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非 作品数:98 被引量:32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浅谈重症丙型肝炎的救治方案 2008年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血液传播而感染,多数具有隐匿陛或慢性的特征,临床约占丙肝的50%-80%。而重症丙型肝炎病人相对少见.主要见于由慢性丙型肝炎进展而来的晚期肝硬化失代偿病人,目前称之为慢性肝衰竭:而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直接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的重型丙型肝炎极为罕见,但若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 王介非关键词:救治方案 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后 肝硬化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 干扰素对各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细胞免疫功能上调作用 2006年 目的 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贺普丁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方法,比较各型慢性乙型肝炎148例与正常对照组的关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20例和贺普丁49例治疗后细胞免疫的变化。结果 贺普丁治疗6mo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D4^+、CD8^+绝对值、CD4^+/CD8^+比值均与未使用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扰素治疗6mo后的CD4^+、CD8^+绝对值比未使用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各型慢性乙型肝炎存在细胞免疫的紊乱,干扰素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杜美华 高涛 王介非 沈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 干扰素 贺普丁 肝硬化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6年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发生于重症患者,同时也是严重肝病尤其是终末期肝病较为常见的、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西班牙学者Arroyo于1996年提出了肝硬化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传统诊断标准,经过近10年的临床实践,急性肾衰竭的概念和诊断标准不断修改,直至2005年AKI网络工作组(AKIN)提出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并沿用至今. 纪留娟 钱志平 王介非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中西医结合联合灌肠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联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大黄乌梅合剂高位保留灌肠(4周)和中药辨证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的肝功能、凝血功能、NH3以及治疗期和随访期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2%,对照组为40%,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ALT、TBil、PT、P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8周后ALT、TBil、Alb、PT、P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48周HBV DNA阴转、病毒耐药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灌肠疗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良好,远期HBV DNA病毒阴转率高,复发率低。 刘玉 张正国 钱志平 张宇一 朱慧 王介非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灌肠 HBV DNA转阴 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细胞免疫状态 被引量:1 2006年 黄绍萍 王冯滨 王介非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 细胞免疫状态 真菌感染 免疫功能紊乱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前C区突变株的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高涛 王渭康 王介非 顾士民 胡德昌 高昭景 李晓芳 唐榕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代谢组学在HBV相关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6年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病程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部分患者病情恶化可进展为肝功能衰竭.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发生疾病必然引起相关的代谢网络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体内众多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水平.检测体液中的这些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可作为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并且有助于分析和阐明肝脏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系统生物学的分支一代谢组学可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就代谢组学在HBV相关肝脏疾病中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纪留娟 钱志平 王介非关键词:肝脏疾病 代谢组学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小分子物质 系统生物学 在初治和经治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感染的非肝硬化亚洲成年患者中评价奥比帕利(OBV/PTV/r)联合达塞布韦(DSV)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国大陆数据 魏来 成军 李军 段钟平 侯金林 张明香 贾继东 黄燕 谢青 王贵强 赵伟 赵彩彦 杨东亮 蔺淑梅 唐红 龚国忠 高志良 牛俊奇 王介非认知行为干预对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患者生活质量,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慢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首次在本院就诊,并根据流行病史、病毒学及肝脏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治疗并规律门诊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12周的认知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价HCV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及不良生活习惯可影响HCV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57.91±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6.99±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社会关系领域[(15.45±1.14)分]和心理领域[(15.10±0.79)分]较对照组[分别为(14.58±1.43)、(14.69±0.967)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HCV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为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袁伟 张宇一 张正国 王介非 钱志平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生活质量 干预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HBV基因YMDD基序变异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V基因YMDD变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YMDD变异采用HBV DNA PCR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未服拉米夫定组90例中,YMDD变异检出率为6.7%;服用拉米夫定组56例中,YMDD变异检出率35.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论是否服用拉米夫定,有YMDD变异者的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含量与无YMDD变异者相似(P>0.05);有YMDD变异者的血清ALT、AST、STB、PTA水平与无YMDD变异者相近(P>0.05)。服用拉米夫定时间12mo、13~24mo、25mo患者的YNDD变异检出率分别为10.7%、26.8%、35.7%。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P区存在YMDD自然变异;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优势株的产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变异不一定减少病毒复制和改善炎症活动程度。 王介非 张占卿 杜美华 高涛 顾士民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HBV YMDD 拉米夫定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