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雁
-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CU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 2010年
- 目的让护生在实习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帮助护生适应工作的同时顺利地完成实习计划。方法首先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对护生进行一般基础教育,其次是仪器使用及专科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沟通;最后进行考核等。结果使护生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与临床护理相结合。结论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护生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对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带教老师的素质培养是重要基础工作。
- 赵新雁陆琼芳招丽冰
- 关键词:护生带教体会
- 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分析在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精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专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共计8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n=41,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精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区管理、操作技术、专科护理以及基础护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面部潮红、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接受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赵新雁唐姗姗陈秀玲周嫦英李雪莲
- 关键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
- 高压注射器在螺旋CTA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高压注射器在螺旋CTA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10例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研究组予以追踪系统结合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增强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2.73%比对照组76.36%高,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比对照组25.45%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追踪系统结合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CTA扫描中可获得显著效果,加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新雁
-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护理
-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在CT增强扫描中发生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517例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中发生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外渗的患者34例,立刻使用硫酸镁溶液对患者外渗处采取局部湿敷冷敷,并抬高患者的肢体,评价处理后的效果。结果34例患者在扫描前进行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时,造影剂发生外渗,造成患者注射处肿胀。经统计,轻度症状有29例,中度症状有3例,重度症状有2例。在及时进行相应的措施处理后,患者局部部位的肿胀均已消失。发生外渗现象的34例患者于3日内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患者在使用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意外出现的造影剂外渗现象,采用硫酸镁局部及时湿敷冷敷处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赵新雁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高压注射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75例PCI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CIN发生率,对影响术后CIN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17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CIN24例(13.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肾功能不全、有无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剂剂量、有无心功能不全患者CI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I术后CIN发生的因素按照危险程度依次为肾功能不全(OR=6.49)、造影剂剂量≥250ml(OR=5.48)、有急性心肌梗死(OR=4.53)、有心功能不全(OR=3.96)、有糖尿病(OR=3.13)、年龄≥60岁(OR=2.60)。结论年龄、造影剂剂量、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均是影响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
- 周嫦英潘爱珍赵新雁徐志锋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造影剂肾病护理对策
- 耐高压双腔PICC应用于CT增强扫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胃肠肿瘤内科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CT增强扫描首次使用普通留置针(Y型BD静脉留置针20 G)作为对照组,而第2次CT增强扫描经耐高压双腔PICC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及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结果CT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发生外渗情况,对照组有6例(6.0%),观察组有1例(1.0%),2组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检查前无须进行血管穿刺操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对比剂外渗发生,改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赵新雁潘爱珍黄慧玲陈秀玲周嫦英
- 关键词:PICCCT扫描
- 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患者术前冠脉CTA检查口服美托洛尔最适时间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患者术前心脏冠脉CTA检查口服美托洛尔最适时间。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行心脏冠脉CTA检查的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在行冠脉CTA检查前口服美托洛尔,分别于口服后0 min、30 min、45 min、60 min、75 min、90min进行检查,比较患者不同时点心率下降程度及图像质量。结果:口服美托洛尔后60 min患者心率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其他时点(P<0.05),且心脏冠脉CTA检查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时点(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患者在行术前心脏冠脉CTA检查前60min服用美托洛尔心率下降程度最大,且检查图像质量最佳,为精准护理有效给药提供依据。
- 何伟兰封加涛廖旭嘉王诚明赵新雁叶华安张艳钟宇红徐小芹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美托洛尔
- 呼吸训练和心理诱导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心理诱导,观察其对患者心率的影响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方法收集临床患者4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心率变化与成像的关系。结果经过呼吸训练和心理诱导的患者心率有明显下降,其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影响小于单纯呼吸训练组(P<0.05)。结论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暗示、心理诱导和放松训练、降低心率、稳定心律,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
- 赵新雁黄慧玲陈秀玲周嫦英
- 关键词:心理诱导心率
- 个性化注射方案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注射方案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132例行冠状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对比剂双筒注射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对比剂注射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显像评分及各分支显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显像总体评分[(4.83±0.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6±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各分支的现象结果表示,右主干远端、右后降支、左后降支、左心室后支、左前降支远端、回旋支远端、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的图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远端显像质量,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赵新雁
- 关键词:造影剂冠状血管
- 影响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和对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按5级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成像质量,找出评分≤2的图像并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找出解决的方法。结果 90例中有8例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2,其中由于不会屏气5例、心率快伴心律不整2例、心电导联系统故障1例。结论屏气和心率(律)是影响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强化屏气训练、减慢和稳定患者的心率(律)非常重要。
- 黄慧玲赵新雁
- 关键词:256层CT冠状动脉心率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