降,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间除术后4、12周T1ρ弛豫时间值及术后12周T2 map弛豫时间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以及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T2WI轴位髓核高信号区面积占整个椎间盘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对照组各时间点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结构未见异常。实验组术后4周椎间盘髓核细胞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12周椎间盘髓核纤维化,内层纤维环出现裂隙改变。结论 经椎体终板下骨注射平阳霉素可获得可靠的怛河猴腰椎间盘缺血性退变模型,T1ρ自旋锁定成像和T2-mapping可作为椎间盘早期退变的量化评价指标。 魏富鑫 王乐 周治宇 崔尚斌 刘少喻 邹学农 钟锐 梁子建关键词:恒河猴 T1ρ-MRI技术评价腰椎不同内固定方式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T1ρ-MRI技术定量评价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L4/5退变性失稳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LIF组和Wallis组,分别为22例和20例。通过T1ρ-MRI技术以及拍摄X线片,测量固定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T1ρ值、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变化,并通过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效果。终末评估时间设为术后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Wallis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ODI、JOA评分改善率以及L3/4节段影像学退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L3/4椎间盘T1ρ值末次随访均存在下降趋势,且PLIF变化值明显大于Wall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IF术式相比,棘突间动态固定(Wallis)具有出血少、用时短等优点,且可显著延缓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中PG退变趋势,但两者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魏富鑫 钟锐 王乐 刘少喻 崔尚斌 潘希敏 孙海兴 黄阳亮关键词:磁共振 相邻节段 椎间盘退变 内固定 腰椎 经伤椎置钉单椎间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且随访满5年的1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8例,女56例;年龄16 ~ 64岁,平均41.4岁.骨折根据AO-ASIF分型:A型109例,B型25例,C型10例;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E级37例,D级78例,C级18例,B级11例.均采用经伤椎置钉单椎间复位固定.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胸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压缩率、cobb角、椎间隙高度及伤椎滑移距离.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0~120个月(平均77.3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5 mL.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3.9±1.7)分和(2.3±1.1)分]、伤椎压缩率(20.1%±10.2%和22.7%±5.9%)、cobb角(5.1°±3.2°和7.8°±2.5°)、椎间隙高度[(7.6±1.1)mm和(6.8±1.6) mm]及伤椎滑移距离[(1.1±0.8)mm和(1.0±0.6)mn]与术前[(7.6±2.1)分、58.9%±6.8%、17.5°±3.1°、(4.7±2.1)mm、(3.5±1.4)mm)]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指标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52,P=0.033). 结论 经伤椎单椎间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可用于治疗大部分创伤性胸腰椎骨折,远期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脊椎运动功能单位丢失减少等优点. 魏富鑫 钟锐 崔尚斌 刘少喻 王乐 黄阳亮 梁子建关键词:胸椎 腰椎 骨折 颈椎再次手术风险因素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颈椎手术病例再次手术情况,分析颈椎再次手术的风险因素和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所行颈椎手术患者共1043例,其中颈椎再次手术5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节段、手术入路、是否内固定、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第一次手术术前诊断、第一次手术前白细胞数值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住院天数、白细胞数值和术中出血量是颈椎再次手术的重要风险因素。脊髓再次受压、肿瘤复发、伤口不愈合是颈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具有相关风险因素的患者,除了告知颈椎再次手术高风险外,还可以规范肿瘤术后放化疗,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适时复查感染指标,加强宣教术后制动和佩戴颈围保护,努力降低再手术发生率。 李穗鸥 刘少喻 王乐 钟锐 魏富鑫 崔尚斌腰椎融合/非融合技术治疗L4/5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棘突间动态固定术(Wall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失稳的临床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失稳患者61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采用PLIF术式固定融合患者32例,棘突间Wallis动态固定患者29例。术前、术后1个月、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根据UCLA标准对相邻节段L3/4及L5/S1椎间盘进行退变分级:利用Tlp-MRI技术量化相邻节段椎间盘髓核Tlp值。结果:随访时间48。77个月.平均61_3个月,其中PLIF组和Wallis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3.4和59.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比、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及相邻节段椎间盘Tlp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PLIF组与Wallis组OD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6.1%、78.5%,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9.2%、75.0%,均无统计学差异(P=0.78,0.85)。末次随访时,PLIF组L3,4以及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0.70)。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PLIF和Wallis组L3,4椎间盘Tip值分别为115.4±8.9ms、111.6±12.3ms、91.6±11.1ms和112.4±10.0ms、109.9±9.2ms、103.5±10.8ms,L5/S1椎问盘T113值分别为9514±7.7ms、94.6±9.6ms、88.1±12.6ms和96.3±9.2ms、95.4±8.5ms、9113±11.4ms,两组术后1个月L3/4、L5/S1椎间盘Tip值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LIF组:P=0.67,0.75;Wallis组:P=O.72,0.64);末次随访时,PLIF组L3/4椎问盘Tlp值明显低于Wall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2),而L 魏富鑫 钟锐 潘希敏 孙海兴 王乐 崔尚斌 刘少喻关键词:腰椎 相邻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