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疗效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和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将造模成功的大鼠经腹腔或尾静脉移植hUCMSCs,同时将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第0、1、2、3、5、7天分别检测ALT、TBil和Alb,第7天处死大鼠,观察其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非配对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腹腔或尾静脉移植hUCMSCs组大鼠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1.00)。腹腔移植hUCMSCs组大鼠移植后2dALT、TBil、Alb分别为(804.9±88.0)U/L、(17.4±2.7)μmol/L、(20.9±0.8)g/L,对照组分别为(1294.3±171.4)U/L、(32.3±5.5)μmol/L、(16.1±0.9)g/L(t=2.640,P=0.020;t=2.529,P=0.025;t=3.833,P=0.002)。尾静脉移植hUCMSCs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腹腔移植组相似。腹腔和尾静脉移植hUCMSCs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U=4.500,P=0.005;U4.500,P=0.008),肝细胞分裂相指数也有显著提高(U=4.000,P=0.005;U=5.500,P=0.013)。结论经腹腔或尾静脉移植hUCMSCs均可促进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ALT、TBil、Alb等指标恢复正常,新生肝细胞增殖活跃,同时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病理分级。
- 郭红英朱慧张正国屈莉红肖宏冯艳玲向明李方明胡祥王介非
- 关键词:WISTAR肝功能衰竭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
-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血浆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1例患者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前的PTA为(18.33±7.75)%、TBil为(445.66±209.67)μmol/L、MELD评分为(32.08±6.75)分,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PTA为(29.20±15.07)%、TBil为(396.88±151.78)μmol/L、MELD评分为(29.67±7.7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6、2.042、2.026,均P<0.05)。存活组12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合并肝硬化比例为16.7%,低于死亡组的68.9%(χ~2=7.351,P<0.05);存活组诊断为肝衰竭至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间隔时间为(2.58±0.67)d,明显短于死亡组的(6.07±4.38)d(t=-4.167,P<0.05);入院时存活组合并肝性脑病比例为83.3%,死亡组比例为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KI)II期及III期患者比例为8.3%,而死亡组为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5)。存活组患者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下降(8.33±4.19)分、PTA增加(21.72±15.62)%,而死亡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增加(0.55±6.66)分、PTA增加(6.38±1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7、-2.633,均P<0.05)。结论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能改善HBV相关ACLF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具有肝硬化基础、肝衰竭病程长、AKI分期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72 h后,PTA、MELD评分有显著改善的患者预后佳。
- 钱志平陈楠张宇一张正国邹颖朱慧郭红英王介非梅雪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 肠道微生态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关系被引量:6
- 2021年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终末期肝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肠道微生态与SB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细菌易位是SBP发病的关键机制。归纳了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征,简述了肠道菌群在SBP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调整肠道微生态改善SBP提供理论基础。
- 刘玉张宇一邹颖袁伟郭红英梅雪王介非钱志平
- 关键词:腹膜炎肝硬化
- 连续性血浆透析滤过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浆透析滤过(CPDF)在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重症肝病科住院的69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内科治疗联合CPDF的治疗组(28例)和单用内科治疗的对照组(41例),其中CPDF治疗组根据患者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8例),记录相关临床数据,包括实验室指标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分析CPDF的疗效以及影响CPDF治疗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3次CPDF治疗后48 h的ALT、AST、TBIL、Scr、MELD评分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BIL、Scr、MELD评分以及PTA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28d存活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41.5%).CPDF治疗组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的年龄、3次CPDF治疗后48 h的TBIL、Scr及MELD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TA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与3次CPDF治疗后48 h的差值△MELD评分、△TBIL、△Scr、△PTA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DF联合内科治疗能显著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MELD评分,并提高了患者28 d存活率.多次CPDF治疗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MELD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甚至恶化的肝衰竭患者,预后不良.
- 梅雪陈楠张宇一张正国邹颖朱慧郭红英王介非钱志平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