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凯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神经阻滞
  • 5篇手术
  • 5篇关节置换
  • 4篇置换术
  • 4篇骨折
  • 4篇臂丛
  • 3篇镇痛
  • 3篇全麻
  • 3篇髋关节
  • 3篇麻醉
  • 3篇老年
  • 3篇臂丛神经
  • 3篇臂丛神经阻滞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应激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舒芬太尼

机构

  • 21篇南昌市洪都中...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 21篇胡凯
  • 6篇程平平
  • 3篇熊瑞昌
  • 3篇李亚峰
  • 2篇李亚峰
  • 1篇郎海丽
  • 1篇田烨
  • 1篇伍剑锷
  • 1篇邓福谋
  • 1篇刘颖
  • 1篇肖凡
  • 1篇胡衍辉
  • 1篇邹芳
  • 1篇肖枫
  • 1篇张静

传媒

  • 11篇江西医药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牡丹江医科大...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足三里穴对肩关节镜手术体温保护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艾灸足三里穴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前1 d接受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术前1 d对照组患者在足三里穴旁开约2 cm处做相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即刻及麻醉苏醒时的核心体温变化情况、手术结束即刻的低温及寒颤发生率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术前的核心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研究组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即刻及麻醉苏醒时的核心体温分别为(36.81±0.20)℃、(36.61±0.44)℃、(36.72±0.21)℃均高于对照组的(35.53±0.32)℃、(35.56±0.34)℃、(35.7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6.455、6.023,P均<0.001)。研究组手术结束即刻的低温及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的术后躁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艾灸足三里穴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能有效起到体温保护作用,能减少患者的低温与寒颤发生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率。
张桦王城李亚峰胡凯
关键词:艾灸足三里穴肩关节镜体温保护
右美托咪定联合羟吗啡酮在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最佳药量配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羟吗啡酮在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最佳药量配比。方法选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各20例。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Q组羟吗啡酮300μg/k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QY1组羟吗啡酮300μg/kg+右美托咪2.5μg/kg+生理盐水稀释100ml;QY2组羟吗啡酮200μg/kg+右美托咪定2.5μg/k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QY3组羟吗啡酮100μg/kg+右美托咪定2.5μg/k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手术结束时立即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初2ml,维持剂量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0min。比较患者术后72h内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自控静脉镇痛均未发生呕吐、镇静过度、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四种不良反应。Q组术后镇痛效果与QY1组相比较,QY1组术后镇痛时嗜睡发生率较高,恶心、心动过缓和皮肤瘙痒发生率相似;QY2组和QY3组未发生嗜睡和皮肤瘙痒,且恶心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Q组、QY1组(P<0.05);QY2组与QY3组间比较恶心、嗜睡、心动过缓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组、QY1组和QY2组比较,QY3组患者有效自控数量显著增高(P<0.05)。QY1和QY2两组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后镇痛满意例数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5μg/kg联合羟吗啡酮200μg/kg是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最佳药量配比。
胡凯程平平王城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镇痛
臂丛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臂丛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臂丛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Ⅰ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Ⅱ组)。结果Ⅰ组效果确切,既避免臂丛阻滞易引起患儿哭闹不配合,产生心理创伤的问题,又克服了单纯气管内麻醉对小儿正常生理干扰较大、苏醒困难等缺点;且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结论臂丛组滞复合气管内麻醉应用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中安全可靠,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在基层医院推广的价值。
胡凯熊瑞昌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臂丛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SGB对PND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研究,总共包括12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25例,SGB组620例。与对照组比较,SGB组术后7 d内PND发生率明显降低(RR=0.31,95%CI:0.25~0.40,P<0.001),术中脑氧摄取率(CERO_(2))明显降低(SMD=-1.28,95%CI:-1.75~-0.81,P<0.001),术中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_(2))明显升高(SMD=1.41,95%CI:1.09~1.73,P<0.001),术中白介素-6(IL-6)浓度明显降低(SMD=-1.32,95%CI:-2.29~-0.34,P<0.001)。结论SGB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7 d内PND发生率,降低术中CERO_(2),提高术中SjvO_(2),并降低术中IL-6浓度。
万长栋李晴胡凯张桦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谵妄META分析
喷他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运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舒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舒芬太尼(S组)两组,每组20例,术后行PCIA。配方为P组:喷他佐辛1.5mg/kg+舒芬太尼1μg/kg+托烷司琼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两组预注的配置夜10ml作为术后镇痛的负荷量,随即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记录患者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早期功能锻炼医师满意度等。结果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P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医师满意度显著优于S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喷他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减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疼痛。
胡凯
关键词:喷他佐辛舒芬太尼早期功能锻炼
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股骨骨折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股骨骨折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切皮前15min注射生理盐水10ml,实验组于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氢吗啡酮10μg/kg。随后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术毕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术后48h内实验组的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1h、术后24h的IL-6、TNF-α、S100β蛋白浓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h、术后24h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股骨骨折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镇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胡凯程平平王城喻惠芬
关键词:股骨骨折氢吗啡酮超前镇痛舒芬太尼炎性因子
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对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与镇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颈半棘肌间平面(Inter Semispinal Plane,ISP)阻滞对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与镇痛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3年6—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择期颈椎后路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行ISP阻滞,对照组直接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12、24、48 h的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1 h及出室时的心率(Heart Rate,HR)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24、48 h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4、12、24 h静息状态VAS评分分别为(6.87±0.90)分、(5.86±1.01)分、(3.23±1.10)分、(2.47±1.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33±0.95)分、(7.23±1.01)分、(3.97±1.10)分、(3.17±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0、5.255、3.440、4.873,P均<0.05);两组术后48 h的静息状态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与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1 h及出室时的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24、48 h的血清IL-6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ISP阻滞可安全用于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能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并能提供充分的术后镇痛。
熊瑞昌张桦章扬胡凯
关键词:颈椎后路手术镇痛应激
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TLR4/NF-κBp65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50~300 g,成功建立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的大鼠心脏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5):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七氟醚后处理组(RS组)。C组持续灌注150 min。IR组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R组给予远隔缺血预处理后,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S组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于再灌注初给予经2.4%七氟醚饱和的K-H液灌注2 min。RS组给予远隔缺血预处理后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于再灌注初给予经2.4%七氟醚饱和的K-H液灌注2 min。再灌注末,采用1%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肌酸激脢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R组、R组、S组和R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加,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ase3和BAX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IKB-α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恶化。与IR组比较,R组和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ase3和BAX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IKB-α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R组和S组比较,R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
游宇鹃余鹏胡衍辉胡凯邓福谋肖凡郎海丽张静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
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咪唑安定基础麻醉加C6横突入路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年龄3-9岁的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咪唑安定0.1mg/kg,患儿入睡后,行C6横突入路臂丛阻滞,术中氯胺酮1mg/kg间断静注,如手术时间超过1h,给予首量一半的咪唑安定。结果患儿麻醉效果满意,分泌物少,无喉痉挛发生,呼吸﹑循环稳定。结论氯胺酮-咪唑安定基础麻醉加C6横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稳定。
刘颖伍剑锷胡凯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氯胺酮咪唑安定
碳酸利多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的运用
2001年
胡凯
关键词:碳酸利多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