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朝霞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与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评价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间收治12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对照。结果:肿瘤平均直径7.5cm(3cm~18cm);...
- 彭卫军蒋朝霞师英强李小秋
- 关键词:直肠间质瘤CTMRI
- 文献传递
- 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2年
- 影像学检查在妇科肿瘤治疗前准确分期、治疗过程中,监测疗效、发现肿瘤残余或复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PET/CT等。本文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为例,对影像学检查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彭卫军蒋朝霞
- 关键词:影像诊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肝癌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肝癌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对治疗后的随访及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MRS、DWI及PWI在内的功能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从局部及整体了解肝脏的代谢、能量及血流等的变化,其在肝脏显像中的不断发展对评价肝癌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揭示肝脏功能磁共振的原理以及目前在辨别肿瘤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评价肝癌对治疗的反应,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功能磁共振在肝癌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 蒋朝霞彭卫军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肝肿瘤
- 位相对比乳腺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 目的评价位相对比乳腺摄影(PCM)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8年1月至7月共451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X线片,其中23例为双侧乳腺同时手术,故参与研究的共有474例乳...
- 丁建辉彭卫军蒋朝霞许玲辉肖勤胡丹婷郑晓静
-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敏感度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 文献传递
- 5307名女性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 探讨X线、超声和体检3种筛查组合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检出的意义,分析筛查癌的特点。方法对5307名女性乳腺进行初次筛查,受检者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9岁)。分析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并对筛查癌进行影像分析。各组间比较使用行×列的x^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比较如下:回叫率分别为4.90%(49/1001)、6.90%(166/2407)、4.48%(85/1899);活检率为1.60%(16/1001)、1.04%(25/2407)、0.63%(12/1899);癌检出率为0.50%(5/1001)、0.17%(4/2407)、0(0/1899)。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的癌检出率最高,共发现10例乳腺癌,其中9例为筛检癌。3组间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9、6.264、8.764,P值均〈0.05)。筛检癌中8例为早期乳腺癌(导管原位癌4例,Ⅰ期浸润性乳腺癌4例)。X线检出的7例病灶中仅2例被超声发现,其他5例超声和体检均未检出。表现为簇状分布的多形性钙化2例,交界性钙化呈线样分布2例,不对称致密、不对称致密伴钙化、多簇状钙化伴多发结节各1例。X线漏诊的2例经回顾性阅片都予以正确诊断,均表现为非对称致密影。结论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3者组合是乳腺癌筛查的最佳组合,X线检查检出的病灶较其他方法更为早期。
- 肖勤柳光宇郑晓静汪晓红刘权蒋朝霞许玲辉彭卫军胡丹婷常才邵志敏沈坤炜王玉芳韩潮顾雅佳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
- 宫颈淋巴瘤的MRI表现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提高对宫颈淋巴瘤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理证实的宫颈淋巴瘤MRI检查资料(平扫加增强),观察宫颈淋巴瘤MRI表现特点,评估肿瘤形态、宫颈内膜、基质环的改变及信号表现,同时评估扫描范围内有无淋巴结肿大。结果(1)6例宫颈淋巴瘤均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2)6例中5例见宫颈肿块,直径7cm~10cm,实性或实性为主,轮廓较清晰,圆形或分叶状;1例见一侧壁局限性增厚。(3)MRI表现:T1WI等信号常见(5/6);T2WI可表现为等信号、高信号(4/6)或混杂高信号为主(2/6),肿块较大时信号欠均匀(直径大于8cm)。强化不明显((2/6)或轻至中度强化(4/6))。(4)可伴有扫描范围内如腹膜后、盆腔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6)。(5)T2WI图像上宫颈黏膜6例中5例可见(5/6),可伴有完整的宫颈基质环(3/6)。结论当宫颈出现软组织肿块,缺乏黏膜浸润,不累及宫颈基质环,信号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强化不明显,可伴有腹膜后,盆组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提示宫颈淋巴瘤可能。
- 许玲辉彭卫军蒋朝霞谭红娜丁建辉
- 关键词:宫颈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双侧RAML的CT表现,包括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见。结果12例患者共有24个RAML,多脂肪RAML14个病灶,少脂肪RAML 8个病灶,很少脂肪RAML 2个病灶。多脂肪RAML在CT平扫时即可见肿块内有脂肪成分,密度与皮下或腹膜后脂肪相仿,CT值常为-40~-120 HU。少脂肪RAML平扫常与肾实质密度相仿,较易漏诊或误诊。采用局部薄层扫描可提高肿瘤内少量脂肪成分的检出概率。很少或无脂肪RAML的CT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示肿块皮髓交界期强化不甚明显,实质期肿块中度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块呈低密度,肿块边缘强化。结论在合理使用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技术的条件下,CT检查对双侧RAML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 盛二燕吴斌蒋朝霞彭卫军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影像学新技术在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包括X线摄片、CT扫描、B超、淋巴管造影、MRI、^67Ga闪烁显像、PET等,各种影像学手段在淋巴瘤治疗前准确分期、治疗过程中监测疗效、发现肿瘤残余或复发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着重讨论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
- 蒋朝霞彭卫军
- 关键词:影像学淋巴瘤治疗前淋巴管造影^67GAX线摄片
- CT与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 评价CT和MRI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间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对照。结果:肿瘤平均直径7.5cm(3~18cm)...
- 彭卫军蒋朝霞师英强李小秋
- 关键词:直肠间质瘤MRI
- 文献传递
- 表观扩散系数在肝癌动脉化疗栓塞后早期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 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兔VX2肝癌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监测肿瘤坏死中的作用。方法(1)选用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6只为种兔,将VX2瘤组织碎块种植于肝包膜下,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2)2周后将接种成功的24只VX2兔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MRI用FSE序列;DWI检查用SE-EPI序列(TR/TE=3000.4000ms/50.9-70.2ms;层厚为3mm;层距为0.5mm;FOV为12cm×12cm;b值为600s/mm^2)。(3)将24只兔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动物MRI检查后用超液化碘油与阿霉素制成乳化栓塞剂行TACE治疗,B组不治疗。(4)治疗后3dA、B两组均行MRI检查,方法同(2)。在肿瘤内分散放置3个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得3个ADC值,取平均数。(5)检查完毕后将所有动物处死取肝脏做病理,测量肿瘤坏死范围,以百分数表示。测量A、B两组的ADC值,研究其与肿瘤坏死百分数的相关性。结果24只(100%)动物接种成功,2周后肿瘤直径约l一2cm。治疗后A组平均ADC值为(1.92±0.19)×10~mm^2/s,B组平均ADC值为(1.634±0.12)×10^-3mm^2/s;A组肿瘤坏死率约为94%,B组为50%;A组平均坏死率为(89.1±0.4)%,B组平均坏死率为(46.6±0.5)%。A、B两组间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坏死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9。结论ADC值与肝癌TACE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监测TACE的疗效。
- 蒋朝霞彭卫军李文涛唐峰瞿旭东王建华刘士远严昺陆洪芬
- 关键词:VX2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