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崇汉

作品数:23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7篇老年
  • 6篇手术
  • 6篇老年人
  • 5篇气管
  • 5篇芬太尼
  • 4篇地佐辛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全麻
  • 3篇瑞芬太尼
  • 3篇通气
  • 3篇切除
  • 2篇心脏
  • 2篇依托咪酯
  • 2篇异物取出术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气管内全麻
  • 2篇切除术

机构

  • 19篇江门市新会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江门市新会人...

作者

  • 22篇赵崇汉
  • 9篇卢贵明
  • 9篇陈珍爱
  • 7篇黄锦联
  • 6篇廖锡强
  • 2篇李卫明
  • 1篇李卫明
  • 1篇李卫明
  • 1篇梁忠诚
  • 1篇佘守章
  • 1篇陈建成
  • 1篇姚慧文
  • 1篇林云雁
  • 1篇邓洁英
  • 1篇杨平华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颅脑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对接受颅脑手术的高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12月,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86例高龄患者,将全部的患者根据麻醉药物的药量平均分为高药量组(n=43)及低药量组(n=43)。前者的给药量为根据患者体重给药(0.4μg/kg依托咪酯),后者的给药量同样根据患者体重给药(0.2μg/kg依托咪酯),根据两组患者的体重均给予0.5μg/kg的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药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波动明显低于高药量组(P<0.05);低药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略低于高药量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颅脑手术的高龄患者给予0.2μg/kg依托咪酯复合0.5μg/kg的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十分合适的给药方式。
陈珍爱赵崇汉严恺舒
关键词:颅脑手术高龄患者依托咪酯舒芬太尼
HSH40联合甘露醇救治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联合甘露醇救治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60例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HSH40联合甘露醇,对照组采用复方乳酸钠联合甘露醇。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症状、颅内压变化以及血浆浓度。结果: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中心静脉压为(7.65±0.33)cm H2O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0.22)cm H2O(P<0.05),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颅内压为(18.6±1.45)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8±1.61)mm Hg(P<0.05)。观察组输注30 min后的血钠、血氯分别为(145.31±4.22)mmol/L、(103.13±2.0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62±1.04)mmol/L、(99.23±1.07)mmol/L(P<0.05)。结论:HSH40联合甘露醇在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效果显著,降低颅内压同时能及时纠正休克症状。
陈珍爱赵崇汉袁秀仪黄锦联
关键词:颅内高压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60例将行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人,一组(表面麻醉组)先以1%丁卡因5m l作咽喉部喷洒,及2%利卡因10m l含服;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及术中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一组中有3例病人未能按预定完成手术,二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控)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病人清醒状态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心血管反射及病人的不适,能安全地应用于该类患者。
赵崇汉黄锦联廖锡强李卫明
关键词: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食道异物取出术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两组诱导前10 min(T0)、泵注右美托咪定30 min(T1)、单肺通气时刻(T2)、双肺通气30 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T1、T2时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肺功能评分为(68.40±7.69)分,高于对照组的(62.63±8.7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方式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严恺舒卢贵明赵崇汉袁秀仪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血流动力学肺部并发症
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与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注射瑞芬太尼与表面麻醉在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32例有困难插管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表面麻醉组)以咪唑安定2mg注射,再以1%丁卡因5ml和2%利多卡因10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二组(瑞芬太尼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恒速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的HR、SP、DP、MAP、SpO2的变化和VAS评分。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插管过程SpO2均无显著变化,一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大于二组,VAS评分也大于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恒速注射镇痛辅助表面麻醉下能显著减轻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射,能安全地用于困难插管的患者。
黄锦联卢贵明赵崇汉
关键词:瑞芬太尼表面麻醉困难插管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75例。A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2 ml;B组患者给予0.5%罗哌卡因2 ml。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5、15、60 min后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患者麻醉5、15、60 min后SBP、MAP及H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5 min后SBP、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Bromag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B组的30.67%(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赵崇汉黄锦联陈珍爱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
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术中压疮发生率(37.5%)对比,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12.5%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平均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能够有效地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手术护理质量。
杨雁伦赵崇汉
关键词:品管圈压疮护理效率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TCI)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的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病人,随机分为TCI组(n=32)和对照组(n=33)。TCI组采用异丙酚4mg/L,瑞芬太尼1ug/L血浆靶浓度输注;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记录T0(入室静息5m in)、T1(入镜即刻)、T2(入镜后5m in)、T3(最高MAP、HR、PCO2和最低SpO2)及T4(术毕)时MAP、HR、SpO2和PCO2值。观察病人呼吸抑制,呛咳,躁动发生率,入镜成功率,有否喉部及支气管痉挛、胸壁强直和心律失常,询问病人满意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SpO2、PCO2和呼吸抑制无明显差异(P>0.05)。TCI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稳定,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TCI组(P<0.01);病人满意度不佳,明显低于TCI组(P<0.01)。两组入镜成功率和喉部及支气管痉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有2例入镜失败,需改为TCI方式才能完成操作以及1例出现支气管痉挛。两组均未见胸壁强直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推广。
卢贵明陈健腾黄锦联姚慧文赵崇汉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纤维支气管镜靶控输注
基层医院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55例的体会
2018年
目的阐述基层医院开展5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会。方法选取55例患者作为样本,均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疾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死亡率为0。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8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64.5min。术后应用呼吸机54例,应用临时起搏器治疗者36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5例、二次手术3例:术后再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胸骨裂开并感染1例,清创及充分引流后二次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胸管后放置引流冲洗,重新固定胸骨,3周愈合。切口感染6例。全组55例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8.5天。结论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心脏疾病,有效率高、安全性强,可在医院推广应用。
梁忠诚陈建成杨平华赵崇汉陈珍爱邓洁英梁玉胜
关键词:预后
喉罩辅助下SIMV模式全麻在老年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喉罩辅助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全麻应用在老年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5岁、ASAⅠ~Ⅲ级且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行喉罩辅助下SIMV模式全麻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恢复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T3时的SBP、DBP和HR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1~T2时的SBP、DBP和H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用药量少于对照组,首次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辅助下SIMV模式全麻更利于维持老年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严恺舒廖锡强赵崇汉陈珍爱
关键词:喉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甲状腺次全切除全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