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梅
- 作品数:39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C肽的比较
- 2006年
- 目的建立胰岛素、C肽实验室参考值,并与放免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80例新鲜冰冻血清的胰岛素、C肽值。结果计算出化学发光法实验室参考值,并与放免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胰岛素和C肽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1=0.92,r2=0.99。结论实验室在应用国外生产的试剂盒时,应建立本实验室参考值。同放免法相比,化学发光法有较多的优点。
- 赵鸿梅滕秋艳杨事达张蓉钟红红
- 关键词:胰岛素C肽化学发光法
- Cdc25B在小鼠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调节机制的研究
- 前言
所有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都存在G2期阻滞,G2期阻滞的卵母细胞有一特征性核结构—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减数分裂恢复后,生发泡破裂/(GVBD,germinal vesicle...
- 赵鸿梅
- 关键词:卵母细胞G2期阻滞CDC25B突变亚细胞定位
- 文献传递
-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质的改变
- 该试验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的红细胞膜总磷脂、磷脂各组分、膜胆固醇含量和血脂水平,探索红细胞膜脂质及血脂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论:1.病例组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膜TPL、PC、PE含量显著降低;S...
- 赵鸿梅
- 关键词:脑梗死红细胞膜脂质磷脂
- 文献传递
- 小鼠Cdc25B核输出序列被引量:2
- 2007年
- 为探讨小鼠卵母细胞中Cdc25B(cell division cycle 25 homolog B)核输出序列在卵母细胞G2/M转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应用显微注射方法将Cdc25B的野生型、N末端缺失1~51位氨基酸片段(Cdc25B-Δ51)、1~65位氨基酸片段(Cdc25B-Δ65)突变体的mRNA和pEGFP-Cdc25B-WT、pEGFP-Cdc25B-Δ51、pEGFP-Cdc25B-Δ65的融合质粒显微注射到含有完整生发泡的小鼠卵母细胞中,观察不同注射组小鼠卵母细胞发生生发泡破裂的情况及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dc25B-Δ51及Cdc25B-Δ65都丧失了诱导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能力;同时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在G2期野生型Cdc25B主要分布在细胞浆中,Cdc25B-Δ51在核浆均有分布,Cdc25B-Δ65则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研究结果表明Cdc25B在52~65位氨基酸之间存在核输出序列(nuclear export sequence,NES),NES参与的核转运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控制着细胞的生理进程;N末端的氨基酸对减数分裂的重启动起促进作用。
- 赵鸿梅崔城徐小燕于秉治
- 关键词:CDC25B减数分裂
-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0年
- 赵鸿梅曲波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独立危险因素HHCY甲基化反应
- 1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性能验证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验证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性能。方法依据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使用2019-nCoV RNA液体性能验证参考品,依次对实时荧光RT-PCR试剂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实时荧光RT-PCR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为100%,检出限为125 copies/mL。该试剂检测人冠状病毒HCoV-OC43、人冠状病毒HCoV-HKU1、人冠状病毒HCoV-229E、人冠状病毒HCoV-NL63、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无交叉反应;2.0×10^3 copies/mL和2.0×105 copies/mL的精密度参考品N基因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70%及1.36%,批间CV为1.17%及1.72%;ORF1ab基因的批内CV为0.48%及0.52%,批间CV为1.36%及2.39%;加入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及清蛋白、外源性干扰物利巴韦林及阿奇霉素对2019-nCoV RNA的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该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分子生物学扩增检验的要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张云丽王鑫邵玲曲波赵鸿梅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LKB1抑制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LKB1(liver kinase B1)基因又被称为STK11(serine/thronine protein kinase 11)基因,LKB1的胚系突变可导致Peutz-Jeghers综合征(PJS),与错构瘤性息肉向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LKB1基因的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分布较为广泛,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的凋亡、极性等细胞生理过程。尽管LKB1的抑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有的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蛋白激酶,它对细胞的增殖、生长周期阻滞、凋亡、能量代谢和极性等的调控可能都是抑制肿瘤的重要机制。本文就目前已经证实的LKB1抑制肿瘤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 杨事达滕秋艳赵鸿梅
- 关键词:肿瘤肿瘤抑制基因
- 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急性期细胞因子、心肌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犬模型后,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观察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5只,置入PTCA球囊至左前降支(LAD)或左旋支(LCX),封堵90min;后球囊撤出完成AMI再灌注模型。成功制备12只AMI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或生理盐水60mi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血,检测血浆BNP、ET-1水平;病理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含量。结果: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1);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或P<0.05);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rhBNP组凋亡指数显著减小[(17.5±2.9)%与(24.5±3.6)%,P<0.01]。结论:AMI再灌注后即刻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可影响缺血-再灌注细胞因子变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 崔丽杰李占全袁龙张薇薇赵鸿梅彭妍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
-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的临床用药与体外药敏试验分析
- 目的:通过回顾一个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的病例,了解医生对患者病程的总体管理,讨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的致病细菌、病原体敏感性的变化及病原体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发生的改变,从而判断医生用药是否正确,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患者...
- 刘丽文王燕庆赵鸿梅刘星池
- 关键词:细菌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 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51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44例,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51名作为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液中H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及WBC水平,统计分析各指标组间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浆HBP水平在细菌性肺炎组[52.00(25.00,101.00)ng/mL]显著高于非细菌肺炎组[(12.14±6.46)ng/mL]和健康人对照组[(11.86±5.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BP水平在非细菌性肺炎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80.89(46.46,167.35)mg/L]、非细菌肺炎组[11.86(2.06,52.56)mg/L]及健康人对照组[(3.34±2.98)mg/L]各组间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HBP与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17和0.834,当HBP诊断阈值为19.5 ng/mL时,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88.4%;SAA诊断阈值为18.84 mg/L时,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81.1%;联合HBP与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80.0%。HBP与SAA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908和0.748,当HBP=20.50 ng/mL和SAA=16.31 mg/L时,特异性分别为88.6%和54.5%。结论:血浆HBP是较敏感的细菌性感染标志物,在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SAA、PCT及WBC,与血清SA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
- 唐小娟侯思远刘美冯星火赵鸿梅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