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星
- 作品数:56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苏东星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肝功能损害
- 超声内镜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5例,术前均行EUS检查,将EU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手术前后胃镜下活检诊断符合率92.3%(60/65),EUS诊断符合率为86.2%(56/65);EUS T分期结果准确率81.5%(53/65);对有无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2.3%(47/65)。结论 EUS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潘志刚苏东星肖晨陈庆洲
- 关键词:胃癌超声内镜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
- 3种方法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乌司他丁、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以及导丝引导下插管3种方法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ERCP诊疗的患者145例,分为A、B、C 3组,A组45例术前术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B组52例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C组48例导丝引导下插管,观察3组患者术后3、24及48 h血淀粉酶水平,术后3、6、12 h患者腹痛或腹胀情况,并发胰腺炎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B组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以及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A、C组,其中B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6、12 h腹痛、腹胀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影剂中加入乌司他丁比导丝引导下插管、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有更显著的效果,在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 苏东星梁驰姜海行陆才金陈庆洲周里琳潘志刚蓝远强陆善金梁华红石海英张荣英
- 关键词:术后胰腺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乌司他丁导丝
-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再根据结石情况分别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等方法 进行取石治疗.结果 内镜取石成功率为96.5%(83/86),总并发症发生率7.2%(6/86),术后平均住院(8.56±3.75)d,随访6~24个月有2例复发,经再次内镜手术后取出结石.结论 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 潘志刚苏东星肖晨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造口术
- P16蛋白在疣状胃炎、胃癌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疣状胃炎、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的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标本各80例,另选胃癌和癌旁组织各80例患者进行P16蛋白及Hp检测。结果胃癌和疣状胃炎组织的Hp感染率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而胃癌和疣状胃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均高于胃癌组织(P<0.05),而疣状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的P1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低度相关关系(C=0.282);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P16表达存在中度相关关系(C=0.416)。结论 Hp感染、P16表达均与疣状胃炎和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感染、P16表达在胃癌的发生过程起协同作用。
- 肖晨苏东星潘志刚陆才金陈庆州林敬楠
- 关键词:疣状胃炎胃癌幽门螺杆菌P16蛋白
-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观察78例疣状胃炎Hp感染情况、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同时与随机选择同期检查的慢性胃炎82例进行比较。结果疣状胃炎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Hp感染率随炎症活动程度加重而增高;疣状胃炎组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感染与疣状胃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疣状胃炎伴有明显的病理异常,有恶变倾向,应重视诊治和随访。
- 肖晨苏东星潘志刚陆才金陈庆州林敬楠
- 关键词:疣状胃炎幽门螺杆菌病理检查
- 人微小RNA-200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miR)-200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iRWalk在线工具筛选miR-200a靶基因,使用DAVID、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和STRING分别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信号通路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结肠癌的临床数据和测序数据,包括453个癌组织样本和8个正常肠黏膜组织样本,对比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iR-200a表达水平,分析miR-200a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200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过程为氧化应激反应,主要参与的细胞成分为细胞外泌体,分子功能为SH2域结合,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为miR在肿瘤中的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显示PH区域富含亮氨酸残基的蛋白磷酸酶1(PHLPP1)、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α相关酶1(SIRT1)、CT10调节酶(CRK)、E2F3为网络中的核心基因。结肠癌组织miR-200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临床分期Ⅲ+Ⅳ期者、远处转移者的miR-200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者、无远处转移者(P<0.05);miR-200a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人miR-200a通过靶基因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其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或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 潘志刚苏东星肖晨梁肖兰郑捷
- 关键词:结肠癌靶基因生物信息学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结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球囊扩张(EPBD)对较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为EST+EPBD治疗组和常规EST治疗组各2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取石成功率、取石时间、采用机械碎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ST+EPBD组和EST组的一次取净结石成功率分别为95.8%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EPBD组的取石时间显著短于EST组(P<0.05),使用机械碎石的比例也少于EST组(P<0.05)。EST组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EST+EPBD组出现腹痛1例。结论对于较大的胆总管结石,EST+EPBD术可以缩短取石时间和减少采用机械碎石的次数,且并发症少。
- 潘志刚苏东星肖晨陆才金石海英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球囊扩张
- 南宁市2401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学特点.方法对南宁市17家医院1992年至1997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老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6年间共检出老年消化性溃疡人数为2 401例,占同期溃疡病人数的9.90%,其中老年男性溃疡病人数1 785例,老年女性溃疡病人数616例.男女之比为2.90:1,两者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年病人中共检出溃疡部位数2 901个,其中十二指肠部位数为2 189个,胃溃疡部位数709个,食管溃疡部位数3个,复合性溃疡部位数102个.③溃疡病的发病季节以冬季为最高峰,春季次之,秋季第三,夏季最低,冬春季与夏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老年消化性溃疡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季节以冬季为最高峰,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64岁,65~69岁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明显高于胃溃疡.
- 谢月萍刘达云覃江苏东星曾国群蔡彦何振华吴隐鑫
- 关键词:老年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
- 合并肝吸虫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16年
- 肝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研究指出,肝吸虫感染和胆管上皮癌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在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变化,探讨其在肝吸虫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吴县斌苏东星战廷正庞丽兴梁肖兰
- 关键词:血清细胞因子肝吸虫病细胞因子变化华支睾吸虫感染寄生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