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全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障
  • 5篇白内障
  • 5篇超声
  • 5篇超声乳化
  • 3篇人工晶体
  • 3篇近视
  • 3篇高度近视
  • 2篇植入
  • 2篇外伤性
  • 2篇外伤性白内障
  • 1篇悬吊
  • 1篇悬吊术
  • 1篇悬吊术治疗
  • 1篇眼合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折叠
  • 1篇折叠人工晶体
  • 1篇植入术
  • 1篇植入治疗

机构

  • 10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李德全
  • 8篇邬永娟
  • 4篇卢敏
  • 4篇董景文
  • 1篇黎作为
  • 1篇罗毅
  • 1篇赖勇飞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2008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共145例(145眼)外伤性白内障,原则上是尽早手术,根据年龄、外伤情况、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及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及疗效评价。结果145眼均尽早进行手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0.1以上患者占96.23%;0.3以上者占85.36%;0.5以上者占73.17%;0.8以上者占18.2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尽早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后仍然能获得较满意的视力。
卢敏李德全邬永娟董景文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手术方式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实例中,随访3~37个月,1眼矫正不足,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针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德全
关键词:额肌瓣悬吊术先天性上睑下垂
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探讨
2012年
目的探究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应用乳化超声并摘除透明晶体、人工晶体折叠后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截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共60例(共100眼)高度近视患者,行乳化超声并摘除透明晶体、人工晶体折叠后植入治疗,按切口不同分透明角膜缘切口(A组)及巩膜隧道切口(B组),并对比观察该治疗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的治疗意义。结果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缘切口手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矫正视力;裸眼视力优于0.3分别为74%、90%;轴长<29mm的39只患眼中有32只(82%)术后BCVA优于0.5,对比轴长≥29mm的61只患眼中仅38只(62.3%)术后BCVA优于0.5,以上数据行统计分析提示P均小于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中应用乳化超声并摘除透明晶体、人工晶体折叠后植入的临床疗效满意。
李德全邬永娟赖勇飞
关键词:折叠人工晶体超声乳化高度近视
囊袋张力环植入在外伤性白内障并晶体半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讨论囊袋张力环植入在外伤性白内障并晶体半脱位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至2014年入院治疗的外伤性白内障并晶体半脱位患者23例23眼,行白内障的治疗手术,手术中在连续环形撕囊之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之后,行超声乳化术将白内障摘除,在囊袋内,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23眼在治疗后,人工晶体均在正位,囊袋张力环均在囊袋内,无明显倾斜与偏位,基本正位。在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其中视力矫正0.3者5眼,矫正0.4~0.7者12眼,矫正〉0.8者6眼,有一例出现后囊膜皱缩并后发性白内障,予行YAG激光治疗后视力为0.8。结论囊袋张力环植入在外伤性白内障并晶体半脱位治疗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并可减少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可作为有效的白内障手术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李德全
关键词:囊袋张力环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摆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摆动模式超声乳化术用于各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200例(2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采用摆动模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0例白内障均顺利完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裸眼视力≥0.5者112眼,矫正视力≥0.8者86眼,并发症有后囊破裂6眼,角膜中度水肿13眼。结论:对各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摆动模式超声乳化术是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的手术方法。
邬永娟李德全
关键词:超声乳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009年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7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使有过氟萘烷展平视网膜,眼内激光及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惰性气体或硅油于过氟萘烷交换。结果7例手术后出院时视网膜均复位。C3F8气体填充2例中1例气体吸收后局部视网膜脱离,二次16%C3F8填充,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5例于术后6个月一10个月取出眼内硅油3例,其中1例视网膜再脱离,二次注入硅油。7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及术中使用过氟萘烷、眼内激光、眼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人工晶体眼及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卢敏李德全邬永娟董景文
关键词:人工晶体眼无晶体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收集29例(32眼)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结果 所有的患者于表麻下进行手术,术后平均矫正视力较术前平均视力提高3.4行;术前平均眼压(28.87±5.41)mmHg降至术后平均眼压(13.9±3.07)mmHg;功能性滤过泡28眼(87.5%);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卢敏邬永娟李德全董景文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7例(50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以上的有48眼,占96.0%;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4行以上的有38眼,占76.0%。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1d角膜明显水肿6例;术后3个月后发障9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邬永娟黎作为李德全
关键词:高度近视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31例(62眼)高度近视患者,对其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结果:31例高度近视患者经过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后,上皮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56±1.5)d,术后第1天0级疼痛的眼数为25,占40.32%;Ⅰ级疼痛的眼数为18,占29.03%;Ⅱ级疼痛的眼数为16,占25.81%;Ⅲ级疼痛的眼数为3,占4.84%。术后半月平均裸眼视力为0.80±0.15;一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93±0.2;三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95±0.31。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广泛推广使用。
李德全邬永娟罗毅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高度近视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3例23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托吡卡胺散瞳复位、单纯手术复位、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更换和取出人工晶状体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手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23眼中2眼用0.1%托吡卡胺扩瞳后自行复位;10眼单纯手术复位成功;4眼更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4眼更换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眼取出人工晶状体后未再植入。随访1个月至3年,除3眼无晶状体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均≥0.05;其中≥0.1者18眼,≥0.5者12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与术后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处理不当、术后外伤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类型有关。前段玻璃体切除单纯取出再植入,是处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简单有效的方法。
卢敏董景文邬永娟李德全
关键词:晶状体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