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文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3例23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托吡卡胺散瞳复位、单纯手术复位、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更换和取出人工晶状体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手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23眼中2眼用0.1%托吡卡胺扩瞳后自行复位;10眼单纯手术复位成功;4眼更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4眼更换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眼取出人工晶状体后未再植入。随访1个月至3年,除3眼无晶状体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均≥0.05;其中≥0.1者18眼,≥0.5者12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与术后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处理不当、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有关。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是处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简单有效的方法。
- 卢敏董景文邬永娟李德全
-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
-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共145例(145眼)外伤性白内障,原则上是尽早手术,根据年龄、外伤情况、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及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及疗效评价。结果145眼均尽早进行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0.1以上患者占96.23%;0.3以上者占85.36%;0.5以上者占73.17%;0.8以上者占18.2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后仍然能获得较满意的视力。
- 卢敏李德全邬永娟董景文
-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手术方式
- 人工晶体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2009年
-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7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使有过氟萘烷展平视网膜,眼内激光及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惰性气体或硅油于过氟萘烷交换。结果7例手术后出院时视网膜均复位。C3F8气体填充2例中1例气体吸收后局部视网膜脱离,二次16%C3F8填充,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5例于术后6个月一10个月取出眼内硅油3例,其中1例视网膜再脱离,二次注入硅油。7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及术中使用过氟萘烷、眼内激光、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人工晶体眼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 卢敏李德全邬永娟董景文
- 关键词:人工晶体眼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收集29例(32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结果 所有的患者于表麻下进行手术,术后平均矫正视力较术前平均视力提高3.4行;术前平均眼压(28.87±5.41)mmHg降至术后平均眼压(13.9±3.07)mmHg;功能性滤过泡28眼(87.5%);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 卢敏邬永娟李德全董景文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