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浑浊带
  • 3篇最大浑浊带
  • 3篇拦门沙
  • 3篇长江口
  • 2篇水沙
  • 2篇泥沙
  • 1篇淡水
  • 1篇悬沙
  • 1篇优势流
  • 1篇深槽
  • 1篇输移
  • 1篇输运
  • 1篇水沙输运
  • 1篇水沙通量
  • 1篇水文
  • 1篇通海航道
  • 1篇泥沙运动
  • 1篇泥沙运动规律
  • 1篇浅滩
  • 1篇污染

机构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潘定安
  • 9篇沈焕庭
  • 4篇茅志昌
  • 3篇李九发
  • 3篇贺松林
  • 3篇肖成猷
  • 1篇傅瑞标
  • 1篇朱建荣
  • 1篇吴华林
  • 1篇张志忠
  • 1篇徐海根
  • 1篇陈邦林
  • 1篇汪思明
  • 1篇陈西庆
  • 1篇吴加学
  • 1篇沈健
  • 1篇胡方西
  • 1篇刘新成
  • 1篇夏福兴
  • 1篇陈敏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运机制分析被引量:78
1995年
本文根据大量的实测资料,运用机理分析方法,讨论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中各输沙项的作用。结果表明,平均流输沙、斯托克斯漂流效应、潮汐捕集以及垂向环流是净输沙的主要部分。在南槽,斯托克斯漂移和潮汐捕集作用占优势,对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北港,平均流输沙及垂向净环流输沙占优势,垂向环流是导致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因素。北槽介于南槽和北港之间。
沈健沈焕庭潘定安肖成猷
关键词:长江口浑浊带水沙输运泥沙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被引量:82
1992年
本文在以前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把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视作一个系统,对它形成的环境背景、时空变化规律、泥沙来源、絮凝作用对悬沙落淤的影响、浮泥的特性与分布、悬沙的富集机制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指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沈焕庭贺松林潘定安李九发
关键词:环流浑浊带
长江口浑浊带的形成机理与特点被引量:35
1999年
泥沙积聚再悬浮是长江口浑浊地带形成的主要机理.促使泥沙积聚有径流潮流相互作用和盐淡水交汇混合两种机制,前者形成潮汐浑浊带,后者形成盐水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是具有两种不同机制的盐潮复合浑浊带.长江口浑浊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潘定安沈焕庭茅志昌
关键词:浑浊带
湄洲湾中央深槽及白牛浅滩的成因探讨被引量:6
1994年
通过流场和地形特征的分析,研究湄洲湾中央深槽及白牛浅滩的形成机理。从湾顶延伸至口外的中央深槽,在半岛、岛屿和岬角控制下,由潮流塑造而成,但发育过程各段不尽相同,有涨潮流作用为主、落潮流作用为主和涨落潮流共同作用的三种类型。白牛浅滩的地貌形态,似沙嘴,如沙脊,又像独立的堆积体,形成模式与众不同,是湄洲湾中一个特殊的浅滩。
潘定安汪思明沈焕庭
关键词:浅滩流场
闽江口外通海航道及其外拦门沙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11
1992年
本文通过边界条件和水动力环境的分析,认为闽江口外通海航道是在川石、梅花等水道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该航道是一条由径流塑造潮流维持和改造的水道,河槽形态与梅花水道的变化密切相关.闽江口外拦门沙的形成洪水是主要动力,水流扩散是发育的主要动力机制,波浪起修饰作用.梅花水道输出水量的多寡以及动力轴线的摆荡是促使外拦门沙演变的主要原因.梅花水道在闽江口外航道及外拦门沙的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潘定安贺松林沈焕庭
关键词:航道拦门沙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
沈焕庭吴华林吴加学刘新成傅瑞标黄清辉刘苍宇陈西庆周怀阳林以安李九发朱建荣茅志昌肖成猷胡方西潘定安胡辉
全书共分6章:第1章绪论,主要论述河口物质通量研究的科学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河口物质通量研究的进展;第2、3章分别论述长江入河口区水、沙及主要生源要素通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第4、5章分别论述长江入河口区的水、沙及...
关键词:
关键词:水沙通量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
沈焕庭潘定安贺松林李九发茅志昌肖成猷徐兆礼顾新根陈邦林夏福兴张志忠阮文杰徐海涛徐海根陈敏
主要研究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来源、泥沙积聚机制、时空变化规律、形成机制和发育规律、悬沙--浮泥--底质体系中细颗粒物质的再悬浮与沉降机理、悬沙浓度、粒度和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浑浊带对浮泥、拦门沙、河口浅滩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浑浊带
闽江口的盐、淡水混合被引量:13
1993年
采用盐、淡水混合比的概念研究闽江口的混合状态,并确定了分层、部分混合、高度混合3种类型的分类指标。研究表明,闽江口主要水道的盐、淡水混合以部分混合为主,其次是分层,高度混合出现的机率较少;盐水异重流发育良好,混合状态的变化与潮流速的变化不相一致;盐水入侵时混合比相对较小,后退时相对较大。闽江口是一个径、潮量比值较小的强潮河口,按照一般规律,其盐、淡水混合应该出现高度混合型,但在闽江口的主汊道中发生的却是部分混合型,产生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与河口分汊、会合、槽深等因素的作用有关。
潘定安沈焕庭
关键词:混合比河口混合咸水淡水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被引量:22
1996年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在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交锋地带,除了涨、落急时段外,发现在转流时期泥砂也可能产生再悬浮,从而形成一个潮周期中出现3次或4次再悬浮的特殊规律。
潘定安孙介民
关键词:拦门沙泥沙运动
长江口南港的水文泥沙环境及污染物输移被引量:9
1996年
南港河道水域宽广,水体量大,动力条件强,悬沙含量较高且都是细颗粒物质,纳污容量大,具有较强的输运、稀释和自净能力。污水进入南港以后,污染物在河道中迁移转化,主要吸附在泥沙上。在外泄过程中污染物质在南港中往返逗留,循环输移,向底层、滩地、涨潮沟等地迁移,并在河海相接地带富集。
潘定安
关键词:长江口南港港口水文污染物输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