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辉
作品数:
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贵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
邱趁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
刘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
高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
陈启民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2篇
中国恒河猴
2篇
人免疫缺陷病...
2篇
上皮
2篇
上皮细胞
2篇
缺陷病
2篇
黏膜
2篇
黏膜上皮
2篇
黏膜上皮细胞
2篇
免疫缺陷
2篇
免疫缺陷病
2篇
免疫缺陷病毒
2篇
恒河猴
2篇
病毒
1篇
蛋白
1篇
调节性
1篇
调节性T淋巴...
1篇
炎性
1篇
炎性蛋白
1篇
荧光
机构
4篇
中国疾病预防...
1篇
南开大学
作者
4篇
杨贵波
4篇
赵辉
3篇
邱趁丽
1篇
邢辉
1篇
全宇
1篇
杜军
1篇
李悦
1篇
高彤
1篇
刘强
1篇
陈启民
传媒
2篇
中华微生物学...
2篇
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3篇
2008
1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转录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定量比较分析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的转录水平。方法体外转录制备MIP-3α RNA标准品,人工合成MIP-3α mRNA序列特异的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TaqMan EZ RT-PCR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和ABI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通过对RT—PCR产物测序、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进行多次独立测试等评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随后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Caco-2、T-84、HeLa和淋巴细胞系PM1中MIP-3α mRNA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建立了可用于MIP-3α mRNA水平定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灵敏度高(25斗l反应体系中有5个拷贝就可以检出)、检测样品浓度范围广(10^3~10^10拷贝/m1)。对Caco-2、T-84、HeLa和PM1细胞中MIP-3αmRNA水平的定量分析表明,肠黏膜上皮细胞Caco-2和T-84的MIP-3α mRNA水平比HeLa和PM1细胞高。结论黏膜上皮细胞能表达丰富的MIP-3α,不同黏膜上皮细胞MIP-3α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同。
高彤
邱趁丽
赵辉
刘强
邵一鸣
杨贵波
关键词:
黏膜上皮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大约占CD4+T淋巴细胞的9.1%(变化范围为2.6%~18.1%);其中CD4+CD25highT淋巴细胞约占2.5%(0.3%~5.5%)。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中CD4+CD25+T淋巴细胞频率的初步分析未发现统计学上有年龄或性别差异。结论:中国恒河猴可用于与CD4+CD25+T细胞相关的人类疾病的研究中。
杨贵波
赵辉
邱趁丽
邵一鸣
关键词:
中国恒河猴
调节性T淋巴细胞
CD4^+CD25^+T淋巴细胞
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
人免疫缺陷病毒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方法用实验室株HIV-1 SF33和2株原代HIV-1(02010561,02010141)分别感染Caco-2、T-84和HeLa3株黏膜上皮细胞和MT-4细胞。接种病毒后间隔3~4d采集培养上清检测P24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载量;采集细胞提取DNA并用PCR法检测感染细胞中病毒DNA和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内的病毒DNA。结果所用3株病毒都可以产毒性地感染阳性对照细胞MT-4,对整合病毒DNA的PCR检测发现它们均能够整合到MT-4细胞基因组内;实验室适应株HIV-1 SF33虽然能够感染所有3株上皮细胞,但它不能整合入Caco-2细胞的基因组中;虽然2株原代分离病毒均能感染T-84细胞,但只有HIV-1 02020141能够整合入T-84细胞的基因组中,原代分离病毒HIV-1 02010561能够感染HeLa细胞,但不能整合到其基因组中。结论虽然HIV-1的实验室毒株和原代分离毒株都可能感染黏膜上皮细胞,但它们在黏膜上皮细胞中建立稳定产毒性感染(感染并产生病毒)的能力因细胞和毒株不同而异。
李悦
赵辉
杜军
全宇
邢辉
陈启民
邵一鸣
杨贵波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黏膜上皮细胞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在SHIV感染后的变化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正常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及嵌合猿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感染过的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IL-17A+和CD4-IL-17A+T淋巴细胞的分布频率进行初步观察。方法: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Ab)对10只中国恒河猴的外周血或PMA+Ionomycin刺激后的PBMC细胞表面的CD3、CD4、CD8及细胞内IL-17A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FACScalibaur获取染色后的样品,所得数据用CellQuest进行分析。结果:在6只正常中国恒河猴个体中均能检测到IL-17A+淋巴细胞,未经刺激培养的样品中IL-17A+细胞频率很低,但在短期刺激培养后淋巴细胞中具有约1.4%的淋巴细胞为IL-17A+细胞,明显多于刺激前的IL-17A+淋巴细胞;在短期刺激培养后CD3+CD4+淋巴细胞中大约有2.7%的IL-17A+细胞或CD4+Th17细胞。对4只SHIV感染个体中Th17细胞的初步分析未发现它们与正常个体间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人类相似,中国恒河猴的外周血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Th17细胞,为进一步利用恒河猴AIDS动物模型分析HIV/AIDS与Th17细胞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邱趁丽
赵辉
杨贵波
关键词:
中国恒河猴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